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450000)趙錦芳
1.1 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150例下肢手術(shù)患者為實(shí)驗對象,使用隨機(jī)平均法分為三組,各50例,并在本院理論委員會的批準(zhǔn)下展開的。其中,A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33.5±1.6)歲,平均體重(56.2±1.7)kg,平均身高(168.3±2.7)cm;B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33.8±1.5)歲,平均體重(56.7±1.6)kg,平均身高(169.1±2.4)cm;C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34.1±1.2)歲,平均體重(55.9±1.9)kg,平均身高(169.1±2.1)cm;經(jīng)比較三組患者的年齡、身高以及體重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對比性良好。
1.2 方法 在進(jìn)行手術(shù)之前,所有患者均要禁止入食和飲水,且不服用任何藥物;進(jìn)入手術(shù)室之后,進(jìn)行上肢靜脈通道的構(gòu)建,并與Dash-4000多功能監(jiān)護(hù)儀相連接,對患者的HR、SpO2和MAP進(jìn)行檢測,使用德國生產(chǎn)的Narcotrend腦電檢測儀對患者的腦電意識深度進(jìn)行監(jiān)測,并使用瑞典Phasein公司生產(chǎn)的EMMA 呼吸監(jiān)測儀對其RR和PETCO2進(jìn)行監(jiān)測。穿刺點(diǎn)選定L2~3或L3~4位置,然后行硬膜外穿刺,并于腰穿針插入硬膜外穿刺針,將蛛網(wǎng)膜/硬脊膜刺破,在滴出腦脊液后將2mL 0.5%布比卡因注入。將3~5cm硬膜外導(dǎo)管常規(guī)置入頭端備用,硬膜外持續(xù)用藥:0.5%羅哌卡因+1%利多卡因,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如果達(dá)到T8以上,則在此次研究中將其排除。穩(wěn)定麻醉平面后進(jìn)行各項指標(biāo)的記錄,并將其作為基礎(chǔ)值[1]。三組患者在開始手術(shù)之前,給予A組患者0.1 mg/kg地佐辛注射[2](生理鹽水稀釋至20 mL,1 min注完),B組0.2 mg/kg,C組0.3 mg/kg。
1.3 指標(biāo)觀察 根據(jù)“鎮(zhèn)靜/警覺(OAA/S)評分標(biāo)準(zhǔn)”對患者的麻醉深度進(jìn)行評定[3],對三組患者T0、T1、T2、T3、T4、T5階段的HR、MAP、RR、SpO2以及PETCO2等指標(biāo)進(jìn)行觀察和記錄。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行數(shù)據(jù)處理,(±s)表示計量資料,用t值檢驗,當(dāng)P<0.05時,證明存在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對比三組患者的HR、MAP指標(biāo) A組患者在給藥前后的各時間段,HR、MAP水平并無顯著差異性,而B組和C組患者的MAP值在各時間亦無顯著差異性,但在T2時間點(diǎn),HR呈顯著下降趨勢,詳情見附表1。
附表1 三組患者HR、MAP的對比(±s)
附表1 三組患者HR、MAP的對比(±s)
注:比較于同組T0,*P<0.05。
分組 T0 T1 T2 T3 T4 T5 HR(次/min)A組 74±16 73±12 71±13 72±11 73±12 74±14 B組 75±12 71±14 66±9* 72±17 71±12 72±13 C組 74±14 71±12 64±8* 72±9 73±7 72±7 MAP(mmHg)A組 78.2±9.1 81.2±10.2 77.2±12.3 79.4±8.3 76.8±6.5 76.8±6.5 B組 82.3±10.2 79.3±12.4 78.5±7.8 76.8±8.9 77.4±10.8 77.4±10.8 C組 81.1±8.9 82.9±9.0 77.4±13.5 77.1±9.7 77.8±6.3 79.8±8.0
附表2 對比三組患者的RR、SpO2以及PETCO2值(±s)
附表2 對比三組患者的RR、SpO2以及PETCO2值(±s)
注:比較于同組T0,*P<0.05;比較于A、B組同時點(diǎn),#P<0.05;比較于同組T1~T4,&P<0.05。
分組 T0 T1 T2 T3 T4 T5 RR(次/min)A組 13±2 13±1 12±3 12±4 13±2 13±3 B組 13±4 12±4 12±2 12±3 12±4 13±2 C組 13±4 10±2*# 10±3*# 9±4*# 10±4*# 12±4&SpO2(%)A組 97±1 97±1 96±1 96±1 97±2 97±2 B組 97±1 96±1 96±1 96±2 96±1 96±1 C組 97±1 92±1*# 91±3*# 91±2*# 93±1*# 96±2&PETCO2(mmHg)A組 36.4±2.1 36.7±2.2 37.2±3.1 37.0±1.2 37.5±1.1 36.5±2.1 B組 36.5±3.5 37.1±1.0 38.8±2.5 37.5±2.8 38.7±3.4 37.1±3.4 C組 36.7±3.0 40.6±2.3*#42.5±3.5*# 44.1±1.7*# 41.8±2.0*# 37.8±2.0&
附表3 比較三組患者的麻醉深度情況(±s)
附表3 比較三組患者的麻醉深度情況(±s)
注:比較于同組T0,*P<0.05;比較于A組同時點(diǎn),#P<0.05。
分組 T0 T1 T2 T3 T4 T5 OAA/S(分)A組 4.9±0.1 4.9±0.1 4.7±0.2 4.8±0.4 4.7±0.7 4.8±0.7 B組 4.9±0.1 4.4±0.7 4.2±0.5 4.3±0.7 4.2±0.8 4.3±0.8 C組 4.9±0.0 3.9±0.9* 3.7±0.8* 3.2±1.1* 3.2±1.4* 3.3±1.1*Narcotrend A組 93±3 90±5 90±6 89±4 90±5 90±4 B組 92±4 89±7 86±7 85±6 86±8 85±8 C組 93±2 80±5*# 79±3*# 77±10*# 78±10*# 79±9*#
2.2 對比三組患者的RR、SpO2以及PETCO2值 在T0時段,三組患者的RR、SpO2以及PETCO2值并無顯著差異性;A組和B組的T1~T5時段各項數(shù)值與T0時段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而C組的T1~T5時段各項數(shù)值比較于其他兩組,存在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附表2。
2.3 比較三組患者的麻醉深度情況 比較于T0時段,A組和B組的Narcotrend指數(shù)值以及OAA/S評分均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而C組則出現(xiàn)了顯著下降的趨勢,見附表3。
行下肢手術(shù)的病人術(shù)后會存在劇烈的疼痛感,導(dǎo)致心理出現(xiàn)焦躁、不安等消極情緒,因此需采用合理的麻醉藥物,減輕病人生理疼痛感,而地佐辛就是一種由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能有效激動K受體,且長期使用不會形成藥物依賴性,具有起效快、維持時間長、抑制呼吸較少等特點(diǎn)[4]。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0.3 mg/kg劑量地佐辛,對下肢手術(shù)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不利影響,且OAA/S分值顯著低于其它兩組,存在顯著差異性。
綜上所述,下肢手術(shù)患者接受地佐辛麻醉,能夠緩解疼痛,0.1~0.2mg/kg藥量對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因此在臨床治療中,為了保證成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建議地佐辛單次靜脈注射劑量控制在0.2mg/kg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