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奉社
摘要:信息化發(fā)展在給我們帶來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同時,對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也產生了極大地負面影響。有的學生因喜歡網絡游戲而學習興趣喪失,成績一落千丈;有的學生因迷戀網絡游戲而睡眠嚴重不足,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學生因深陷網絡游戲而情緒變化異常,身心備受摧殘。
關鍵詞:家長聯手;戒除網癮
一、學生存在的網癮問題
現如今,我國社會已全面進入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化發(fā)展時代。電腦網絡、大數據、云服務、智能手機快速普及,網絡游戲、QQ聊天、網絡視頻日漸氣盛,方便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生活。但是,信息化發(fā)展在給我們帶來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同時,對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也產生了極大地負面影響。有的學生因喜歡網絡游戲而學習興趣喪失,成績一落千丈;有的學生因迷戀網絡游戲而睡眠嚴重不足,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學生因深陷網絡游戲而情緒變化異常,身心備受摧殘。這些孩子在學校里的集中表現就是,輕者完不成家庭作業(yè)或者抄襲別人的作業(yè),上課精力不集中或者趴桌上睡覺,不喜歡與同學交往,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重者則根本不知道學習,整天無所事事,性格偏激,虛榮心極強,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有暴力傾向。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才能與家長聯手,將這些學生從電腦跟前拉開,讓其擺脫手機誘惑,疏遠網絡游戲,學會科學處理上網與學習的關系,養(yǎng)成健康上網、文明上網、適時上網的良好習慣,就已經成為我們老師的重要任。
二、應采取的措施。
面對班級學生網癮問題,如何讓家長發(fā)揮最大的教育作用,配合教師取得戒除網癮的完勝,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利用家長會或實地家訪的機會同家長或監(jiān)護人進行深入探討,讓家長在家里盡量不要把電腦或手機放在孩子的單獨房間里。第二,孩子上網時,必須把房間門打開,便于監(jiān)控與掌握上網時間。第三,要求家長盡量抽時間多陪伴孩子,盡量不要與孩子盲目對立,必要時可同孩子一起上網,甚至共同玩游戲。第四,培養(yǎng)孩子遵守“契約”的精神,家長與孩子共同簽訂《合理使用電腦、手機上網游戲合同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嚴格界定上網內容,賞罰分明。第五,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確實忍不住想要上網的時候,家長可以陪孩子到超市上買東西,也可以陪孩子打打球、下下棋、聽音樂、散步等。第六,采用“興趣轉移法”來改變孩子對手機的依賴。用“賞識教育”培養(yǎng)孩子愉悅的心情,創(chuàng)設家教的最好契機。在學校,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在表揚的同時,適時進行戒除網癮的教育。通過家長只要了解到學生一天不玩游戲,就進行大力的表揚,讓學生品嘗到戒除網癮的甜頭。
下面結合我班的同學戒除網癮的例子談一談我的做法。
去年暑假,我到白立柯家進行家訪,發(fā)現他的書桌上同時還擺著電腦、電視,我就讓白立柯的媽媽為他收拾一個單獨的房間,要清凈,要遠離電視和電腦。我還和白立柯、他的媽媽同時簽訂了一個小約定,老師答應白立柯,只要他堅持一周不上網,不玩手機,下周就在學校光榮欄里表揚他,讓他上光榮榜。媽媽答應他,只要一周不上網,每天順利完成作業(yè),就帶他去泰山旅游,并給他買好吃的。就這樣一周時間過去,白立柯果真沒有上網,并堅持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于是我兌現承諾,當周就把他的名字用紅色筆寫在了班級光榮榜里,當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寫到光榮榜里,他激動的跳了起來。媽媽還特意給他買了一雙運動鞋以示獎勵。當他“饑渴難耐”極度想玩手機的時候,家長就按我的意圖有意去分散他的注意力,把興趣引向其他活動中去。白立柯家養(yǎng)了一只狗,白立柯平時非常喜歡它,每當他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手機或電腦的時候,爸爸就和他一塊出去遛狗,父子倆樂在其中。一周的堅持孩子終于做到了,高興的爸爸、媽媽在周末帶她去泰安爬山,也兌現了對孩子的承諾。登上山頂,爸爸對白立柯說到:“做好作業(yè),學好習,將來的生活就像我們登上這山頂一樣,會看到很多美景的?!卑琢⒖路浅<?,答應爸爸和媽媽從此不再迷戀網絡游戲,好好學習。
再舉一個鄭培青戒除網癮的例子。讓鄭培青不上網真可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放學回到家,如醉如癡地在電腦前打游戲,連飯都不吃。媽媽硬要給他關電腦,他把電腦顯示器砸碎了。氣的媽媽坐在沙發(fā)上暗暗流淚。爸爸又買了新顯示器,安裝好。鄭培青又重新玩了起來。這樣,家庭作業(yè)做不了,在校聽課沒精神,作業(yè)抄襲別人的。在與家長商定教育辦法時,我和家長決定先和鄭培青簽訂一個小契約,規(guī)定允許他上網,但應嚴格遵守上網不超過10分鐘,并且先做作業(yè),再上網。只要做到了,老師表揚他,家長答應給她買她喜愛的禮物。簽了契約的第一天放學回家,他的網癮又上來了,媽媽不讓他玩,他就是不聽,也不吃飯,媽媽只好妥協(xié)。第二天,鄭培青故伎重演,他把契約的事忘得一干二凈,媽媽說:“已經和老師簽定契約了,你怎么能反悔呢?”鄭培青就是沉著個臉,堅持玩游戲。媽媽不同意,他就賭氣不吃飯。媽媽沒法了,只好給我打電話討教怎么辦,我在電話上給鄭培青的媽媽說:“一定要堅持住,他不吃飯也不要依著他,不用管它,一頓不吃不要緊,要堅持住,絕不能妥協(xié)!孩子是在用不吃飯要挾你”鄭培青的媽媽按老師的要求堅持不讓他玩游戲。晚上到了十點多,鄭培青走了出來吃了一點飯。媽媽借著機會夸獎鄭培青長大了,鄭培青也受到了感動。這是鄭培青第一次放學后晚上不玩游戲。我抓住教育機會,第二天,在班會上我表揚了鄭培青,并給他戴上了小紅花。爸爸也給他買了一身運動裝。孩子想玩游戲時,媽媽就讓他聽聽音樂,散散步。在學校里我堅持對孩子實施賞識教育,讓孩子品嘗到鼓勵表揚帶來的愉悅。我始終信奉“孩子的優(yōu)點永遠比缺點多”,在這種愉悅的心境中,孩子最容易接受老師和家長的建議。我教育他說:“你看你爸爸為了供養(yǎng)你,為了你的生活更好一些,每天多累啊!你要好好學習,別再玩手機了,把作業(yè)做好,報答父母?!编嵟嗲嗦犃撕?,決心改正自己迷戀網絡的做法。這樣持續(xù)了一學年,鄭培青終于戒掉了網癮。
三、取得的成效
經過近一個學年的努力,目前,我班有網癮的同學都已經能夠在家長的監(jiān)護下健康上網、查閱資料,學生完不成作業(yè)的現象沒有了,學生的睡眠時間有了充分保障,原來萎靡不振的聽課現象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升,學習成績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