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志堅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10
小兒巨細胞病毒(HCMV)感染是人巨細胞病毒(HCMV)引起的一種全身性感染綜合征。因受染細胞的典型改變是細胞變大,核內(nèi)和胞漿內(nèi)出現(xiàn)包涵體,故本病又名巨細胞包涵體?。–ID),也是引起先天性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見癥狀:黃疸、肝脾腫大、紫癜、小頭畸形、體重過輕、早產(chǎn)、脈絡膜視網(wǎng)膜炎、腦積水、腦組織鈣化、低鈣驚厥、皮膚瘀斑等。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依患兒的感染方式、年齡、免疫狀態(tài)以及合并癥不同而各異。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膠體金法與實時熒光定量PCR法進行診斷,本次研究就膠體金法與實時熒光定量PCR法的診斷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2019年期間本院兒內(nèi)科收治的疑似HCMV感染患兒42例,其中男患兒有27例,女患兒有15例。按照不同的診斷方法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兒中,其中患兒的年齡范圍多集中在1個月-7歲之間,其中新生兒有8例,嬰幼兒有7例,學齡前兒童有6例。觀察組患兒中,患兒的年齡范圍多集中在1個月-6歲之間,其中新生兒有9例,嬰幼兒有7例,學齡前兒童有5例。通過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發(fā)現(xiàn)其差異值極小,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診斷方法 于早晨8-9點之間空腹采集患兒的晨起中斷尿5 mL ,融入50 uL DNA提取液一起放在無菌管中,進行混合搖勻。給予對照組患兒進行膠體金法檢測,給予觀察組患兒進行熒光定量PCR法檢測,通過熒光定量PCR 儀檢測,試劑盒采取配購買[1]。診斷明確后,給予更昔洛韋規(guī)范治療,初始誘導階段,5 mg/(kg·次),治療兩周后,之后是維持階段,5 mg·kg·d,經(jīng)過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較之前有效緩解。更昔洛韋規(guī)范治療,
1.3 評價標準 ①對比兩組患兒檢測的陽性率。②計算兩組患兒的診斷效能(準確度、敏感度、特異度)判斷標準:準確度以診斷出HCMV感染為標準,敏感度以患兒的陽性率為標準, 特異度以患兒的陰性率為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中,并對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兒檢測的陽性率 觀察組中,患兒的陽性率為23.8%(5/21),對照組中,患兒的陽性率為9.5%(2/21),可見觀察組患兒的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兒的差異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計算兩組患兒的診斷效能 從表1看出,觀察組患兒的準確度、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對照組,準確度、敏感度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計算兩組患兒的診斷效能
膠體金法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可以用于細胞生物學,組織學,病理學等多種領域。膠體金法主要用于血清或血漿中特異性抗體的診斷。用于HCMV感染檢測,具有精確、迅速、便捷等優(yōu)勢。實時熒光定量PCR法具有準確率高、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單、應用范圍廣、高通量等特點。能快速診斷患兒是否患有HCMV,從本次的研究結果可知,實時熒光定量PCR法的診斷價值更高,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的觀察組患兒的準確度、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臨床上膠體金法與實時熒光定量PCR法都是小兒巨細胞病毒(HCMV)感染的良好診斷方法,二者的診斷價值較高,但熒光定量PCR法的檢測結果更加準確,更值得提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