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泰殿的寶頂
在建筑物的頂部中心位置,尤其是攢尖式屋頂?shù)捻敿馓?,往往立有一個圓形或近似圓形之類的裝飾,它被稱為“寶頂”。在一些等級較高的建筑中,或者確切地說,在皇家建筑中,寶頂大多為銅質(zhì)鎏金材料制成,光彩奪目。
攢尖頂(寶頂)式內(nèi)部(北京中山公園蘭亭八柱亭)
此外,除上述幾種屋頂外,其他特殊形式:
就是扇面形狀的屋頂形式,其最大特點就是前后檐線呈弧形,弧線一般是前短后長,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
扇面頂?shù)膬啥丝梢宰龀尚健疑?、卷棚形式。一般用于形體較小的建筑中,會讓建筑看起來更為小巧可愛。
扇面頂
“卍”代表萬事如意、萬壽無疆。因其吉祥意義,常被應(yīng)用于建筑平面或屋頂。
“卍”字頂 岳陽樓
顧名思義,就是屋頂像頭盔一樣的屋頂形式???shù)捻敽图沟纳厦娲蟛糠譃橥钩龅幕⌒?,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翹起,就像是頭盔的下沿。頂部中心有一個寶頂。岳陽樓使用的就是盔頂。
勾連搭頂
兩個或兩個以上屋頂相連成為一個屋頂,每個屋頂之間是連在一起的。這樣的屋頂形式,可以在建筑下部形象不變的情況下,使上部屋頂更富有變化,更為生動多姿。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體高度的情況下,擴大室內(nèi)空間。
兩個歇山頂呈十字相交而成。目前留存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十字脊建筑是北京故宮的角樓。
圓券頂平頂單坡頂
又稱圓頂,一般從外觀來看屋頂為球形或多邊形。如伊斯蘭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內(nèi)頂部呈半圓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頂”。
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圓頂?shù)拿窬?,也可以歸為穹窿頂建筑一類。
稱“拱頂”。是一種用磚或土坯砌筑的半圓形的拱頂房屋,或是兩間,或是三間,或是數(shù)間相連,在我國山西一帶出現(xiàn)。外形圓潤優(yōu)美而又給人完整與統(tǒng)一之感。
建筑的頂部是平的。這種“平”包括頂部中間略有突出,或是屋頂擁有較小坡度的一面坡,這是與單坡頂最大的區(qū)別(單坡頂屋頂坡度較大)。多出現(xiàn)于我國的西北、西南和華北等地區(qū)。
就是只有一面坡的屋頂。單坡屋頂就像是兩面坡屋頂被從中間一切兩半了。單坡屋頂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的建筑或是附屬性的建筑上。
在已發(fā)掘的商代宮殿遺址中,可以看到在商代即有單坡頂?shù)睦茸恿?。而現(xiàn)在的山西、陜西等地的農(nóng)村,許多居民仍然使用單坡式的屋頂,稱為現(xiàn)今較富有特色的一種居民形式。
屋頂表面不用瓦覆蓋,僅憑灰背密實的面層防雨防漏。大多用于平頂或囤頂建筑,但也可以用在起脊建筑上。
灰背頂
不過,在起脊建筑上使用灰頂,大多只是局部使用?;冶稠攲儆谝环N民間建筑形式。
屋面上沒有被片瓦完全覆蓋,在每間屋的上面有一部分鋪的是灰面或石望板(石頭薄板,就是薄石片兒),這一部分所占屋面面積相對比鋪瓦面積大,并且位置略為偏下。因為這樣的屋面整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的棋盤,所以得名“棋盤心”。
配殿的屋頂是棋盤心屋面
北京四合院的清水脊
小式瓦作的屋脊大多用于硬山或者懸山建筑,這類房屋的屋面只有兩坡,較為簡單,相應(yīng)的屋頂?shù)恼棺龇ㄒ草^簡單、樸素,沒有復(fù)雜的飾件,大多只是在兩端雕刻花草盤子和翹起的鼻子作為裝飾,這種裝飾簡單的脊就叫”清水脊“。
清水脊中,脊端向上翹起的部分,叫“鼻子”,也俗稱“蝎子尾”。
馬頭墻,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墻,能在相鄰民居發(fā)生火災(zāi)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墻又稱之為封火墻。
馬頭墻也是一個界域,一個封閉。界域人與人的關(guān)系,這是文化的象征。也是歷史的注解,這就是千年馬頭墻在中國的縮影。
馬頭墻的“馬頭”,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顯示出主人對“讀書做官”這一理想的追求。高大封閉的墻體,因為馬頭墻的設(shè)計而顯得錯落有致,那靜止、呆板的墻體,因為有了馬頭墻,從而顯出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
馬頭墻
馬頭墻
而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墻,給人視覺產(chǎn)生一種“萬馬奔騰”的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fā)達。
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shù)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岳朝天”。(摘自“絲綢之路”公眾號)(編輯/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