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濤 甘肅省天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24666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臨床常見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致殘率較高。相關調(diào)查[1]顯示,年齡>40歲人群COPD發(fā)病率約8.2%。由于COPD患者通氣功能差、呼吸道感染及氣道阻塞等極易導致呼吸衰竭,針對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藥物控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無法糾正呼吸肌疲勞和夜間中樞反應性,效果不佳[2]。隨著機械通氣治療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COPD并呼吸衰竭慣用手段,但機械通氣時間較長,且再入院率較高。我院采用健脾益肺化痰湯聯(lián)合機械通氣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8月—2018年2月就診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納入標準:符合COPD相關診斷標準[3];存在呼吸抑制或意識障礙;有機械通氣指征;病例資料完整;家屬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未經(jīng)治療的氣胸;頜面部畸形、損傷及手術者;藥物及操作禁忌證者;惡性腫瘤者;合并高血壓、糖尿?。桓?、腎功能障礙;伴精神疾病。隨機分兩組:對照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齡39~71歲,平均年齡(58.69±10.15)歲,COPD病程(9.32±3.12)年;觀察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9.84±9.78)歲,COPD病程(8.49±3.18)年。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吸氧、鹽酸溴己新(生產(chǎn)廠家:北海陽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5020427,8mg/次,3次/d)化痰、舒張支氣管藥物治療,積極糾正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并予以營養(yǎng)支持。采用德國WEINMANN VENTIMOTION呼吸機,患者取30°~45°臥位。選擇S/T模式,參數(shù)設置:氧濃度<60%,起始吸氣壓8cmH2O,逐漸增加2~3cmH2O,不超過20cmH2O,以患者耐受為準。起始呼氣末正壓4cmH2O。目標吸氣時間從0.8s開始;呼吸頻率12~18次/min;呼吸時比為1∶(1.5~12.5)。觀察患者神志、心率、血壓及呼吸等生命體征,每隔6min評估1次,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治療期間應注意保證氣道適當濕度,以便痰液排除。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健脾益肺化痰湯,藥方組成:黃芪30g、黨參15g、太子參12g、白術10g、清半夏10g、枸杞15g、熟地15g、貝母12g、紫蘇10g、五味子10g、苦杏仁10g、射干10g、神香草10g,醫(yī)院統(tǒng)一煎煮,分裝200ml/袋,2次/d,1袋/次,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治療后1周觀察動脈血氣指標[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pH值]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于治療1周、2周、3周及4周時脫機成功率情況。
2.1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組間動脈血氣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PaCO2及pH值水平均較對照組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觀察 治療前組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注:1mmHg=0.133kPa。
表2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2.3 兩組治療期間脫機成功率觀察 觀察組治療1周、2周、3周及4周時脫機成功率均較對照組高,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期間脫機成功率比較[n(%)]
COPD作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病程較長,且發(fā)生隱匿,呈不可逆性發(fā)展。隨著疾病進展,患者抵抗力逐漸降低,加之呼吸肌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極易導致高碳酸血癥、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4]。氣道高阻力是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主要改變,從而引發(fā)患者呼吸中樞驅(qū)動增強,肺過度通氣,并形成內(nèi)源性PEEP。機械通氣治療通過鼻面罩通氣,在進行吸氣時為患者提供高壓,幫助患者克服氣道阻力,緩解呼吸肌疲勞,減少耗氧。祖國醫(yī)學將COPD合并呼吸衰竭歸屬于“喘證”“呼衰”等范疇,病因機制多以氣虛血瘀、痰瘀阻肺為主[1]。隨著病情遷延不愈,繼而導致肺、脾、腎均受損,氣機紊亂壅塞于肺,久滯于肺;脾腎氣虛致水谷精微不化,無以上輸養(yǎng)肺,引發(fā)痰濁內(nèi)生,痰阻血瘀,肺氣虛弱。故治療應以健脾、益肺、化痰為主[2]。
本院采用健脾益肺化痰湯方中黃芪甘溫,可內(nèi)補肺脾之氣,外固衛(wèi)表,兼止汗至功效;黨參主益氣、生津和養(yǎng)血,與黃芪同用共入肺經(jīng)合脾經(jīng),以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白術及太子參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外邪之功效,同時還能堅強肺間質(zhì)炎性反應;萊菔子甘平,具有降氣化痰之功效,多治咳痰喘,助化痰,佐以清半夏,辛溫燥濕,有燥濕化痰之功效[5];枸杞可滋補肝腎,養(yǎng)血活血,提高機體免疫力;熟地味甘溫,既能補血還可補精益髓;紫蘇具有發(fā)表、散寒、理氣功效,且對于氣喘癥有較好治療效果;五味子有斂肺、滋腎功效,主治肺虛咳喘;苦杏仁、射干、神香草具止咳、平喘、化痰作用。諸藥同用共奏健脾益肺化痰之功效[6]。本文中觀察組治療后PaO2、PaCO2、pH值水平均較對照組優(yōu),且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1周、2周及3周和4周脫機成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該結果和溫敏勇等[1]研究相符,初步說明,在常規(guī)藥物及機械通氣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健脾益肺化痰湯治療,可有效促進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氣功能改善,還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炎癥反應,增強肺功能,促進疾病康復,縮短機械通氣治療時間,提高脫機成功率。
綜上,健脾益肺化痰湯聯(lián)合機械通氣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促進動脈血氣指標及血清炎性因子改善,還可提高脫機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