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子
三清山像一群隱者,立于蒼茫的天地間。風呼呼。云湯湯。億萬斯年!
初冬,陽光還在路上。大霧彌漫,一行人像天外來客,闖進三清山奇幻的夢境里。云是夢,山是夢,人亦是夢。倏忽間,仿佛八仙過海,時隱時現(xiàn);須臾一瞬,又似孫行者,駕霧凌空。稍有空隙,我們定睛細看,群山仍在云霧里,猶抱琵琶半遮面。無怪乎美術屆有一句話,三清山是一座最難描畫的山。
一切都是靈動、變幻的,截取點滴,以慰情致。
一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沿著環(huán)山棧道,在冰冷的花崗巖山體間穿行。霧氣縈繞,山體隱沒,猶在仙境。遠遠近近可以看見一些樹,南方鐵杉、木荷、福建柏、猴頭杜鵑和松樹等。走著走著,便會有一棵樹蜿蜒著從山體上斜逸過來,有的是條樹枝,有的會是主干。它們恣意地生長,占據(jù)道路有限的空間,可是人們寧可彎腰繞行,修路時也不愿剝奪它們生存的權利。
山體轉彎處,有一株柏樹,根部俯臥在山體上,為了更好地抓牢山石,它的根全部裸露在巖石上,盤根錯節(jié),很像一只八爪魚四下張開的手臂。它借勢生長,伸展有姿,彰顯著生命的頑強。欄桿附近,常有山體下伸上來的枝條,枝葉的頂端清晰可見,翠綠的松針在迷霧中更顯蒼翠。杜鵑花的瓊枝堅硬舒展,帶著濃密深青的葉子,葉子中間頂著堅實的花苞。據(jù)導游講,杜鵑花是十月“懷胎”,一朝綻放。它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打下花苞,經(jīng)過整整十個月的涵養(yǎng),到來年的五、六月份盛開??梢韵胍姡鞘窃鯓拥穆郊t遍,燦若煙霞。原來最美的綻放,都是需要最長久的孕育。
霧氣稍散,放眼遠眺。在群山之巔,萬壑之上,總有幾支松傲然挺立,云霧掠過太多風景,唯有青松迷蒙中更見挺拔。隱隱約約,松樹好似山石的眼睛,打開了一個個奇幻美妙的世界。移步一景,或挺立、或側臥、或斜出、或結伴相生。遠看,淡遠而不失精神,輕靈而不失挺拔,伴著迷霧重重,頗有“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的意境;近看,粗糲的枝干峻拔而不失姿態(tài),濃重而不顯單調(diào),令人想起“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的風骨。
杜鵑長在山谷,柏樹、杉樹長在山坳,唯有松樹立于山巔。蒼蒼云松,落落綺皓。不論山間懸崖,還是陡峭絕壁,狂風瑟瑟兮云不盡,松濤陣陣兮巖不舍,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青松迎風挺立,傲霜斗雪。手扶云梯,呆呆地想,它是怎么生長到那里?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如果用筆墨去描摹萬卷丹青,那么松樹便是高山大川最秀美的點綴;如果用琴音去彈響壯美河山,那么松濤便是高山流水最清雅的和音。樹和山配合默契,構成一幅幅意趣盎然的畫卷。山若沒有了樹,太過單調(diào),缺少氣韻;樹若沒有了山,缺乏依托,少了威嚴。
一位老者告訴我,一棵幼松剛剛出土的時候,被叢生的雜草埋住,它柔弱的幼苗一點點生長,扎下根去,非常緩慢,幾乎要被野草吞沒。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的一棵松樹幼苗,卻有籠聚云氣的心志,最終傲霜斗雪屹立山巔。
詩中亦云,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二
攬勝遍五岳,絕景在三清。
玉京、玉虛、玉華構成三清山峻拔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因此而得名。經(jīng)過億萬年的地殼碰撞、演化,形成了今天三清山的奇峰聳天、幽谷千仞,以花崗巖為主的峰林地貌。
可以想象,億萬年是怎樣的時光長河;可以推測,地殼變遷碰撞是怎樣的天塌地陷。因為曾經(jīng)熱烈的奔放,才有群山如今的靜寂與蒼茫。你聽,所有奔騰的云氣越過萬丈高峰,穿過密密的松林,沾濕人們的發(fā)梢,發(fā)出娑娑的細語;你看,所有溫暖的陽光堆在山頭,云輕霧散,天地呈現(xiàn)出秀美多嬌的峰巒長卷。不遠處,靠右獨立的峰柱猶如駱駝的頭頸,靠左并排而立的峰叢像駱駝的身軀,儼然一只駱駝在云海中若隱若現(xiàn)。它好似背負著行囊,慢慢穿行在沙漠之中,一會兒昂首嘶鳴,一會兒側耳傾聽,它是在等待主人歸來嗎?
轉過山峰,在蒼蒼茫茫之中,有一巨型花崗巖石柱,海拔1200米,橫出天際,峰身上有數(shù)道橫斷裂痕,雖經(jīng)億萬年風濤雨雪,凜然不倒。頂部扁平,頸部稍細,峰腰最細處直徑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條巨大蟒蛇,它破山穿地昂然而出,故名巨蟒出山。從金沙索道上方,它直沖云霄,為看清全貌,必須仰視。等你再轉過山口,它又變幻了形態(tài),呈現(xiàn)出婉轉多姿,傲視群雄的氣象?!疤熳鸱馍裼窕薯?,萬芴朝天怕漏名。仙人乘鶴早早去,可祈民安與太平。”大霧彌漫,萬芴朝天峰混沌一片,成了一芴朝天拜,千軍還復來的景象。最得意的是一個巨大的馬頭石,它獨立絕壁,似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度。我手扶青松,靜立馬前,“器宇軒昂”,大似有“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駕鶴飛去,歸隱山林之態(tài)。
“爛漫姿情開,不畏桃李妒。緣是烈士血,落根把花護?!边€未到杜鵑谷,那紅透的杜鵑花已經(jīng)在心底開了千遍、萬遍。在幽深的山谷,行了一程又一程,竟沒看到一支類似雛菊、紫菀的野花。起初甚感奇怪,后來才明白,這高山絕壁,唯有像杜鵑、松柏這些耐寒的樹木可以存活,怎奈春花蒲草太柔弱。等到登臨絕頂,霧隨風轉,層層迷霧把整個群山都包裹起來,更是云詭波譎,仙風道骨。三清尊神似乎在云霧中參禪打坐,不見尊容。呼呼云氣,風聲水起,超乎世外,此乃像極了“境由心生,來去無蹤”的隱逸情致。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不管是否云開霧散,三清山都宛若仙翁被群山環(huán)抱,灑脫而又淡定。傳說這里曾有無數(shù)仙師駕臨悟道,融天地萬物于一身,令人無時無刻不在體察,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那安詳?shù)暮粑?/p>
三
行至女神峰,大家便餓了。幸好帶著一些綠豆糕,在女神依稀的倩影里和同伴們分享。突然頓悟到:真是餓了吃糠甜如蜜啊,秀色可餐純屬無稽之談。
迷霧重重,女神羞答答地躲藏起來,像披著一層薄薄的云紗。峰下有一餐館,曰:女神餐廳。我們一邊在餐館享受美食,一邊等待女神驚然現(xiàn)身。菜不多,很精致,大家互相謙和地吃著,米飯一碗碗地下肚,菜卻不見少。正此時,不知是東邊、西邊、南邊還是北邊,吹來了風,呼呼的大風,云霧在動,風起云涌。一陣云氣突然散了,女神驚現(xiàn)出挽起的發(fā)髻。這時大家坐不住了,紛紛拿著相機、手機在玻璃窗前拍照。有的擔心采光,趕緊跑到外面去,站在石欄桿的臺階上抓拍珍貴瞬間。
從這個角度望過去,司春女神是側身坐像。頭稍低,微微側著,頭發(fā)柔順的挽在身后。她像在傾聽,是陣陣松濤吸引了她,還是山谷的泉流、山間的鳥鳴讓她著迷;她又像在沉思,是在思念著久別的戀人嗎,還是在為萬物生靈默默祈求平安?她的一襲白衣從上至下一直垂至腳踝,山風吹起,隨風舞動,翩翩若仙。我們看不見女神的眼睛,但在她微側的身影里,仍能體味她顧盼顰兮,溫柔繾倦的神情。
須臾一瞬,山風消隱,濃霧重鎖,女神又消失不見了。只剩淡淡輕靈的身影,讓眾人唏噓感嘆。有人說,女神一點也不美,哪是什么女神,明明梳著發(fā)髻,是個老婆婆;也有人說,女神真的很美,她就是天上的仙女瑤姬變的,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據(jù)說,瑤姬是玉皇大帝的女兒。她在天宮整日無事,很寂寞。一天,她偷偷跑出天庭,來到凡間,看見有一山氣勢巍峨,風光秀麗,便飛落下來。不料被樹枝掛傷,正巧碰到上山采藥的孟龍,孟龍把瑤姬背回家,并給她治傷。相處中,瑤姬被孟龍勤勞樸實的氣質所打動,孟龍也愛上了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幖Q定留在人間與孟龍結為夫妻,但與凡人通婚是違背天規(guī)的。玉帝聞知后大怒,立即派人把孟龍變成蟒蛇壓在玉臺山下,孟龍一心想要見到瑤姬,拼命掙扎,終于甩掉身上巨石向空中沖去,即今天的巨蟒峰。而瑤姬也信守了愛情誓言,化作女神峰永遠伴在他身邊。他們一直相依相守,流下的淚水變?yōu)樾沤找沽魈省?/p>
這個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頌。人家都說,在女神峰下許愿非常靈驗。不知同行的友人是否許下美好的愿望,在他們的護佑下,夢想成真。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女神的美,不光是來自她的美貌和忠貞,還源于她的沉靜與安詳。經(jīng)過了億萬年的歲月變遷,女神仍舊那么沉靜的坐著,她是那么溫柔妥帖、富有情感。她和周圍林立的群山相偎廝守;和大山里所有的生靈相親相伴;和山間所有的云氣霞光同升同落。是冰冷的花崗巖鑄就了她的軀體;是天地之氣、萬物菁華給予了她靈魂;是人類神奇的想像和美好的愿望賦予她情感。
女神有愛。她是美的,是溫暖的!
三清山是隱逸的仙境,神游其中,如夢如幻。它吸收天地之氣,納萬古滄桑,歷經(jīng)億萬年,終成三清福地。也許,殿門上“殿開白晝風來掃,門到黃昏云自封?!狈綖樗畋菊娴膶懻瞻?。
——選自《文學籬欄》文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