萬秋濱
內容摘要:古典詩詞中有很多關于時間與空間的描述,涉及人世興亡、自然與人文物象、季節(jié)變化等詩學內容,表現(xiàn)出時空平行與時空錯綜的結構形態(tài)。時間與空間是不可分割的,文學世界里,空間和時間是被融合在同一個整體中的,通過時間的濃縮、凝聚,由此演變?yōu)樗囆g,并形成了“時空雙向觀照”的思維。本文重點探討中國古典詩詞的時空意識及其表現(xiàn),提高人們的時空意識。
關鍵詞:古典詩詞 時空意識 體驗 表現(xiàn)形式
為更多的了解中國古典詩詞的時空意識,要先了解時空意識的概念,由時間、空間的概念演變?yōu)闀r空意識,對中國古典詩詞有深層次的感悟。詩詞創(chuàng)作者對時空的體會通常是最敏感的,春秋變換到花草枯榮,這都是自然變化的規(guī)律,其中也展示了時空的內涵[1]。詩詞是有生命的,詩是生命的詩,詞是具有生命的詞,將個人的處世心態(tài)與時空體驗結合起來,更好的展示中國古典詩詞的時空意識。
1.中國古典詩詞的時空意識的概念
“時空”這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哲學中,先秦時期的管子、老子、墨子等人都曾對“時空”提出個人見解,老子認為:時空意識是時空觀的主要體現(xiàn),同時具有客觀性、無限性等特征。墨子認為時空意識具有無限性、統(tǒng)一性、絕對性、相對性等多個特征,這是從時空的本質出發(fā)[2]。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時空意識與哲學有著一定關系,體現(xiàn)出哲學意義和理性意義,它是以哲學思維為理論基礎,強調文人靈魂再現(xiàn)、個人情感表達,是一種具有形象化和感性化的特殊藝術形式。
2.中國古典詩詞的時空意識的表現(xiàn)形式
2.1形式美
中國古典詩詞的時空意識具有特殊的形式美,審美對象的排列、形狀、輪廓等清晰可見、唯美。拿李清照的作品《聲聲慢》來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多次運用疊詞表現(xiàn)該作品的感情,運用音律美抒發(fā)個人情感,當時悲憤之情無法發(fā)泄,用詞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時空意識的環(huán)節(jié),讓欣賞者再次了解李清照這個作品獨特的抽象美[3]。時空意識的體現(xiàn)在于強調悠遠深邃、和諧之感,其形式美獨特,讀起來可感受到李清照獨立的精神風格。
2.2審美體驗
個人對詩詞內涵的表達在于作品審美體驗的表現(xiàn),詩詞創(chuàng)作者的情緒如同潭水沉淀凈盡、天光云影?!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逼鋵徝荔w驗的表現(xiàn)首先在于對生命意義和生命現(xiàn)象的感悟,形象和生命就是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4]。這部作品通過將南國梨花與北國風雪聯(lián)系起來,由此產(chǎn)生的是心理時間,這已經(jīng)超越了時間和生命的限制,實現(xiàn)了永恒。
3.中國古典詩詞的時空意識的藝術性表現(xiàn)
3.1時間意識的表現(xiàn)
3.1.1時間的變率
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時間是詩詞美感的集中體現(xiàn),將每句作為一個常量,采取時間變率來反映詩詞的藝術形式。時間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這種時間意識的表現(xiàn)形式被稱為時間的變率。比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其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處境尷尬,真切的表現(xiàn)出詩人漂浮、無奈的心情,生活猶如浮萍,時間漫長而難熬,上一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很自然的流露出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懷念,將時間設定在九月九日這個日子,本是團聚的日子卻不得相聚,想著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此刻正登高、佩戴茱萸,其中少了自己,時間定格在某一刻,這讓情感的表現(xiàn)越來越集中。
3.1.2時域的長短
審美體驗受到情緒的影響,詩人的心情隨著時間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沉悶時,時間是漫長無限的,處于順境時,愉悅的心情是短暫的,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時間以心理為尺度,通過改造物理時間使時間意識具有了詩性的特征[5]。時局影響下,中國古典詩詞讓人感覺時間格外漫長,戰(zhàn)亂背景下,時間仿佛過的如此慢,詩人以隱逸之作暗喻心中憤恨、無奈之情,這賦予了中國古典詩詞作品的時間意識新的內涵。
3.1.3時間的速度
將時間作為一個常量就可以了解到時間速度的不同。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中這樣說道“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睍r間速度看似混亂實則是可以拼接壓縮的,這是由主觀感受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情感,白帝城地勢險要、“一日還”可見速度快,匆忙離開白帝城,空間遙遠卻可見,其中的“還”就像是回到家的感覺,其中蘊含親切之感。順流而下身處自由的環(huán)境中,此刻心情愉悅,然后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利用山的影子襯托船只的迅速,兩岸猿聲形成了一個諾大的空間,畫面轉換自如、船只快速移動,經(jīng)過艱難萬險之后產(chǎn)生了快感,最終迸發(fā)出豪情。時間的速度讓人產(chǎn)生巍然挺拔的動感。
3.2空間意識的表現(xiàn)
3.2.1空間的闊窄
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作者對空間的描寫是由心理情感自然產(chǎn)生的,通過構景、敘述等多種手法,天地可以變得開闊,也可以變得狹窄。中國古典詩詞作品產(chǎn)生的空間闊窄具有差異化,比如孟郊懷才不遇的情緒體現(xiàn)在“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鄙硖庨L安諸多不易,中了進士第之后心情歡喜無法比喻,由此產(chǎn)生“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境,長安城景色美好,作者的用意是想表現(xiàn)自己真實的心境際遇。
3.2.2空間的擴縮
咫尺千里這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空間理論的主要體現(xiàn),畫面從大到小,景物的縮小最終凝聚至某一個焦點上?!度虑愤@是盧綸的作品,“月黑雁飛高,單于夜循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笨臻g濃縮中,雪夜中,將軍率兵追敵,氣概豪邁,漆黑的夜晚,地面上單于預逃走,此句中將軍追敵的畫面被濃縮,正準備追敵,突然大雪紛飛,這句讀起來意境悠遠,作者并沒有直接寫戰(zhàn)場的實際場景,而是以雪景引起大家的想象,欣賞者眼前出現(xiàn)了月黑風高、單于逃跑的畫面??臻g的擴張和縮小都是豐富詩詞內容的一種形式,用以表達戰(zhàn)斗的艱辛和戰(zhàn)場的辛苦,采用空間擴縮形式將一個沾滿雪花的弓刀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
3.2.3空間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