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越
姓名/李杰
學歷/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 學士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 碩士
職位/成都麓湖·A4美術館
首席策展人
2013年的夏天,一場名為“∞無窮大”的兒童藝術展在成都A4美術館上線。入口處一米高的門洞直接向成年人昭告“謝絕入內(nèi)”,只有孩子才能自由進出。于是在現(xiàn)場,你能看到一個奇特的景象——孩子們在館內(nèi)瘋玩的同時,一群被拒之門外的大人正趴在或高或低的小窗前朝里面張望。
這個大膽的想法來自于一個6歲的小男孩,他的一句“不想讓爸爸媽媽進來,他們會把這里弄亂”讓原本計劃好的展覽變了樣。策展人李杰覺得男孩的想法很有意思,但看不到孩子總是會讓人擔心,于是小男孩又給了建議,“那就在墻上給他們挖洞,爸爸個子高就挖得高點?!弊罱K,一個“有求必應”的策展人一路遵循小男孩的意見,把展覽變成了他們期望的樣子。
在這個向孩子開放“特權”的空間里,掛滿了168位小作者繪制的圓盤作品。但李杰很快發(fā)現(xiàn),沒有了父母的“約束”,孩子們開始對作品“下手”了。于是團隊又準備了100多個空白盤子,將它們散落一地,留給需要的孩子?!袄斫饬撕⒆拥男袨橐院?,你只需要給他們兩個參與場景,讓想玩盤子的孩子玩盤子,讓想看畫的孩子看畫?!?/p>
這個沒有大人“打擾”的空間深受孩子的喜愛,他們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待在里面不肯出來,門口的大人很著急,請新進去的孩子傳話,但顯然,他們一進門就把這個任務忘得精光。
“∞無窮大”只是A4美術館眾多兒童展中的一個,“在我們這,家長找不到孩子這種情況很常見,孩子們常常會自己躲進裝置,認真地投入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里,很多時候藝術就這么發(fā)生了?!崩罱芎芟矚g這種“混沌當中產(chǎn)生的快樂”,他試圖給孩子營造一個富有參與感的空間,讓他們能在其中“不停地玩,并且享受這個過程”。
李杰似乎比很多策展人都要更懂孩子。畢竟在許多美術館和博物館里,孩子被要求要講規(guī)矩,不能亂跑、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能亂摸,這幾乎扼殺了孩子觀展的樂趣。李杰發(fā)現(xiàn),長久以來,社會把孩子作為大人的儲備,灌輸成人認為正確的觀念和技巧,直接無視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現(xiàn)在采取這種做法的家長依然不在少數(shù)。
李杰也曾有過這種體驗。小時候的他身材瘦小、性格柔軟、成績一般,常常是被忽略的孩子。不過這倒給了他空間,讓他愛上觀察,“我一直覺得弱小的孩子會有很多不一樣的視角?!?/p>
畫畫的天賦給了他一些自信和快樂。12歲時,因為擅長繪畫,他被推薦到全國教材編委會去為教材畫插畫?!翱赡芤驗槲沂俏ㄒ灰粋€孩子,所以很多人會來問我你怎么看教材,你怎么理解這個故事,你為什么這樣畫等等?!崩罱芙o了不少意見,但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無法被成年人的世界接納,他們甚至反過來說服他——一個教材的真正使用者?!昂芏嗪⒆影呀滩姆顬槭ソ?jīng),我覺得特別荒誕。好像就是從那之后,我不再相信他們,不再相信教材,并堅定了要去學藝術的想法?!?/p>
藝術是相對自由的,在求學期間,李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做了許多天馬行空的事,經(jīng)歷過那樣一個階段,李杰明確了一點,如果以后自己只畫畫,會有些單調(diào),他更喜炊和大家交流、去創(chuàng)造一件事的感覺,“這比你一個人去創(chuàng)造要更有力量?!崩罱荛_始從藝術家向策展人轉變。
2011年,在加入A4美術館之后,李杰除了和團隊一起當代藝術展的項目之外,也接手了JL童藝術展覽的策劃工作?;貞浧饋恚X得自己只是把“幾個跟成長和興趣相關的事情連在一起了”,比如很會跟孩子打交道、能夠理解弱者、喜歡跟人交流,以及想要跟很多人一起創(chuàng)造很酷的事?!斑@些東西連起來,可能就是我們?yōu)槭裁茨軋猿肿鲆粋€兒童藝術節(jié)的原因?!?/p>
李杰口中的兒童藝術節(jié)起源于2014年,由于A4策劃的兒童項目越來越多,團隊決定選擇一個時段集中展示,于是就有了“iSTART兒童藝術節(jié)”。小寫的i代表小小的“我”,start則是一種態(tài)度,代表每一個孩子都有開始暢想或行動的權利。
為孩子賦權,李杰想做的還有很多。從2019年起,除了藝術家合作項目,iSTART的另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讓孩子自己當策展人,和同齡人組隊來完成整個項目。
擔任A4美術館駐館策展人,組建展覽學術部
iSTART兒童藝術節(jié)策展人
獲得首屆“Hyundai Blue Prize創(chuàng)新未來策展人獎”
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xié)會(ACC)獎助金,赴美調(diào)研和訪問美術館公共藝術項目
任何人都有調(diào)配社會資源的能力和愿望,只是孩子們以前沒有被賦予這樣的權利。
主題展“童年的秘密”展品之一:陸平原《OO》,一間由藝術家收集的數(shù)百件自帶眼睛的物品構建的“兒童房間”。圖片/方正
要找到小策展人,而且必須是自主參加,李杰傾向使用“笨辦法”。從前一年的10月開始,到學校、社區(qū)開設免費講座、工作坊,既做招募,也做前期調(diào)研。孩子們圍著他嘰嘰喳喳地討論,然后當場“寫”好申請書。這些被畫得五花八門的申請書,經(jīng)過李杰和同事的層層篩選后,由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投票選出入圍項目。
之后便是長達一年的籌備期。孩子們不光要完成藝術創(chuàng)作,還要完成人員分工、討論、時間管理以及執(zhí)行等各種任務。過程中,集體討論、博弈等考驗團隊的工作一樣不少。
面對幾十個項目、上百件作品,李杰選擇“放手”,任由孩子們推進。他加入了近百個微信群,每天消息都在爆炸,他與團隊在里面傾聽、觀察??傆腥巳滩蛔∽尷罱軒蛶秃⒆觽?,但他們到最后總能自己解決。李杰把這些壓力視為成長的必要因素,“誰走到最后,誰才能看到最后的風景。”
但有時,他也會忍不住想擺出“過來人”的架子。一位連續(xù)兩年參加iSTART的女孩雪兒想要在美術館的墻上潑墨寫字,李杰不由地擔心起來,提醒她效果也許不會好??梢晦D眼,女孩不僅潑完了墻,還把兩邊的柱子也潑了,之后她用相同的顏色在墨跡的縫隙中寫字,使兩者巧妙融合??吹竭@一幕,李杰慶幸自己沒有強行阻止,讓她得以憑借原生的沖動去挑戰(zhàn)未知,“如果你還是不相信她,就走開,只要有能力為她收拾爛攤子就行了?!?/p>
很多成年人難以相信,孩子怎么能完成這么有“力度”且“海量”的項目,但李杰的答案是,“任何人都有調(diào)配社會資源的能力和愿望,只是孩子們以前沒有被賦予這樣的權利?!?/p>
第一屆由孩子們創(chuàng)作與發(fā)起的申報項目只占30%左右,之后每年遞增10%,到今年已經(jīng)超過半數(shù)?!拔覐拇耸I(yè)了。”李杰開玩笑。
今年iSTART的主題叫“再見學校,你好學?!?,孩子們把對學校的意見和想象表達出來,并在部分學校實現(xiàn)了。
主題展“再見學校,你好學?!表椖恐唬撼啥紝嶒炐W《無墻有壁學校》。圖片/方正
主題展“童年的秘密”入口處。圖片/方正
成都天府七小今年第一次參與iSTART,這所小學剛成立一年,僅有一年級學生。在A4團隊和老師詢問孩子們的意見時,他們提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校歌太難聽,我們要換掉”。盡管有點尷尬,留法歸來的周校長還是讓音樂老師成立了項目組,讓自愿報名的45位學生一起創(chuàng)作校歌,于是一學期后,天府七小成了擁有45首校歌的學校。
這還不夠,孩子們還想改造課堂?!俺私淌乙酝猓瑢W校的其他空間都變成了課堂,而且都是學生們自己設計的課程,是他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李杰說。通過這個項目,孩子們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改變中,“學校也變得輕松了,這種輕松在于不用費盡心思去做很多概念上的創(chuàng)新。”
改變一座城市的文化與教育氛圍,是策展人李杰努力的方向。如今在A4美術館里,時常有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排著隊來看展覽?!翱吹剿麄兣吭诘厣袭嫯?,認真地回答各種問題,這是特別棒的成長?!崩罱苷f。
Yi你有這么多跟孩子打交道的經(jīng)驗,會用在和自己孩子的相處上嗎?
L會,但也會陷入兩難境地。在外面特別鼓勵孩子去干瘋狂的事,回家看見兒子把各種玩具堆在一起,第一句話還常常是責備。但他的回答讓我無地自容,他說我在做作品,這也許因為他剛跟我去看了一個充滿神奇作品的展覽。每當我想責難或者講規(guī)矩時,都先聽他解釋再討論。
Yi如果讓你變回孩子來參加iSTART,你會策劃一個什么樣的項目?
L可以做個動畫片、一個有趣的網(wǎng)站?;蛘吒纱嗳プ鲆粋€“兒童律師”,為孩子們的正當社會權益吶喊。
Yi孩子的出生給你帶來了哪些改變?
L以前失去的記憶好像全部回來了,每天看著他會覺得這是一個平行世界,但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會真正感受到生命在變化,你開始不懼死亡,那種力量是曾經(jīng)只為自己活著時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