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昔
在河南省泌陽縣,有一位家喻戶曉的“牛人”。
“牛人”名叫祁興磊,屬牛,小時候放過牛,大學學習與牛相關的專業(yè),又有著一股不怕失敗、一往無前的牛脾氣,他說自己“注定與牛結下不解之緣”,還發(fā)誓要讓國人吃上我們自主知識產權的優(yōu)質牛肉。今年8月,他因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專門化肉牛品種——夏南牛,獲得2019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1982年,大學畢業(yè)的祁興磊放棄了留校任教和在城市做行政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xiāng)泌陽縣畜牧獸醫(yī)工作站當了一名普通的專業(yè)技術干部。
泌陽縣是“南陽黃牛”的主產區(qū)。隨著時代發(fā)展,黃牛用途逐步由耕地向食用轉變。1986年初,祁興磊帶領技術人員經過認真考察、調研、論證后,開始了黃牛改良肉牛的試驗。他利用當?shù)嘏槟副?、導入法國夏洛來牛的種血,進行導血改良試驗。
改良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對南陽牛進行人工授精,但養(yǎng)牛的農民固守傳統(tǒng),不肯接受。祁興磊只得拉著親戚朋友當“示范戶”。
他的心血沒有白費。經過改良的南陽黃牛明顯比本地牛個頭大、出肉多,群眾稱之為“噸牛”。一時間,群眾飼養(yǎng)“噸?!钡臒崆榭涨案邼q。
憑著黃牛改肉牛積累的經驗,1988年泌陽縣被原農業(yè)部指定為“南陽牛導入夏洛來,培育肉用新品種”導血育種項目縣,祁興磊成了項目實施的主持人。
接到泌陽縣肉牛育種項目時,祁興磊剛結婚還不到10天,為了工作,他一年中幾乎大部分時間奔波在各改良站點、改良小區(qū)和養(yǎng)牛戶之間,白天同牛打交道,晚上睡地鋪。
1994年秋天,項目攻關進入最艱難的階段。當時與泌陽縣同時實施導血育種項目的其他3個縣、市相繼失敗,有關部門也失去了信心,停止了項目資金支持,加上當時牛價上揚,牛肉走俏,群眾為了多賣錢,相繼把項目組花費大量心血培育出來的一、二代犢牛殺掉或賣掉。祁興磊落了淚、犯了愁:“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肉牛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專家們經過實地考察,激烈爭論,最后確定將原計劃培育成含外血25%的肉牛調整成含外血37.7%的技術線路。
實踐證實了線路調整的科學性。線路調整后,幾年來培育的新型個體上萬頭,這種牛胸深體長、結構勻稱、肌肉豐滿、背腰平直,大部分牛呈雙脊背,體軀呈長方形,四肢強勁有力。
“祁興磊是個開拓性人物,堪稱‘夏南牛之父?!焙幽限r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騰云如是評價。于是,“夏南牛之父”這個名字不脛而走。
2008年,原農業(yè)部把夏南牛作為我國唯一肉牛品種,開始在全國推廣。祁興磊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制定了《夏南牛國家標準》,為夏南牛品種的鑒定和等級評定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同時主持完成了《夏南牛生產技術集成與應用》科研項目。
2018年,泌陽縣夏南牛存欄36.4萬頭,出欄22萬頭,夏南牛業(yè)產值逾150億元,已形成集繁育、養(yǎng)殖、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yè)鏈經營格局。
“讓國人吃上自主品牌的優(yōu)質牛肉,讓中國的肉牛品牌造福更多的人?!逼钆d磊說,“夏南牛的新品系培育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還要一直不停地走下去——這也是我的初心和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