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明星和科學家的不平等關注,以及兩者收入的不對等,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熱題。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悲哀,認為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和前幾代人相比,似乎科學家在當今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下降了許多,甚至有很多孩子的理想已經(jīng)不再是成為科學家而是想成為明星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做的是把明星一棒子打死嗎?不,我們需要做的是調(diào)控明星流量,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并且思考這兩個幾乎不沾邊的職業(yè)為何頻頻一起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
職業(yè)特性的不同,致使明星在今天流量競爭中可以大吸流量。搞科研的科學家,從來都是需要安靜、一心一意的。在沒有外界的干擾中他們才更容易出成果。但是作為娛樂明星,沒有關注度就不能叫作明星了。所以他們的出現(xiàn)能夠引起轟動,甚至網(wǎng)絡的崩潰,都可以看作是他們的一種成功。如果科學家一有什么動作就有大批關注者蜂擁而至,那么科研也是做不好的。這是職業(yè)不同帶來的差異。所以明星的流量當然是不能和科學家的流量進行比對的。甚至可以說大眾對于政治的關注度也沒有對明星的關注度高。但是能夠將科學家和明星這兩個看似毫無關系的職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也可以看出人們的反思意識正在不斷上升。
收入的差異和時間的長短、貢獻大小是引起比對的直接原因。明星的短期效益要大大高于科學家,這就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正如翟天臨的造假博士一樣,一個連知網(wǎng)都不知道的人,只是因為其明星的身份就足夠糊弄一個文憑,這對付出了很多努力還未取得成就的人來講是多么大的打擊。科學家每天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為國家做的貢獻也很大,但是在經(jīng)濟收入上卻遠不如這些明星。而且,現(xiàn)在的娛樂圈中“網(wǎng)紅”“小鮮肉”充斥其中,單憑著外表吸引流量卻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印證自己的水平。貢獻大收入低,貢獻小收入高,就是人們最為不滿的。這就需要政府的大手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如何均衡收入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流量明星的追逐,本質(zhì)上是大眾不愿付出努力,想要得到美好結果的表現(xiàn)。明星的經(jīng)濟效益讓大眾很是羨慕。以前你問一個小朋友長大要當什么,科學家是大部分孩子的選擇,因為當科學家是為國家做貢獻的高端人才,是值得人們敬佩的。但是現(xiàn)在你問一個小朋友長大要做什么,明星是很多人的選擇。因為明星的關注度高,收入高。拍一部片子就可以買一套房子,比死拼一輩子卻買不起房子的人來說好太多了。而且他們不僅僅收獲了金錢,還有各種榮譽,可以很快占據(jù)社會資源。這當然是無數(shù)人的愿望,舉手投足間收獲了想要追求的“榮華富貴”。但是他們沒有想過并不是誰都可以當明星,并不是所有的明星會一直紅下去,榮華富貴并不是唾手可得。而人類要向前發(fā)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所以宣揚科學英雄,提倡科學發(fā)展仍是社會的主旋律。
明星流量需調(diào)控,科學英雄不可忘。娛樂沒有錯,可是娛樂至死就是一種悲哀。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知道,我們只有心向科學,不斷推動國家的發(fā)展進步,才能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