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注
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tǒng),我們赴湖南韶山、長沙,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實地追尋偉人足跡,領(lǐng)略感悟先輩事跡,進一步激發(fā)了在歷史與現(xiàn)實、做人與做事、學(xué)習與實踐中更好地堅持真理、找準坐標、砥礪前行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足跡:紅色路上悟初心
巍巍韶峰,旭日東升。從韶山到長沙,青年毛澤東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們重走這段“初心之旅”,重溫一代偉人的使命與擔當。
緩步來到毛澤東銅像廣場,只見主席銅像手執(zhí)書卷,雙目炯炯,望向遠方。我們沿著青石鋪就的步道拾級而上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隨后,走進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駐足在一件件展品和遺物前,感受主席偉大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的文韜武略、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讓億萬中華兒女無限自豪,催生出無往不勝的巨大力量。
走出紀念館不遠,就是青山環(huán)抱、翠竹簇擁的毛澤東同志故居。幾間土黃色平房,與一片美麗的稻田和荷塘相映成景。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就誕生在這里。跟隨奔涌而來參觀的人群,我們走進毛主席當年的臥室,一束柔和的陽光穿過木格窗子,剛好照在一盞桐油燈上。就是在這盞桐油燈下,他教導(dǎo)親人舍小家為大家,共同搞革命;他親自創(chuàng)建中共韶山特別支部,領(lǐng)導(dǎo)湖南農(nóng)民運動。也正是這盞小小的桐油燈、這間普通的農(nóng)舍,連著南湖的晨暉、井岡山的炮聲、延安窯洞的明燈,不斷撒播中國革命勝利的希望。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xué)不成名誓不還。”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離開韶山,先后在湘鄉(xiāng)東山高小、中學(xué)堂、湖南省立第一中學(xué)讀書。1913年春,毛澤東考入湖南四師(后并入一師)。我們追尋著青年毛澤東成長的足跡,來到了莊重古樸的湖南一師,漫步在典雅悠長的回廊,內(nèi)心頓時變得寧靜。毛澤東正是在這里度過了近10年的求學(xué)、革命生涯,正如毛主席自己所說,“政治思想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社會行動的初步經(jīng)驗在這里獲得?!痹谶@里,毛主席如饑似渴讀書,泛黃的《講堂錄》和《〈倫理學(xué)原理〉批注》讓我們嘆為觀止;毛主席躬身實踐,連續(xù)兩個夏天進行農(nóng)村“游學(xué)”考察,組織了聲勢浩大的“驅(qū)張運動”,通過反復(fù)比較思考最終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毛主席立志拯救民族于危難,“何以報仇?在我學(xué)子!”的大丈夫氣概,讓我們深深折服。在岳麓書院、愛晚亭,我們佇立仰望,仿佛感受到青年毛澤東那勤學(xué)苦讀、縱論時局、指點江山的豪情斗志。
岳麓山下,坐落著被譽為“建黨先聲”的新民學(xué)會舊址,這里也是蔡和森同志的故居。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與蔡和森、蕭子昇等進步青年一道在此組建新民學(xué)會,“改造中國與世界”幾個大字一次次沖擊著我們的思緒,與橘子洲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仰天長問融為一體,豪邁之氣淋漓盡致。
我們又來到板倉——楊開慧故里。一路下著大雨,似乎正應(yīng)驗了“淚飛頓作傾盆雨”的詩句,寄托對先烈的無限哀思。1920年冬,毛澤東與楊開慧結(jié)為革命夫妻。1921年底,楊開慧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與毛澤東一起從事革命工作,《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等重要文稿浸透著她的思想和汗水。1930年,楊開慧同志不幸在家中被捕,帶著年僅8歲的岸英走進監(jiān)獄,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11月14日,年僅29歲的她在長沙識字嶺英勇就義。1990年,板倉楊宅維修時,工人們從屋角墻縫發(fā)現(xiàn)了她用心藏起的11篇手稿,其文滿含對愛人的無盡思念、對革命的無比堅定,“有朝一日你若被抓了,我一定隨你同去,若你被敵人殺害,我將義無反顧隨你去死!”絕世驕妻之忠貞、一代英烈之不屈,躍然紙上?!叭f里長空且為忠魂舞!”遺憾的是,主席直至逝世前未能得見這些文稿。站在鐫刻著毛主席手書《蝶戀花·答李淑一》的墓碑前,淚水模糊了我們的雙眼……
事跡:偉人風范映初心
毛澤東同志一生波瀾壯闊,心系天下。一路上,我們體悟他不變的初心、感受他崇高的境界、緬懷他不朽的功績。他的事跡鼓舞著我們,情懷感召著我們,風范感染著我們。
——堅定信念,不懈探求革命道路。從橘子洲頭指點江山,到岳麓山上揮斥方遒;從發(fā)起“驅(qū)張運動”,到提倡“湘人自治”,毛澤東從青年時期就開始思考“中國到底應(yīng)走向何方?”當看到政治改良無望后,毛澤東寫道,這兩種運動都只是應(yīng)付目前環(huán)境的一種權(quán)宜之計,決不是我們的主張,我們的主張遠在這些運動之外。最終,他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他都沒有動搖過、放棄過,矢志不渝、上下求索,為中華民族開辟出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
——堅持學(xué)習,努力掌握科學(xué)真理。毛主席愛好讀書,涉獵廣泛,尤其喜歡讀馬克思主義著作。他提到3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心中,就是《共產(chǎn)黨宣言》《階級爭斗》和《社會主義史》,其中《共產(chǎn)黨宣言》讀了不下一百遍。走上革命道路后,哪怕在行軍空隙,毛主席也要抽出時間看書。1989年中央移交中南海豐澤園毛主席故居的藏書時,居然有200多個書柜、近十萬冊藏書。正如他所說的,“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鼻趯W(xué)苦讀,讓他找到了通往真理的階梯、把握規(guī)律的鑰匙。
——自我磨煉,勇于鍛造革命意志。在湖南一師的一口井旁,青年毛澤東洗冷水浴、日光浴、風浴、雨浴的故事讓大家深受觸動?!拔拿髌渚?,野蠻其體魄”,毛主席多次在風雨中攀登岳麓山,橫渡湘江露宿愛晚亭,練就了強健的體魄。正如毛主席在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說:我在南方的轉(zhuǎn)戰(zhàn)征程,以及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中,極其需要這樣的一副體格。長年累月的鍛煉,磨礪了他堅韌的意志和頑強的斗爭精神。革命戰(zhàn)爭中,無論處境多么危險、困難多么艱巨,他都“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大公無私,始終敢于犧牲一切?!盀橛袪奚鄩阎?,敢教日月?lián)Q新天。”1930年,毛澤東愛妻楊開慧英勇就義。1950年,毛岸英犧牲在抗美援朝前線。在聽到兒子犧牲的噩耗后,他強忍著悲痛說:“戰(zhàn)爭嘛,總會有犧牲?!彼拇蟮苊珴擅?、小弟毛澤覃、堂妹毛澤建、侄子毛楚雄都為革命獻身,滿門忠烈。是毛主席不愛自己的親人嗎?若是不愛,他就不會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的自責,就不會悄悄將岸英留下的衣服藏起來,在夜深人靜時輕輕撫摸。正是這種大公無私的家國情懷,他舍棄“小家”為了“大家”,他把對家人的“小愛”轉(zhuǎn)化為對人民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