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清
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社會,我們的學生走向新的世紀,面臨的是競爭與挑戰(zhàn)。為了使學生以后能適應社會的競爭與挑戰(zhàn),就教育而言,必須用“主動發(fā)展”這一現(xiàn)代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這樣才能使學生從繼承性學習轉向自主性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達到這一要求呢?本人在二十九年的教學工作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有關這方面的教學經驗,現(xiàn)從小學語文教學、轉化差生和學生作業(yè)三個方面來闡述,旨在與教育同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書育人藝術。
一、語文教學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我認為語文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閃電式的戰(zhàn)術,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長年累月的熏陶。因此,我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既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又能使學生有展示個性的平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1、改善師生關系。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這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我一般不輕易地批評學生,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一視同仁,接近學生,與學生打打球,聊聊天,平時注意當面肯定學生的進步,讓學生有進步感,讓學生在集體中有一定的地位,最起碼是感到與他人平等。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2、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是一句空話 ,而是一項實在的工作,它建立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的人際關系上以及合適的評價機制上。有一次上語文課,我讓學生朗讀課文,要求是讀得流利并且不漏讀,不多讀。我說:“我先讀,請你們認真聽,記下我的錯漏之處,看誰找得出老師的毛病最多。我不一定拿得100分,但我努力做得盡量好?!弊x過以后學生競發(fā)現(xiàn)三處錯漏,不禁笑了起來。我也笑了,說:“輪到你們讀了,但愿你們都讀得比我好。”不言而喻,學生朗讀的積極性相當高。當他們已經盡力而為的時候,我都給予肯定的評價。做練習也是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層次的題目,不要一味地追求什么題目都會做才是好學生。
我常常幫助學生屏棄陳舊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大膽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 ,與學生簽訂“君子協(xié)定”,如果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的,成績不提高,責任全在老師 ;如果不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的,成績不提高的,責任師生各半。
3、制定學習制度。
(1)堅持每月出一期手抄報不動搖,這里所說的手抄報,形式版本與“小博士報”相同,不同的是用“手抄”,手抄報知識豐富,圖文并茂,它能使學生開拓視野,鍛煉能力。最后由學生干部負責收集手抄報并張貼展示。通過手抄報這個平臺,學生的才藝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肯定,這樣,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堅持每月交一次讀書筆記不動搖,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練習,保證學生有時間寫讀書筆記。至于讀書筆記,低年級則要求能把故事的時間、人物、地點記在筆記本上,而到了高年級則要求更高一些,如能寫出故事的主要內容,摘記優(yōu)美詞句和精彩片段等。
(3)堅持每天聽寫一課生字不動搖。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習委員確定或者同桌商量后聽寫的內容。
(4)堅持學生自測自練不動搖。對于語言基礎知識,我一般放手讓學生同桌批改或小組長批改,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出題互相測試。我只是抽查,教到哪一課就查那一課,有時查一個小組,有時查幾個差生。作文則是師生面對面地評改。
4、老師個性化的教學也很關鍵。
在個人的教學生涯中,從中摸出了可行的兩個“堅持”。一是堅持打破方言教學,在教學上全部實行普通話教學,要求學生會說會用普通話;二是堅持每天上課時利用幾分鐘講個小故事給學生聽 ,每兩個星期開展一 次講故事小比賽。實踐證明,通過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極大地減少了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 ,開闊了他們的語言聽覺領域,促進學生更主動地學習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和良好的自學習慣,從而促進他們的識字能力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寫好字,讀好書,把話說明白,把文章寫通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對“差生”的轉化工作
這里所講的“差生”,就是學生成績差的學生,由于差生通常都有類似的經歷:長期飽受父母的奚落、不信任或師生的偏見,心里上他們大都產生一種抵觸情緒,或過于偏激或自暴自棄,針對這些原因,我們應從情感上補償,行動操作兩方面入手。
情感上,老師盡可能讓每位差生都有情感體驗的機會。即盡量挖掘出每位差生的一滴閃光點,協(xié)同家庭教育的力量進行表揚鼓勵,以彌補差生心中的那份渴望得到贊許的情感,讓這股情感在差生心中升騰。心理上,這情感會升華為喜悅、信心與信念,推動其積極向上爭取再次品償的渴望與沖動,行動上,他會表現(xiàn)出:“我也能行”的學習主動性。
有了學習的主動性是不是就可以在知識天堂里自由翱翔,展翅高飛了呢?我們都知道:日積月累的飯量要我們一餐、兩餐來吃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樣道理,差生長久以來所沉積的學問叫他自個來理,難免會出現(xiàn)再次受阻、受困甚至再次出現(xiàn)不良行為的可能。所以,為師的這時候應全面行動出去:一、教會差生學會運用字典這個工具書。二、教會差生每天怎樣復習、檢查自己的學習,如新學的字、詞要當天多讀、多寫,第二天能想出、寫出。三、借助“小老師”的力量來輔導差生的學習進度??鬃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笔紫?,號召同學們發(fā)揚雷鋒精神,積極報名當“小老師”,以保證“師資”力量的始終性、持續(xù)性。接著,在眾報名者中 確定好最佳的“師徒”對子,以“一幫一”的形式,指導“小老師”有計劃、有步驟地根據教材的要求和老師布置作業(yè)的完成量來確定并編寫出每一天的訓練內容,量度是一至兩題,難度是以基礎知識為本,然后讓“徒弟”們來填寫上答案且準確無誤為止。借助“小老師”的力量,不僅可以靈活運用時間,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于生于師都顯得輕松如意,各得其所。
三、關于作業(yè)的布置
首先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作業(yè)量要適當,內容少而精,多出有代表性的題目,減少同類型或相同內容的題目的反復出現(xiàn),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切不可搞所謂的“題海戰(zhàn)術”或重罰學生重抄多遍等機械性的抄寫作業(yè),但也要訓練技能,做一定的作業(yè),并注意鍛煉學習意志。其次,作業(yè)要充分滿足學生求趣的心理,適當布置動手操作、趣味性較濃的課堂作業(yè),如“口算”、“對答”、“搶答”、“競猜”等,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作業(yè),在愉快中掌握知識,達到鞏固發(fā)展智力的目的。最后,教師批改作業(yè)也要講究藝術性,即要滿足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學生這種心理表現(xiàn)為希望教師對其作業(yè)表示贊賞與肯定,當學生拿到批有“優(yōu)”、“好”、“有進步”等評語時,就會興奮,充滿信心。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應遵循多肯定少批評的原則,對學生多加鼓勵,特別是對“差生”,更應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作業(yè)中的“閃光點”而加以肯定,不要把他們的作業(yè)看得一無是處,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切忌用打“×”號和不加批改,就寫“重做”、“重抄”的方法來批閱差生的作業(yè),這樣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信心。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今教師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不僅要具有駕馭教材、優(yōu)選教法的能力,而且還要善于邊實踐邊總結經驗,只有不斷地探索,才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