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陽
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本色德育”工作指導思想和學校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華苑小學通過深入開展“七彩德育,深耕勞動”活動,培養(yǎng)善學習、會生活、有責任、敢創(chuàng)新的慧美少年。
多元途徑實施勞動課程
會勞動就會生活,學校加強勞動教育,從勤勞、勤儉、勤思、勤奮等方面要求學生,開展富有實效的勞動體驗課程,達到繽紛勞動教育活動“沁”德行的目的。
結(jié)合“七彩葉”特色課程,學校開設(shè)了一系列勞動技術(shù)主題課程。如在“花蕾秀”課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制作各式各樣的花朵、植物標本,還認識了各式各樣的植物,而且還懂得要愛護花草樹木;衍紙課程深受孩子們歡迎;毛線畫、黏土課程將國粹京劇融入教學,一個個花旦、武生、花臉在孩子們的巧手中誕生,他們在享受手工勞動快樂的同時,還領(lǐng)略了京劇的深厚內(nèi)涵。
不僅如此,學校還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要,在不同年級開設(shè)了不同主題的勞動社團課程:中年級環(huán)保社團,利用回收的塑料袋、無紡布、舊光盤等制作精美的時裝;高年級絲網(wǎng)花社團,學生將日常生活中不顯眼的金屬絲、普通的彩色絲網(wǎng)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朵朵“鮮花”把教室和校園裝飾得活潑俏皮。
學校還抓實種植實踐課程。按照學生年齡特點,學校給學生分發(fā)了豆類、西紅柿、黃瓜、辣椒、向日葵等種子,鼓勵學生大手拉小手,進行互動性勞動活動。如一二年級與四五年級牽手,種植同一種植物,并且養(yǎng)護責任到人,要求學生每周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通過觀察植物的變化,感受向上的力量,低年級寫植物成長日記、拍照片,高年級觀察施肥、澆水等對植物的影響,以年級為單位定期舉辦經(jīng)驗交流會,一定階段進行評比獎勵。
勞動課程不僅教會了學生勞動技能,還貫穿了學校一系列德育與學科教學,落實了“勞動育德”目標。
打造立體勞動生態(tài)圈
學校各部門分工合作,鼓勵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群策群力,設(shè)計并實施了一系列“勞動使生活更美好”的體驗活動。推出“節(jié)日美食活動”,結(jié)合傳統(tǒng)節(jié)日,讓學生學習做水果拼盤、包粽子等,分享美食,體驗勞動快樂;推出“向勞動者致敬”活動,讓學生采訪校園中的普通勞動者,明白每一份工作都有其艱辛和不易,了解越多,孩子們就越感動;學生成長中心聯(lián)合大隊部制作了十多個勞動教育微視頻,定期組織學生觀看。
學校充分發(fā)揮家庭、學校、社會聯(lián)動的“七彩教育共同體”的作用,探索如何加強教育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生態(tài),讓學生直接面對社會,參與公益實踐活動。學校大隊部充分利用寒暑假、傳統(tǒng)節(jié)日等契機,動員學生參加社會公益實踐活動。春節(jié),為堅守崗位的叔叔阿姨送溫暖;學雷鋒日,組織學生打掃社區(qū)、街道等。學生與家長小手牽大手,同當志愿者。
如果說自我勞動是學生勞動意識的種子,那么家務勞動就是兒童“勞動種子”的“助長劑”。學校推行以“親子共行”為主題的系列家務勞動實踐作業(yè)?;顒忧捌?,通過問卷調(diào)查、家長會等形式,積極與老師、學生及家長探討學生在小學階段應掌握的勞動技能,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從“基本、應學、強化技能”三個方面對各年段目標進行分解,由淺到深向?qū)W生及家長提出家務勞動的要求。比如:低年級系鞋帶、整理書包、洗小衣物、會掃地;中年級刷碗、疊衣服、縫扣子、洗菜擇菜;高年級做水果拼盤、洗衣服、打掃房間、做簡單飯菜。
此外,學校結(jié)合每月的訓導重點制訂不同的勞動主題和內(nèi)容,例如,武漢市二、三月雨水天氣居多,學校擬訂勞動主題:曬太陽。每個學段的具體家務勞動內(nèi)容也隨之會變化:
一年級:學會更換床單、被套、枕套和其他個人床上用品;
二年級:學會使用洗衣機洗衣服并晾曬洗好的小件衣物,能夠注意淡色深色的衣服分開洗、清潔劑的量、水量、洗衣機的操控;
三年級:學會折疊曬干之后的衣服、褲子、襪子等,并分類放入衣柜;
四年級:幫助家人晾曬棉衣、被絮等厚重物品;
五年級:協(xié)助家人整理、打包冬季物品并放入整理柜;
六年級:策劃一次家庭春游,并做好活動中的各項服務。
在歡天喜地的“大曬之月”,家長將孩子們在家務勞動中的精彩瞬間分享至班級微信平臺。這項“我和太陽約會”的家務勞動,除了孩子們協(xié)助家長曬被子曬衣服,家長“曬娃”的勞動過程和成果也引爆了朋友圈,學?!拔⑿H飼駝趧印备谴蠓女惒?。
擁有善心善行美心靈
“你做的這個黏土樂園太可愛了?!薄澳阕龅拇樾觚斠埠芫隆!薄瓕W校每年底會組織開展勞動作品置換愛心傳遞活動,同學們將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拿出來與其他同學進行物品置換。不僅如此,學校學生成長中心和大隊部聯(lián)手,將“暖冬行動”捐贈活動在校園內(nèi)推廣,活動開展3年來,已經(jīng)捐助了不計其數(shù)的偏遠山區(qū)的孩子,將愛的暖流送向最需要的地方。學生在體驗勞動活動的豐富內(nèi)涵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讓自己和他人一起享受勞動的樂趣。
學校希望學生將勞動作為生命成長過程的一種主動意識和行為,厚植學生生命成長履歷。接下來,圍繞勞動評價這一課題,學校將開展新的探索:不但要評價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還要關(guān)注意志培養(yǎng),不僅評比勞動成果,更要關(guān)注對學生勞動情感的引導。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華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