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彩
[摘 ? ? ? ? ? 要] ?閱讀書籍對中職語文教學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作為中職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書籍閱讀,要讓學生認識到書籍閱讀的作用,提升語文基礎知識,培養(yǎng)良好個性,并且采取一定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使他們樂于讀書,勤于讀書,循序漸進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素養(yǎng)。
[關 ? ?鍵 ? 詞] ?閱讀書籍;中職語文;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3-0064-02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辈_果夫說:“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從某種意義上說,書可以改變人生。因此,提倡中職學生大量閱讀書籍對語文教學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現(xiàn)在是網絡時代,信息發(fā)達之極,學生可供選擇的信息鋪天蓋地。來自網絡的信息良莠不齊,怎樣讓學生有效地閱讀,有意義地閱讀,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一部分學生就是喜歡閱讀,也很少閱讀紙質書籍,有時只不過讀一些電子書,或者是網絡上小說類翻印的言情、玄幻書籍,不過是些快餐文化,獲益不多。學生對閱讀書籍不感興趣,自然對語文課就沒興趣。不閱讀好的書籍語文素養(yǎng)就無法提高,高尚的情操就得不到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就缺乏美好的向往,就不會有積極的追求。因為優(yōu)秀的作家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描繪一種生活,這種生活是學生從未經歷過的,作品就會激發(fā)學生的美好感情,他們就會向往這樣的生活。優(yōu)秀的作家也會塑造一些或美或丑的人物,激發(fā)學生的善惡觀,從而喚起學生的美好情感,產生愉悅的情緒。在優(yōu)秀的作品中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遨游書海,得到情緒體驗,高尚的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培養(yǎng),是最成功的教育,比我們在課堂上“灌輸”有效多了??墒侵新殞W生大多不喜歡讀書,我們該怎么辦?
首先,語文教師要起到閱讀書籍的垂范作用,做一名熱愛讀書的老師,做一名學習型老師。老師要大量閱讀書籍,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于老師的個人閱讀。真正的老師一定是讀書的愛好者。對一個老師而言,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他建議老師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么,“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變得更豐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讀書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愛好讀書應該是老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習慣。如同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愛玩具一樣,老師的第一至愛應該是書籍,只讀教材和教參兩本書的老師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優(yōu)秀老師。老師的閱讀愛好決定一所學校的學風和校風。
教育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而其中最重要的習慣應該是讀書的習慣。學會讀書,愛好閱讀,是“學會學習”的最主要內容。不難想象,一個學生在離開學校后如果厭惡讀書的話,那實在是可悲的。而要讓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習慣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老師。老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和社會的風尚。如果學生感到老師思想在不斷地豐富,如果學生深信老師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就會成為學生的精神需要。當書籍成為老師的第一至愛的時候,喜愛讀書便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從一定意義上說,老師的讀書愛好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校風。當前,高考制度的改革正昭示著素質教育的美好前景,近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無不顯示出這一特點:跳出題海、跳進書海是一種必然的發(fā)展趨勢。把學校辦成書籍的王國,師生的生活必將更加美好。
其次,教育學生認識到閱讀書籍的重要意義,做一名熱愛閱讀的學生。“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薄叭绻喿x對于學生成為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薄皩W習發(fā)生困難和形成差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正因為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么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那就要讓他們去大量閱讀!”德育心理學認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兒童的自我教育往往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一生中留下很深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讀過哪些書,會影響甚至決定他的一生。
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學生,認真總結他們的發(fā)展規(guī)律,很容易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那些學習落后,討厭上學的學生,那些不思進取、不肯用功的學生,那些品性不端、行為不良的學生,盡管生活背景、個性、缺點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沒有閱讀的愛好和習慣。反之,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無一不是書迷。
閱讀書籍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能有效地識記和理解字詞,促進寫作。學習語文光靠課堂上的功夫是不夠的,要重視課外閱讀,因為課外閱讀能有效促進課內教學。通過閱讀書籍,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理解字詞的能力。學生在閱讀書籍時做好讀書筆記,摘錄一些好段、好句、好詞,并識記一些好詞、好句積累下來。閱讀書籍還可以借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寫作素材,然后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可以促進寫作。我們發(fā)現(xiàn)凡是作文比較好的學生,都是熱愛讀書的,凡是做閱讀題比較好的學生都是閱讀書籍廣泛的學生。這些愛好讀書的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是在閱讀中提升起來的。
閱讀書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閱讀一部作品時,如果被吸引住了,就會沉浸其中,忘記外界的所有干擾,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是很關鍵的,也很有效。同時閱讀書籍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產生情感體驗,在閱讀中產生審美評判,在閱讀中進步。閱讀書籍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熱愛書籍必然不用別人要求就會主動閱讀,而且還能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記錄筆記的習慣,做摘記的習慣,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習語文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閱讀書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個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一部好書就是一所好學校。學生在閱讀中接受教育,在閱讀中接受靈魂的洗禮。這種教育不是強加的,不是被動的,是積極主動的??突摹度诵缘膬?yōu)點》《人性的弱點》系列叢書,學生在閱讀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了解別人,指導自己的生活,很好地和人搞好關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可以讓學生認識什么是真正的美好,真正的善惡。通過閱讀一些好書,學生會對文字產生感情,這樣就會喜歡語文,喜歡寫作,喜歡上語文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
閱讀書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文學就是人學。學生閱讀好的文學作品,在作品中與人物共命運,也可以對照自己,完成自我教育。這種教育有審美教育、理想教育、情感教育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巴金的小說《家》發(fā)表后,多少青年在讀了他的這部小說后受到作品中革命精神的感召,尤其是老三覺慧的感召,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發(fā)表后,就引起了轟動。多少學子競相閱讀,被里面的情節(jié)深深震撼。多少寒門學子在孫少平的身上找到精神寄托,多少要創(chuàng)業(yè)的人們在孫少安的身上找到前進的動力。他們在作品的閱讀中完成自我教育,甚至完成自我救贖,整體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有效提升。
怎樣讓中職學生熱愛閱讀書籍,這是我們語文老師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們想了以下一些對策。
首先,建立閱讀角,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學生有書可讀。選擇合適的圖書這是讀書的關鍵。根據學生閱讀興趣的有無,閱讀能力的強弱,選擇程度適合的圖書,在班上建立一個閱讀角。在建立之前對學生閱讀能力強弱、閱讀興趣有無做一個調查。然后根據情況選擇一些合適的圖書,建立一個閱讀角。圖書數(shù)量不宜太多,但是要定期更換,關鍵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籍。閱讀角的環(huán)境盡量布置得舒適一些,盡量安排在一個相對獨立、安靜而又舒適的空間。學生讀書時盡量不受干擾,不受影響,不被吵鬧。還可以建立讀書小組,學生根據各自情況自愿結隊,人數(shù)不固定,只要能起到相互鼓勵、相互監(jiān)督、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的效果就好。營造一種共同閱讀的氛圍,共同閱讀的環(huán)境。當讀書變成一種習慣,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就培養(yǎng)成功了。
其次,通過趣味閱讀引導學生,使學生樂于閱讀。建立閱讀角只是個形式,重要的是引領學生愛上讀書,這才是關鍵。鼓勵學生讀,讀快讀慢不要緊,讀好讀壞不要緊,重要的是要讀。只有開始讀了,入門了,才能說趣味的問題。要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想一些激發(fā)興趣的辦法,在讀書小組內實施。然后在組與組之間開展一些讀書比賽活動,形成競爭模式。另外設計一些獎項,發(fā)放一些獎品,對讀書認真的、讀書有大的進步或者小的進步的都給予獎勵。培養(yǎng)學生閱讀書籍的興趣,使他們進入樂于閱讀的階段。
再次,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讓學生學會閱讀。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已經愿意閱讀了。這時候就是堅持的問題,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閱讀書籍,將閱讀變成一種習慣。那我們建立閱讀角的目的就達到了??梢赃m當?shù)夭贾靡恍┤蝿?,按順序閱讀??梢圆扇∠葘W生自己讀,然后小組讀,讀完之后討論,形成共同意見,或者組內質疑,組間討論。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質疑,如不能解決,老師可以參與進去引導質疑。學生最好寫一個讀書筆記,或者感想,全班交流。這樣既堅持了讀書,又訓練了寫作,雙管齊下,語文能力得以提升。然后再進入下一個輪次的閱讀,這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學生自然會學會閱讀。
最后,更新閱讀角,漫步書林,使學生勤于閱讀。要讓學生把讀書堅持下來,保持閱讀的興趣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要適時適量地更換圖書,保持學生讀書的持久熱度。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到做一件事的價值和意義時,才能更加迅速地萌生主動參與意識。經過前面三個階段的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已經上升了層次?,F(xiàn)在是廣讀書,勤讀書的時候了。鼓勵學生漫步書林,暢游書海,尤其多讀名著,多讀有深度的書,多讀對自己身心有益的書,多讀愉悅心情的書,使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整體提升。
通過以上對策實現(xiàn)閱讀書籍對中職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培養(yǎng)一批既具有文化素養(yǎng),又具有職業(yè)技能的中職人才。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