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玉
[摘 ? ? ? ? ? 要] ?機械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機械基礎是一門必修課程,也是專業(yè)學習的重要課程,對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有直接影響。在以往的機械基礎教學中,教師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導致機械基礎教學質量不佳。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機械基礎教學需要革新課堂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采取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的方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活動,提高機械基礎教學質量。結合機械基礎教學,分析和探究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的應用,推動機械基礎教學有效開展。
[關 ? ?鍵 ? 詞] ?任務驅動法;微課;機械基礎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3-0042-02
在職業(yè)院校的機械和機電類專業(yè)中,機械基礎是一門基礎性的專業(yè)課程,在機械基礎課程中主要包含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以及機械原理等基礎性知識內容,學生對機械基礎的掌握水平影響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如在機床操作專業(yè)的學生,如果公差和配合知識掌握不足,那么生產加工零件的合格率就會較低。機械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有利于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如使用和維護機械設備。因此,在實際的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效利用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提高機械基礎教學的有效性。
一、傳統(tǒng)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機械基礎作為機械、機電專業(yè)的一門基礎性專業(yè)課程,影響著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水平,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當重視機械基礎知識教學,保證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和專業(yè)技能。在傳統(tǒng)的機械基礎教學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影響基礎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導致教學質量較低主要是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的原因。機械基礎課程大多數(shù)是技工類學校機械專業(yè)課程,學生大多數(shù)是初中畢業(yè)學生,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缺乏學習自主性,紀律觀念較差,被動地接受學習。同時機械基礎內容相對較為抽象,缺乏形象性、實踐性教學活動或者多媒體課件,學生的學習和理解比較困難,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忽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在課堂互動中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夠了解,導致課堂教學難以有效開展。另外,一部分學生進入學校只是為了一個證件,有些學生則是學習基礎差,缺乏學習自信心。
二、任務驅動法、微課教學優(yōu)勢闡述
任務驅動法主要是圍繞問題或者任務開展的教學活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核心問題開展自主探究活動,以問題驅動為動力開展主動學習和探索,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微課是以信息技術作為基礎的教學輔助方式,借助視頻呈現(xiàn)相應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突破課堂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機械基礎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時間通??刂圃?~8分鐘,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借助微課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歡?!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在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將任務驅動法和微課有效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機械基礎課程學習,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教學模式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如下面所述。
(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通過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教師通過有效的課堂指導和引導,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興趣,更好地利用所學基礎知識。通過此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教師結合問題和引導,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機械基礎知識內容,掌握應用方式和技巧。
(二)有利于了解和評價學生
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任務表格的填寫,實現(xiàn)學生自學意識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自我反思能力,彰顯學生在學習和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加深學生對自我的了解和認識,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教師,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說出自己的看法,通過表格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三)實現(xiàn)微課和教學的有效結合
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微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復習,借助微課為師生互動交流提供機會和平臺,在課堂中解決相關的問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重點知識,掌握難度較大的技能。同時微課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針對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內容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學生還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和進度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機械基礎知識。
三、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在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布置課后任務,充分利用課后時間
鉸鏈四桿機構的組成以及基本類型是機械基礎課程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其組成和分類的知識內容容易整理,但是四桿機構類型的應用是課堂教學的難點,需要結合很多的實例進行分析和講解,在實例分析和講解的過程中,配合相關的動畫視頻可以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因此,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的教學方式布置相應的作業(yè)作為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相關的微課視頻,完成作業(yè)任務,鞏固和掌握相關知識。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開展教學。
1.將學生合理分成相應的小組,每個小組5~6名學生,選出小組組長,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的目的是促進相互學習、相互監(jiān)督,為第二個任務開展做好準備。
2.根據(jù)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任務,引導學生探究完成任務。任務如下:結合課本內容觀看微課視頻,完成相關作業(yè),鉸鏈四桿機構主要有哪些組成結構?其類型有哪些?根據(jù)生活實際,舉出至少三個例子,并且說明鉸鏈四桿機構的應用情況。通過這樣的作業(yè)任務設計,要求小組每個成員觀看微課視頻,根據(jù)教材內容獨立完成作業(yè),在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時候,面對理解不了的內容或者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尋找其他成員或者教師的幫助。通過這樣的要求,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課堂講解和練習。通過上一步任務,學生基本掌握了機械基礎知識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好講解的重點,更多的是結合生活實例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機械基礎知識的理解,深層次掌握和鞏固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此項任務中,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制作好微課視頻,在微課中詳細講解課堂學習要點,結合實際的生活實例。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相應的軟件生成微課視頻,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每個學生需要使用移動設備拷貝或者到學習網站下載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可以通過反復的觀察開展自主學習互動,控制好學習進度,更好地掌握機械基礎知識內容。
(二)布置課堂任務,制作相關模型
通過第一個任務的學習,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四桿機構的組成和分類,在第二個任務中需要學生掌握曲柄存在條件的判斷。此項任務需要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完成,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動手,通過制作相應的四桿機構開展討論活動,完成任務表格,逐漸掌握四桿機構條件的判斷知識內容。
曲柄存在條件的探討任務,明確任務的各項要求,領取相關材料,制作相應的鉸鏈四桿機構,測量并且記錄桿長。將不同的桿作為機架,判斷四桿機構屬于什么類型,并且找出其中的最短桿。借助小組學習方式開展分析、討論和對比,通過相應的演示活動進行相應的總結和表格填寫,回答相關的問題。在問題設計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最短桿和最長桿的長度和是A;其余兩桿的長度和是B,判斷A和B的大小。借助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存在曲柄?會存在多少個曲柄?
在學習任務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相應的步驟:
第一步,以小組形式領取相關材料,每個小組五到六名學生,領取硬紙板、圖釘、剪子以及表格等材料。
第二步,做好分工,制作鉸鏈四桿機構。在此環(huán)節(jié)中,組長在接到教師的任務知識之后,開展相應的小組討論活動,將任務分配到每個小組成員中,如測量、制作、記錄等各項工作都需要有學生負責,小組每個成員需要參與其中,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可做。
第三步,討論總結,完成表格,解決問題。在上述任務完成之后,結合表格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開展小組內部的分析、對比以及討論活動,結合演示活動不斷完善表格,并且填寫好相應的問題,小組組長負責總結,對每個問題填寫相應的答案。
第四步,展示作品。在完成模型制作之后,需要每個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小組任務完成的情況,說一說在小組任務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且對模型進行展示。
第五步,課堂評價和總結。在學生任務完成之后,教師需要進行相應的課堂評價,并且對知識點內容進行總結,將每個小組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和總結,通過PPT課件的方式展示給每個學生,讓學生掌握曲柄存在的條件:最短桿和最長桿的長度和不大于其他兩桿的長度和,并且連架桿和機架中有一桿必須是最短桿。借助課堂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內容。
第六步,填寫評價表格。通過表格的填寫,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對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加強學生自學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同時借助表格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
機械基礎課程作為機械、機電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應當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條件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加強學生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應當注重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虞艷秋.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在“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農機,2018,45(9):185.
[2]陳大浪.任務驅動法結合微課在“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8(4).
[3]周怡,丁海濤.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中職“機械基礎”微課資源開發(fā)與實踐[J].福建輕紡,2018,352(9):36-40.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