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香草文學社六(5)班 戎子萱
黃昏,外婆高卷著褲腿,坐在門檻上,扒著一碗香米飯。她驀地瞇了瞇眼睛,小聲嘟噥了幾句。
遙望村東的空地,不知何時搭上了一個小臺子,一塊舊木板在風中輕搖,依稀辨認,原來是“皮影戲”三個大字。
“王老頭這把年紀還不忘弄這個呢,又沒多少人看啦……”外婆收了碗筷,自言道,可我卻歡喜得緊。
“我想去看,外婆,讓我長長見識吧!”我撒嬌乞求,不住地拽外婆的衣袖。一來二去,外婆拗不過,只得說:“行吧,被蚊子咬得滿腿包,你可自己擦藥哦!”
圓月踢翻了墨瓶,墨水攪著繁星鋪灑滿天。小臺旁燈火通明,但人影稀疏,夏蟲高歌都能蓋過人的聲音。
我正琢磨那塊白布做的皮影幕時,戲忽然開場了。鑼鼓喧天,來了個措手不及。人群靜默片刻,突然掌聲雷鳴,歡呼一片。不知何時,人聚多了。
左邊這個花甲老人極癡皮影戲,邊看邊為大家伙普及:“一般本戲開幕前是打臺戲,不是快活林……這場是關大刀破曹營……”他顫巍巍地拍著枯黃的手,滿眼迷戀。
果然,正是那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鼓點敲得鏗鏘而熱烈,關羽手握青龍偃月刀,身形矯若游龍,道似飛鳳,一張一弛,一收一放,都恰到好處。小臺旁圍觀人數(shù)越來越多,氣氛也達到高潮。小孩都坐在大人的肩膀上,生怕會錯過精彩的片段。
王老頭到底是怎樣擺弄皮影的呢?我忽然好奇,悄悄繞到臺子后面,只見王老頭彎著腰身,一邊唱詞一邊雙手靈活地舞動著皮影,跟著劇情里的人物同悲同喜,后臺還有位師傅腳敲鑼手打鼓,放下鼓又拉二胡,忙而不亂。
薄薄的衣衫沁著滿身的汗,額頭上汗珠甚至落進眼底,卻映著真誠的喜悅。常說一心不能二用,他們卻將皮影戲演得如此生龍活虎,惟妙惟肖……
我的心跳驀地快了半拍,比之看皮影戲更加震撼。
及至深夜,起著蚊包的腿已然感覺不到疼癢。大伙目不轉睛盯著臺上,我望見了這里最出彩的地方。
帷幕將落時,我想大聲告訴幕后的人:“你最出彩!”
(指導教師:湯國榮 圖/嚴詩涵)
初音姐姐講圖解:圖圖們愛看皮影戲嗎?皮影戲是一種民間藝術,初音姐姐覺得這真的是一種富有生命力同時十分接地氣兒的表演形式呢。而當你在臺下看得津津有味時,別忘了那些在幕后默默揮灑汗水的人哪!現(xiàn)在讓我們通過圖解第5 至11 自然段,跟隨小作者來看看這些勤勞可愛的人吧!
寫作亮點:小作者用文中對表演皮影戲人的喝彩為題目,非常精彩,不僅吸人眼球,還能篇末點題,表達文章的主旨。條理清晰,娓娓道來,語言、場景描寫恰到好處,渲染了表演皮影戲的時間、環(huán)境和小作者滿心期待的心理。文章前后兩次提到被蚊子咬,不僅前后照應,還凸顯了為了欣賞藝術而忘卻疼癢的精神。
你還可以這樣寫:文章開頭對姥姥進行了細致描寫,想通過姥姥來襯托皮影戲已經沒人欣賞??墒菬狒[、高潮迭起的表演結果卻與姥姥的說法截然不同,小作者最后可以用一句話對姥姥的看法進行有力回擊,進一步說明藝術依然深受喜愛。
(特約教師:張 麗)
好詞好句好段
在一方小小的白幕上可以有千軍萬馬,可以是十萬八千里,全憑幕后的“操控者”的意念,一個形象五個關節(jié)卻能被演繹 得如此生動,這不僅是靠手上的功夫,還講究“唱念”本領,再和著“樂隊”的伴奏,無論怎樣的天地,怎樣的故事傳奇,都被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白幕上。(好詞:千軍萬馬 演繹 活靈活現(xiàn))
名家寫傳統(tǒng)文化的好段
那晚霞燒起的黃昏里,落日在地平線上欲去不去地痛苦地徘徊,五里一村,十里一鎮(zhèn),高音喇叭里傳播的秦腔互相交織、沖撞。這秦腔原來是秦川的天籟、地籟、人籟的共鳴?。。ㄙZ平凹《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