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三月,春光明媚,柳葉綠了,花兒笑了,我跟著高中同學(xué)小尚到他家做客。他的家在離縣城有二十多公里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起碼要步行五六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
大清早,我們沿著縣城西南面的一條柏油路走去,大約走了三四公里后,就岔上一條綿延向西的山間小路,四周山勢陡峭,群峰聳峙,山霧彌漫。一路走著,時而行走在狹窄的山路,聞聽得蟬兒打鳴、鳥兒啁啾,時而穿梭在茂密的叢林中,林中的小路蜿蜒盤旋,走路時腳步聲和樹葉的窸窣聲驚嚇得山雞和斑鳩飛出林外,飛往高處。
小尚肩上扛著從縣城供銷社買的一個大喇叭,身上還背著裝滿舊課本的挎包。我拎著糕點和幾瓶瓶裝清酒,緊跟在他身后,走得一路喘氣冒汗。翻山越嶺,一路走走停停,累了就地歇歇腳,渴了就順手采摘路邊的橄欖吃,再喝上幾口山泉水,倍覺甘甜回味。
小尚說,買個大喇叭是想給村民放廣播聽,聽聽外面的世界。還說,他想修一條通行摩托和車子的路,聯(lián)通山外面,把山里產(chǎn)的茶葉、土雞和土特產(chǎn)賣出去,增加村民收入,讓鄉(xiāng)親過上好日子??粗麍远ǖ纳駪B(tài),充滿樂觀堅定的語氣,我打心眼里欽佩他,與他一起沉浸在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之中。聊了一會兒天,他拍拍身上的塵土,說了聲,走!接著上路,一路實在累得夠嗆,大太陽曬得人頭皮發(fā)燙。大約到了下午一兩點,就快到達了,站在山頂上,小尚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用手指指說,看,前面就是。只見在不遠處的山上,分布著些灰黑的房子,那是一處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偏僻的小村落,坐落在山腰山頂間,群山環(huán)抱,山青水綠,自然生態(tài)良好,像盤生在地上的又四處散開的幾十朵牽?;?,格外古樸秀麗。
這個山寨,是彝族、哈尼族、傣族、漢族雜居的寨子,以彝族、哈尼族、傣族為多,漢族只有幾家,幾個民族之間世代和睦融洽,互相通婚,若一家有紅白喜事,大事小情,全寨子的人出動,齊手相幫,心心相通,親如一家。
小尚放下書包,和家人介紹完我后,就忙著搭梯子在自家房頂架起大喇叭,接通了線,啟動事先準備好的廣播設(shè)備,放起了那首《在希望的田野》,歌聲響徹山谷,久久回蕩,吸引住了山民,他們都覺得很新奇。
吃過簡單的午飯,小尚領(lǐng)著我到自家的稻田里捉魚摸黃鱔,那是一處梯形的水田,只見他脫鞋挽起褲腿卷起衣袖,拿著竹制漁具下了水田,用泥腳攪渾水,上下其手,圍追堵截,一袋煙的工夫,就撈起了七八條鯽殼魚,還捉了十幾條黃鱔,可以說是滿載而歸?;氐郊?,小尚和我忙著收拾打整,準備午飯,享用鮮魚美餐。
他父親回來了,是個黝黑干瘦的彝族漢子,他背簍里裝滿新鮮而翠綠的茶葉,那是剛采摘的春茶。他對我笑笑,說,你家來了,坐吧。說完,就忙著進屋,拿出竹簸箕裝上茶,鋪平散開,擺放在場屋外晾曬。干完活后,就抱著水煙筒,一邊咕嚕咕嚕地吸起來,一邊說,你等一下吃茶,寨子窮,沒有啥東西招待的,虧待你了。你和小尚是同學(xué),你是城里人,還考取了大學(xué),我兒子不成器,只是在寨子里的小學(xué)代課。
一條小黃狗在我面前來回晃蕩,兩頭瘦弱的黑豬在院子里來回走動,到處找吃食。小尚說,這兩頭豬養(yǎng)了一年半了,還是不肯長,比不得外面用精飼料喂養(yǎng)的,半年就可以殺來吃。
他的母親在灶房里生火,將碧綠鮮脆的大葉茶葉拿去焙烤,在大鐵鍋里來回翻炒,那茶葉的馨香慢慢溢出房外,約莫過了一個小時,他母親抓了一小撮大葉子茶,輕輕放進潔白的搪瓷碗里,沖泡上燒開沸騰的山泉水,端來給我,微笑著說,小伙子,你嘗一下,這是今年的春茶。
我喝著這一碗茶,在氤氳的熱氣中,只見茶水晶瑩剔透,湯色碧綠,只覺芳香馥郁、清氣彌漫,頓感滿口生津、味蕾乍綻。輕輕嘬一口,首先刺激味蕾的是青澀的苦味,待茶入喉,就只剩了略帶甘甜的醇香彌漫口中。最后,品完一碗綠茶,就如與自然有了一場愉悅的交談,心靈也仿佛與自然相契合了。再看著這座房子,是土基房,上下兩層,有東西兩處廂房和一間廚房,主屋檐上綴滿了金黃的包谷和火紅的辣椒,旁邊還有一窩小燕子筑的巢,燕子呢喃,春光美好。
吃過晚飯,滿天璀璨的星,夜空靜極了,溫柔極了,伴著陣陣山風(fēng)襲來,深山里的小寨頗透著幾絲寒意。與小尚一家圍坐在火塘旁烤火聊天,小尚父親在火塘上架起鑼鍋在煮茶,新采摘的茶葉,已經(jīng)炒過一遍,放進鍋身被燒得黑黢黢的鑼鍋里用山泉水煮,火苗簇動,火塘邊燒著包谷,圍爐煮茶,香氣彌漫,自有一番情趣,我們一邊吃著喝著,一邊談天說地,憧憬著未來。這一碗茶,湯色清脆明亮、滋味甘冽醇厚,香氣濃郁,驅(qū)寒取暖,茶湯裊裊,氤氳翻騰,感覺身體慢慢舒展開來。天上的星星閃爍著亮光,山寨寧靜悠遠,夜色好美的夜空啊。
第二天,是一對青年男女成婚日,一個遠寨的姑娘嫁進山寨,全寨子的男女老幼早早就到寨子外面去迎候,給女方的親戚朋友敬上一杯酒獻上一碗茶,客客氣氣迎進山寨。寨子一下子熱鬧沸騰了起來,殺豬宰羊,男男女女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吹拉彈唱,有青年男女在深情對歌,嗩吶聲聲,鞭炮齊鳴,場面熱鬧喜慶,歡聲笑聲響徹云霄。晌午,在進村的路口處擺起長街宴,男女老幼分坐兩旁,大快朵頤,一直吃到傍晚。
到了傍晚,寨子中央的大院壩上彝族男女跳起“三跺腳”。年輕的山民圍攏在一堆燃燒起來的大火塘旁,邊跳舞,邊唱古老的彝歌。老人們在一旁吸著水煙筒,中年婦女哼唱著小調(diào),壯年男人就著瓦片烤肉喝酒劃拳,還有邊吃邊唱的,小孩們也來湊熱鬧,搶吃、嬉笑打鬧。這些粗獷的男人們端著自釀的銅鍋酒,行令飲酒,大聲喧嘩嬉鬧,爭吵不休,笑聲陣陣。大火塘把整個山寨的夜空照得一片通紅,充滿了深深的醉意,青年男女的歌聲嘹亮悠遠,傳遍山野,久久回蕩。
我不會跳舞,也不會唱歌,只在一旁靜靜觀賞,手里端著一碗茶慢慢啜飲,這茶有點苦澀味兒,但苦中含香,回味甘甜,醇厚綿長、地道,似乎還散發(fā)一種思古的幽情??粗@場景,我想,淳樸善良、熱情開朗的山民,以及他們對生活的那份熱忱和希冀,是怎樣的執(zhí)著啊??傆幸惶?,這條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一定會通向縣城,通向明天,通向未來的康莊大道。
后來,在省城大學(xué)念書的我,聽到有人說起小尚利用寒暑假,親自帶領(lǐng)著一幫學(xué)生和家長,花了幾年的時間修筑了一條兩三公里簡易的公路,但離通達縣城的目標(biāo)還相距遙遠。也許是他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影響和感召了當(dāng)?shù)卣?,在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交通局派出筑路施工隊,加上村民們籌工籌勞,齊心合力,短短一年,就完全打通了通往縣城的公路,給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嶄新的希望。
小尚還在他的山寨小學(xué)教書,幾十年如一日,寒來暑往,桃李芬芳,送出一批批學(xué)生走出山寨,不少學(xué)生到了縣城或市里的中學(xué)念書,而后考取大學(xué),到了更遙遠的地方。他的許多學(xué)生走出了山寨,他依舊堅守山寨小學(xué)。他的一位學(xué)生考在我任教的大學(xué)法學(xué)院讀書,有一次我對他說,我們是老鄉(xiāng),你的家鄉(xiāng)——那個遙遠的小山村我很熟悉,我還記得它的村名,曾經(jīng)去過,喝過一碗至今記憶猶新的茶。那里有我一位中學(xué)同學(xué),他在你們的山寨小學(xué)教書。這位稚氣的大一新生驚訝地說,你說的小尚是我小學(xué)的班主任,教了我六年的數(shù)學(xué),他一直在原來的山寨小學(xué),從未離開過。這位學(xué)生告訴了我他的電話號碼,我很快打過去,他十分激動,說了許多噓寒問暖的話,說很多年都不曾見過面,以為我早忘記了他這位老同學(xué)。我說,怎么會,我還在你家做過客,吃過一碗甘美無比的茶呢。電話那頭,小尚爽朗地笑了。他說,現(xiàn)在生活好了,他教書,妻子經(jīng)營著一家茶店,收購他家鄉(xiāng)產(chǎn)的茶葉,原始的加工制作,加上民族特色濃郁的包裝,原生態(tài)的茶葉,即使足不出戶,在一臺電腦前也能做起茶葉生意,能把家鄉(xiāng)產(chǎn)的普洱茶生意做到全省,甚至全國各地。
過了不幾天,我收到了一個快遞包裹,打開是小尚寄來的普洱茶,里面有一張便箋,上面寫道:你在同學(xué)家吃的一碗茶,體會種茶的不易,生活的不易,體味茶蘊含的人生道理,讓我很感動。轉(zhuǎn)眼幾十年過去了?,F(xiàn)在山民的日子富足了,生活有滋有味,家鄉(xiāng)的變化可大了,通了柏油公路,通了網(wǎng)絡(luò),家家戶戶用上了太陽能,小山寨原本就是茶馬古道的一處驛站,那山石上深印的馬蹄印,向人們訴說著昔日“以茶易馬”的艱險;如果沿古道而上,可以去體味,去追尋“徑仄愁回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我可愛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成為當(dāng)?shù)匦∮忻麣獾囊粡埫?,山寨里開了客棧、農(nóng)家飯店,常有外地人來旅游,尋訪茶馬古道的歷史遺跡,也常有南來北往的客商來山寨收購茶葉和當(dāng)?shù)赝撂禺a(chǎn)。歡迎你回來再做客!
看著這張紙條,我心潮涌動,仿佛看到小尚那敦實的形象,那憨厚的笑臉,在山間背負著大喇叭快樂地行走如風(fēng),在林間帶領(lǐng)一幫學(xué)生在開辟著一條嶄新的路,在講臺上高聲地傳播著知識的種子,在黑板上畫著美麗的圖畫。
我有時在家喝茶看書,感受歲月的靜好,有時也相邀三兩朋友到茶室品茗閑聊,在茶香中盡情抒懷,細細品味人生,感觸歲月的滄桑變化。人生的幾分喜怒悲愁,幾番恩怨得失,盡可在一杯茶中慢慢融化消解,升騰而起的只有唇齒之間的余味。我想,那文人墨客口中的琴棋書畫與詩茶,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幾乎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茶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文化情結(jié)。有人說,人生如茶,初時爭相上浮,釋放精華,最后折戟沉沙,盡落杯底,一顆平常心才讓我們經(jīng)得起浮沉。
是啊,人生如白駒過隙、草露風(fēng)燈,短暫得就像這片片茶葉?;蛟S,我們不應(yīng)該刻意地去計較生活中的得失,我們應(yīng)該活得實在、活得真切、活得淳樸、活得坦然。功名利祿只是過眼云煙,不必為追求短暫的大紅大紫而窮盡一生,其實人生如茶味一樣清淡略帶苦澀實為最佳。
如果我們肯給自己多一份寬松,在追名求利的空當(dāng)兒抬頭看一看藍天白云,也回頭望一望青山綠水,那么,我們的心便不會在年輕的時候就已變得衰老堅硬,抱怨牢騷也不會縱橫地寫在臉上,而讓我們失去了真誠的笑容。
在我生命的記憶中,山寨的那一碗茶,是那樣地生動有趣,品完一碗綠茶,就如與自然有了一場愉悅的交談,心靈也仿佛與自然相契合了。這是我歷經(jīng)歲月蹉跎,心靈沉淀后的頓悟和感知,一種人生的自況。
在城市生活久了,喧囂的生活煩了,有時靜下來慢下來時,常也不自覺地想,如果回到多年以前,在那個寧靜的山寨,在自然春景中用山泉水泡一碗有機綠茶,讓心靈回歸本真,和自然直接對話?;蜃尣枞嗳氲?,一杯淡淡的綠茶,只輕輕聞一聞,再細細品一品,茶香沁入心肺,再加上山間綠樹紅花,山澗溪水潺潺,是不是就多了一份人生的愜意,少了一份煩惱?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處清風(fēng)自然來。
心若自然,萬物必生。這正是一碗茶的意境。
我信,且深以為然。
編輯手記:
高萬鑫的《巧手旋木喜得瓢》回憶“旋瓢匠”父親,敘述一個離我們現(xiàn)在生活已經(jīng)很遙遠的技藝,父親堅韌、執(zhí)著的形象和旋木得瓢所需要的那一股子韌勁相輔相成、互相成就。作者在寫這些的時候,筆調(diào)看似平和卻沉穩(wěn)有力,蘊含著一種敬仰和信仰,社會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可以沒有旋瓢匠,但不可缺少“工匠精神”。“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背鲎运未淌獾摹镀脐囎印ご壕啊?,春分連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讓人留戀的時節(jié)。憶蘇引用此句古詩詞,既點明了她到千年古生村的季節(jié),為文章清雅、安靜、優(yōu)美的基調(diào)打下了基礎(chǔ),同時也一語道破了古生村古雅、和美、質(zhì)樸的氣質(zhì)。作者徜徉其間,古橋、古巷、古屋、古戲臺等皆帶著遙遠的時光氣息與她交流,講述著古生歷史上的興榮沉浮,而當(dāng)下古生村人的煙火日常,有著獨屬于他們的古風(fēng)、雅致、從容,在這個更多浮躁的時代,人們努力追尋的“儀式感”,只是古生村民們代代相傳、習(xí)以為常的日常行為,他們與這個古村已經(jīng)從血脈深處達成了一種默契,一種生命的內(nèi)涵。北雁的《讀書三題》不是針對某本書或者某幾本書而作的讀書筆記,而是作者個人“讀書”的一個體驗和總結(jié)。文章的布局結(jié)構(gòu)清晰、例舉論證有理有情,許多關(guān)于讀書的感悟,頗有見地,讓人眼前一亮或內(nèi)心生出強烈的共鳴。最突出的是他的語言,一氣呵成、洋洋灑灑、信手拈來,可見作者平時閱讀的面廣且深,以及寫就此文真實、真摯、與君共享的心理出發(fā)點。讀他的這篇文章,會讓人不自覺地以一個讀者的姿態(tài)去反觀自我,跟隨著他對讀書生出一種敬畏、敬仰之感,同時借鑒他的一些閱讀經(jīng)驗,獲取“讀書的力量”。施福昆的《一碗茶》以茶寓人生,從多年前小尚翻山越嶺帶回給村里一個大喇叭的行為,到其父親專注制茶,再到小尚帶領(lǐng)學(xué)生修路,多年堅守鄉(xiāng)村教書育人,他們內(nèi)心專注、堅韌、沉淀,不計得失、終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