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湖
《舊唐書·方技傳》中提到南陳柳太后有一年患了中風(腦卒中),嘴巴也歪了,既不能言語也不能服藥,御醫(yī)想了很多辦法,可效果不佳。
名醫(yī)許胤宗給柳太后看過之后,命人做了十多劑治療腦卒中的黃芪防風湯。其他御醫(yī)看了說:“明明知道太后不能喝藥,還做這么多湯藥有什么用啊!”許胤宗笑答說:“雖然太后現(xiàn)在不能口服藥,但是我可以用其他辦法讓太后用藥?!彼腥税鸭搴玫臐L燙的湯藥放在太后的床下,藥氣在熏蒸時便慢慢進入了太后的肌膚,并從肌膚進入體內,藥效逐漸發(fā)揮,達到了調理氣血的作用。
在被湯藥熏蒸后,柳太后病情有了好轉,當天晚上就能說話了。之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調理,太后便康復了。許胤宗因為治好柳太后的中風而出了名。
中醫(yī)認為,黃芪有補氣的作用,能促使氣血流通,所以對因氣虛血滯而造成的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均可用之;防風有祛風勝濕解表、解痙止痛作用,可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痹痛、破傷風等癥。因此用黃芪防風湯治中風是對癥有效的;而通過熏蒸使口、鼻、皮膚毛孔吸收藥物,對口不能開、無法服藥的柳太后是極巧妙而有效的。
熏蒸療法是中醫(yī)傳統(tǒng)外治療法的一種。通過熏蒸產生的熱氣使局部的血管受熱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起到疏通氣血、活血化瘀的作用。長期堅持熏蒸療法不但可以消除病痛,而且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身體的五臟六腑得到了很好的滋潤營養(yǎng),會恢復到健康狀態(tài)。我國很早就用熏蒸方式治療各種病癥。在唐代宮廷,皇妃們就常用溫泉、鮮花沐浴。元代《御藥院方》記載了皇帝、皇后治療關節(jié)痛、痔瘡、陽痿、陰囊腫痛等疾病的多種熏蒸方法。在清代,熏蒸療法在宮廷方藥中占有很大比例。熏蒸療法流傳到日本和韓國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日本和韓國最重要的養(yǎng)生保健和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