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1.這是崇尚娛樂消費的現(xiàn)實所致。美國作家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明顯表明了對人們追捧明星的熱情高漲的憂慮之情。如今,電視電影幾乎主宰了許多人的大腦。林志玲、景甜事件,充分反映了公眾對于娛樂明星的關注程度。而且,這件事還表明了在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更傾向于輕松快樂的事情。
2.對明星的追逐,是給自己理想加上的懶惰。明星的作品與消費者市場直接對接,縮短了經濟利益交換的周期,長此以往,人們自然對明星格外艷羨??茖W家的科研項目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與周期,而其成果與大眾的經濟利益交換,也必須經過很多環(huán)節(jié)、程序。因而,一般情況下,科學家的成果很難快速地取得像明星那樣的經濟效果。基于人性的惰性,就不難理解人們?yōu)槭裁慈绱岁P注明星。
3.明星和科學家,二者并無可比性,但是社會引導還是需要加強的。有人討論明星與科學家相比,哪個的貢獻大。科學和表演在性質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將兩個性質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是不科學的。但是我們要心懷科學,顧念國家,分清主次。社會對于科學家的尊重必不可少,要引導新一代對科學事業(yè)充滿信心與期望。
視角
不必將過多的關注交給科學家,他們需要踏實安靜地做事。復旦大學植物學教授鐘揚,為了收集種子,為了人類后世,放棄了上海安逸的生活,遠赴青藏高原。那里條件艱苦,工作量大,而且空氣稀薄,讓人難以適應。鐘揚卻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完成了驚人的工作量。如若鐘揚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被人們過度關注,是否會有人亦奔去西藏,去看望鐘揚,去打擾他的工作呢?對于科學家,我們應高度崇敬,但不必太過關注??墒亲鹁词且稽c也不能少的。
(作者:趙雪笛)
由林志玲、景甜事件我想到了圖書市場。如今的圖書市場上,明星的書往往非常暢銷,而他們的書有不少是在“痛惜青春”,極力渲染一種悲傷,實質是一種用于消費的情緒。除了讓商家賺得盆缽滿盈之外,給圖書市場還能留下什么?而我們也知道,真正的文學并不應這樣。林語堂一心貫中西之學,評宇宙文章,寫肺腑之言,有見地,有力量,這才是我們應當深思和追求的。
(作者:張濟廣)
我們要反思林志玲、景甜事件。不但政府要建立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機制,增加合理的稅收,加大對科學家的獎勵與關注度。社會各界大眾也應該達成重視科學、關注長遠價值、公益價值的共識,具有著眼未來的智慧的行動。關注明星,是我們生活疲憊之余的一種娛樂消遣,但心懷科學,卻是我們作為華夏子孫應守的本分。
(作者:常思遠)
頻道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林志玲結婚我們知道了,景甜分手我們也知道了,但是我問你,你知道“雜交水稻之父”是誰嗎?你知道是誰讓中國航天事業(yè)提早了10年起步嗎?你知道誰帶領中國天文界領先全球20年嗎?你知道是誰讓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嗎?你知道是誰讓中國提前世界16年消滅了天花嗎?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是明星家事天下知,英雄偉業(yè)無人問。一個民族,千百萬人里面才出一個天才,而流量明星可以層出不窮。
(摘自“新浪網(wǎng)”2019年6月13日)
說實話,拿明星與科學家對比是不公平的,明星的貢獻多半是具有時效性的,而且時效性很短,而科學家的貢獻甚至可以是永久的!不過話雖如此,我們也不能否定明星們的貢獻,很多明星對社會的貢獻還是很大的,只不過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會把明星認為就是如今的“小鮮肉”,這是不公平的!
(摘自“娛樂頻道·東方資訊”2019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