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
摘 要 德育是職業(yè)高級中學學校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德育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德育課堂學習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知識能否內化成行動,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所以我們講授的德育課是否讓學生有興趣,能否收到效果,是我們必須要經常反思的。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關鍵詞 職業(yè)高級中學 德育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
1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1)加強品德修養(yǎng)。教師應當是學生的身邊最好的榜樣,德育課教師就更應當注重自己品德的修煉,要把師德和相關職業(yè)的道德規(guī)范融合在一起,在教育學生中教育自己,自覺成為職校德育的對象。當站在講臺上的就是一位忠誠愛國愛黨,立志獻身教育、敬業(yè)愛崗、勤奮進取、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的教師時,教師這種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對教育工作的兢兢業(yè)業(yè),都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到學生,這比高談闊論大道理要強許多。
(2)加強學習。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變化之快,做為德育課教師一定要熱愛學習,善于學習,不僅學習專業(yè)知識,還要把握新的教育理念,關注時政,關注生活。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更新思想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fā)展的需要,我們的德育課才能“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才能把生動的實例與理論相聯(lián)系。才能吸引學生,才能真正實現(xiàn)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的目的。
(3)勇于反思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注重學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學校、熱愛自然的情感;結合時事政治,開展公民道德教育;結合社會熱點,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指導學生寫調查報告或小論文,通過探究社會問題,激發(fā)社會責任感;結合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guī)范進行教育。
2反思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應當正確看待職業(yè)高級中學生,他們身上優(yōu)點與缺點并存,他們不是“簡單的裝知識的容器”,而是有待喚醒的睡獅。所以我們應當采用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學生的方法和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提高德育課的實效性。
2.1課堂導入講究藝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笨梢姡n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是非常重要的,導入的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職業(yè)高級中學學生對未知的事物有好奇心,我們可以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學習興趣。我個人反思用講故事、欣賞漫畫、討論社會熱點等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堂導入是比較受學生喜歡的方式,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多樣的,但不論采用哪種,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起來,這樣才能如同給學生一劑興奮劑,為整個課堂的教學做好鋪墊。
2.2調動學生參與,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著感情去傳授知識。教師要入情、動情才能讓學生動情、動容。恰當地使用網絡、音像、投影、圖片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通過啟發(fā)式、項目式、小組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嘴、手等的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從而明辨是非,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培養(yǎng)職業(yè)高級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等。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適時地對學生的觀點進行糾偏、點撥,給學生解開學習中的迷團,思想上的困惑,使教師所講的道理,能成為學生行動上的坐標。
2.3設計多樣的考試評價方式,貼近學生
過去單一的閉卷考試方法,學生只是死記硬背。教師受罪,學生還不領情。通過反思,我們在評價方式上也貼近學生個體,貼近時代,注意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學習和生活實際進行評價。評價方式上,有開卷題,有閉卷題。閉卷題目設計上盡量突破答案的單一性,探索開放性試題,力求在答案要求和設計上增加多樣性和靈活性,來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獨立思考。
3挖掘德育資源,實現(xiàn)德育教學生活化
3.1德育課與學校的德育活動相結合
職業(yè)高級中學學校的德育活動比較豐富,德育課也要深入其中,形成一個濃厚的德育氛圍,如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專業(yè)技能的展示、班級文化、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設,道德課教師參與其中,或是能利用這些資源,給學生積極向上的暗示,使德育課教學與學校的德育達到一致性和延伸性。我們職業(yè)高中后進學生比較多,大面積的后進生給班級的管理、教學秩序的穩(wěn)定和良好育人環(huán)境的營造都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所以,對后進學生的教育和轉化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據我們調查,造成我校后進生的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因厭學、逃學,受到教師嚴厲批評和家長的打罵;因屢犯錯誤,遭到教師冷眼相看和家長粗暴訓斥;因家庭種種原因;因成績不好備受奚落和歧視等。學校領導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在對后進生教育時,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有決心。我們的做法是:各班建立了后進生轉化檔案記錄簿,在轉變后進生過程中,始終以“情感教育”為中心,以“鼓勵教育”為手段;用“愛心”取代“嫌棄”,以“心藥”治“心病”,對癥下藥,循循善誘,珍惜并發(fā)揚后進生的閃光點;走進學生的心中,找出與學生的連結點;堅持家訪,請家長到校交流情況等,從而轉變了許多后進學生。
3.2利用社會德育資源,強化德育生活化
德育課要充分挖掘身邊的德育資源,加深同家庭、社區(qū)、企業(yè)及職業(yè)高級中學學生的溝通,把學生所學專業(yè)的、企業(yè)的德育資源請進課堂,讓學生熟知自己扮演的“學生”、“子女”、“員工”、“公民”角色的道德要求;同時要讓學生走進社會這個大課堂,在社會實踐、公益活動、家庭、社區(qū)服務、企業(yè)實習中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行道德實踐和體驗,檢驗和反思所學的知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獲得偏差行為的矯正,從而進行德育的強化,讓德育最終走向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