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和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學科都已經呈現出積極的發(fā)展態(tài)勢,英語教學也是如此。針對英語這門學科來說,其與其他的學科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與不同,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實踐,更加注重學生為主體。當前,我們不能否認在英語教學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做的是從學科本身的性質出發(fā),結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為英語學科教學繼續(xù)注入新鮮的血液。
【關鍵詞】英語教學;主動性;激勵式課堂討論
【作者簡介】楊焰鋒,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東岸一中。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初二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在初二的英語教學實踐中,老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之前知識的鞏固,更要為之后的中考打下堅實基礎。初二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初二的英語教學也同時具有這種特點。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若想使得學生真正學好這門語言,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去說、去學,變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為主動。
一、目前初二英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1.學生處于青春期,有一定的叛逆性。初中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這種叛逆性不僅僅體現在生活中,在學習過程中也同樣具有叛逆性。這種叛逆性使得其在學習中表現出一種浮躁的狀態(tài),聽不進去老師以及家長的教導。
2.學生之間層次水平不同。在進入初二的時候,學生已經接受了幾年的英語義務教育。所以,整個班集體學生的英語基本功參差不齊,如果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教學,就會有部分學生吃不飽以及部分學生跟不上的情況。這種學生水平的差異導致老師需要在教學方式上做出適當調整。
3.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缺乏積極性。之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是處于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在課堂上基本上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只是聽老師在講臺上講而已,完全沒有發(fā)揮課堂的主導作用。久而久之,學生似乎已經適應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完全跟著老師后面走,沒有積極性。
4.教師在課程改革方面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老師本身也要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新式英語教學對于老師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師自身缺乏不斷學習的意識,那么這種不適應性就會更加明顯。
二、英語教學實踐中激勵式課堂討論的意義分析
1.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我們常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如果你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也就是說你在做的過程中能夠收獲快樂,那么你自然而然地就會積極去做,最終實現學習地目標。英語學習也同樣如此,在英語學習中,通過激勵式課堂討論的形式,給予學生一種新鮮感,在討論的過程中更是能感受到樂趣。
2.更加注重英語學習的實踐性。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一種工具,一門心思專注語法等理論知識的學習是不可取的。理論學習融合實踐學習,這樣才能收獲英語學習的效果。
三、關于優(yōu)化英語實踐教學中激勵式課堂討論的對策探討
1.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討論話題。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其對于英語教學并不是一種限制,更多的是一種方向上的指引。在進行每個單元或者模塊學習的過程中,都會有必要生詞、短語以及語法的掌握。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引下,老師可以更加明確地對教學中的討論話題進行確定。同時,教學話題的確定也要跟每個單元的主題有一定的聯(lián)系,還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其想要表達觀點或者想法的欲望。與此同時,在話題討論過程中,老師可以規(guī)定一些要求。
2.教師應該熟悉教材,創(chuàng)新和豐富化課堂討論形式與內容。其實這種激勵式課堂討論形式是英語教師教學中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在激勵式課堂上討論的形式與內容與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有直接的聯(lián)系。教師在創(chuàng)新與豐富課堂討論形式與內容上不能脫離的一點兒就是教材,因此創(chuàng)新與豐富的前提是老師對于教材的掌握熟悉程度。這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候老師就要及時出現,最好能以課本為依據,引導學生從課本中找到答案,或者說給到學生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3.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熱情。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熱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情景教學。在初中英語學習中,不難發(fā)現學生在過去幾年學到的英語都是啞巴英語。如果真正讓學生去用英語去交流,反而會害羞,會拘謹,會不知道從何下口。但是如果老師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模擬一種情景,大家就會很快地進入角色,從而真正大膽地開口說英語。比如說,模擬一個話劇小劇場,這樣大家都扮演一個角色。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缺乏一定的物質條件,但是老師是可以做到模擬一種語言環(huán)境,進而將學生帶入這種語言環(huán)境中去。
4.課堂英語對話。在英語學習中,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很少講英語,這從本質上來說與英語學習的目的背道而馳。但是仔細考慮來,發(fā)現老師不講英語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對于學生聽不懂的顧慮。但是即使這樣,也不能拒絕英語對話在英語課堂的出現。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這個都可以理解。老師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講英語。
5.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同一班集體,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而不是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評價所有的學生。
四、結語
當前英語教學還在不斷地摸索之中,其中激勵式課堂探討是當前英語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在不少的課堂中進行實踐過,的確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激勵式課堂探討把握的分寸以及老師充當的角色也需要更加明確化,這也是英語教學下一步的探討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小麗.如何有效在初二英語教學中開展激勵式課堂討論[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