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星
易云:“可觀莫如木”。
樹木,是我們最容易感知的美好事物。而我們對樹木美的感知,首先來自于形態(tài)。樹木的形態(tài)美,是通過整體形象和各個器官展示出來的,帶給風(fēng)景以多樣、變化和生氣,是我們獲得美感的基礎(chǔ)。
樹木最吸引我們目光的是樹形。樹木外形恰如人的體形或頭形。我們通過簡單的線條勾勒其形狀輪廓線,能看到不同樹種的曲張,使人產(chǎn)生無窮的聯(lián)想??傮w上,樹形可分為縱向型和橫向型,分別代表著大多數(shù)針葉樹和闊葉樹。針葉樹樹干通直,左右對稱,枝條井然有序,針葉密密匝匝,色澤暗綠,色彩真摯,給人以神秘莊嚴(yán)之趣。闊葉樹的主軸左右保持不規(guī)則的均勢,樹形婉妁而華麗。如塔柏、鉆天楊、金錢松、雪松、南洋杉等圓柱形、筆形、尖塔形、圓錐樹形,使人感覺嚴(yán)肅莊重,淋漓爽快,有超越空間的幻覺。丁香、桂花、板栗等橢圓形、圓形、扁圓樹形,讓人覺得蘊含外延動勢。樟樹云冠巍峨,雄偉高大,輪廓線如巨浪洶涌,使人體味雄健豪放。
支撐著樹形的是樹干。樹干對于人類來說,特別有意思。美學(xué)家認為,人類先于其他動物學(xué)會直立步行,所以,直立的樹干會延展出神圣莊嚴(yán)的感覺,聯(lián)想到男性的力量。針葉樹樹干通直、挺拔高大,顯得雄偉;闊葉樹樹干分叉、葉片交錯,透著優(yōu)雅。密林中的樹木細直,樹冠靠近頂部,給人輕妙的快感;開放地的樹木舒張地橫向擴張,形成龐大樹冠,使人感覺沉穩(wěn)莊重。如松樹之所以使人感覺形態(tài)端莊,是因為它們樹干單一、通直,枝條有規(guī)律地輪生伸展;而那懸崖峭壁處的松樹,樹干或枝條的缺損演繹出各種曲折形狀,別有一番情趣。古藤樹干在花謝葉落后,左盤右繞,筋張骨屈,既像駭龍騰空,蒼勁夭矯,拗怒飛逸,又像驚蛇失道,蜿蜒奇詭,奮勢糾結(jié),表達的是線條美、氣勢美、抽象美。
事實上,對樹形塑造貢獻得更多的是樹枝。枝條總體表現(xiàn)為曲線,或緩如波狀或平如蛇行,或先曲折后緩出,其構(gòu)圖有無與倫比的美學(xué)價值。它們的分枝角度,或密或疏,千差萬別。緊密的樹冠一團綠色,密不透風(fēng),使人覺得壓抑;疏松的樹冠中有孔隙,讓人感到明快。如楊樹、銀杏等樹木分枝角度很小,看上去拘謹(jǐn)文雅;玉蘭、梨樹等分枝角度較大,顯得剛健豁達。落葉樹在冬季脫掉長時間的綠裝,展露出自己的骨骼,沒有果的點綴和葉的襯托,但枝條伸張,那特有的身姿和顏色盡顯堅韌與剛毅,在灰色的天空或夕陽的映射下,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芽是尚未萌發(fā)的枝、葉、花的雛形,對樹形的塑造有著深刻影響。樹芽的特點是種類繁多、蛻變神奇,容易引發(fā)人的無限想象。芽有頂芽、腋芽、花芽、葉芽、假頂芽、柄下芽等諸多類型;有卵形、圓球形、橢圓形、圓錐形、紡錘形、扁三角形等形狀。那外部包被的鱗片稱為芽鱗,當(dāng)溫暖的春光擁抱芽,它就打開那精致的微型貝殼,帶著美麗的綬帶,如雛鳥般破殼而出,展露出細嫩的軀體,吐出純正綠色或異色的新葉,然后夢幻般地伸展,長成枝條。一棵樹的主芽狀態(tài),決定了今后的樹形。如銀杏、杉木等樹種的主枝頂芽生長占絕對優(yōu)勢并長期延續(xù),樹木始終保持昂然向上態(tài)勢。榆樹、栗樹等樹木沒有頂芽,由其毗鄰的腋芽生長發(fā)育成新枝,新枝頂芽生長停止又為其下的新枝代替,如此相繼,一步一步發(fā)育成優(yōu)雅的樹形。
葉和花是樹木中最富有變化的部分,是最迷人的地方。樹葉分為單葉、復(fù)葉。葉的器官有葉片、葉柄、葉腋,以及托葉。葉著生于枝上,有互生、對生、輪生、簇生、螺旋狀著生等方式。葉片的形狀,有鱗形、錐形、針形、圓形、扇形、披針形、倒披針形等,還有托葉刺、卷須、葉狀柄、葉鞘、托葉鞘之類的變態(tài)。不僅如此,葉脈、葉端、葉基、葉緣、復(fù)葉等,也有多種類型。葉片大小、厚度、表里的顏色、葉柄和組合方式,千差萬別。樹葉是線條和面的巧妙組合,兼具色、形、姿之美。如松針純正、光滑的綠色和輕巧的葉形,給人舒暢的快感。樟樹、櫟類等葉子密集,厚而結(jié)實,呈現(xiàn)繁密昌盛景象,使人覺得沉穩(wěn)。銀杏葉呈扇形,前端中央有缺口,無中縫線而有細的平行紋,葉柄長而旋轉(zhuǎn),樹葉被風(fēng)吹拂,翻飛飄揚,一到秋天,金黃的樹葉在空中翩翩起舞,一閃一閃地反射出炫目的光線。樹葉的群體之姿,又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態(tài)景觀。
花有美麗的色彩,美好的姿容,美妙的芳香,色、香、姿盡顯花的魅力。單論花的形狀變化,就令人嘆為觀止。裸子植物沒有花被(花萼、花冠),它們的多數(shù)雄蕊著生于中軸上形成雄球花,多數(shù)著生胚珠的鱗片組成雌球花;被子植物的完全花則有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各個組成部分,都有眾多類型和萬千變化。如花冠,紫丁香為筒狀,牽牛花如漏斗,泡桐為唇形,槐樹為蝶形。花排列于花枝,單生居多,但懸鈴木之類為頭狀花序,楊柳之類為柔荑花序,刺槐之類為總狀花序,棕櫚植物為肉穗花序,無花果之類為隱頭花序,蘋果之類為傘房花序,等等。以茶花為例,花型可歸為單瓣型、托桂型、牡丹型、半重瓣型、玫瑰重瓣型、完全重瓣型6種,類型里有“松散”“規(guī)則”“不規(guī)則”“波浪狀”“內(nèi)卷”“扭曲”“寬大”“平鋪”“皺褶”等變化;花徑有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花朵稠密度有稠密、中等和稀疏三級;花期有早花、中花和晚花品種,這些變化與多彩花色組合,構(gòu)成了美的世界。
果與花總是聯(lián)系在一起,它們在不同的季節(jié)展示了樹木的變化。果實有聚合果、聚花果和單果之分;種子包括種皮、胚和胚乳等部分。單果有葡萄之類的漿果、柑桔之類的柑果、梨之類的梨果、桃之類的核果、板栗之類的堅果、合歡之類的莢果、烏桕之類的蒴果、槭樹之類的翅果、竹實之類的穎果等。聚合果由一朵花所形成的無數(shù)小果聚合,有木蘭之類的聚合蓇葖果,懸鉤子之類的聚合核果,五味子之類的聚合漿果,鐵線蓮之類的聚合瘦果等。聚花果由一整個花序合生形成,如桑椹、無花果等。種皮又分為外種皮、內(nèi)種皮。胚包含胚根、胚軸、胚芽、子葉等部分。一般而論,果實形狀以奇、巨、豐取勝。所謂奇,是形狀奇異有趣。如銅錢樹的果實狀如銅錢,燈籠樹的果實像一串串小巧的燈籠掛在樹上。所謂巨,指的是單體果形較大,如柚、木菠蘿等。所謂豐,是指數(shù)量豐盛,如蘇軾詩里的“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桔綠時”。
除上述之外,樹木還有不少觀賞點。比如樹皮,不同的樹種、同一樹種的不同發(fā)育階段,樹皮色澤、形狀、質(zhì)感多有變化。幼樹樹皮光滑,呈綠色或小豆色,洋溢著生機;隨著樹齡增長,顏色多少有些灰色成分,老樹皮盡現(xiàn)歷史滄桑。樹皮的形狀差別,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樹皮龜裂,如同人們服裝上的圖案,開裂或張開程度使人感受到樹液的流動。杉木樹皮脫落時裂成長條片,質(zhì)地輕軟細致,顯得柔情萬分。紫薇的樹皮茶灰色,大樹或為諸紅色,剝落的、宿存的樹皮在光滑的表面形成斑駁圖案,令人過目不忘。又比如樹根,它們往往隨著年齡增長而隆起,充滿著力量,彰顯著魅力。一些大樹的根系沿地表蜿蜒開去,有如一條隱伏的巨蟒,鐵鑄石雕一樣,三五十米還看不到盡頭,華麗舒緩,富有畫意。在環(huán)境惡劣地方生存的大樹多盤根突出地表,似粗獷的怒號。又如,榕樹等樹木干基與根頸之間形成板壁狀突起的板根,大枝上又生發(fā)許多向下垂直的氣根,形成一樹成景的奇觀。
正是因為樹木這些千差萬別的不同形態(tài),才構(gòu)成了我們生活中美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