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1948年,錢三強辭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職位,回國任教;1950年,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博士畢業(yè)的朱光亞拒絕美國邀請,堅持回國;1955年,錢學森攜家眷踏上歸國之路……1999年,國務院授予錢三強等23位科技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1978年至1988年,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迎來了繼“五四”之后的第二次“留學潮”……
2009年,哈佛大學強磁場研究所的王俊峰、劉青松等八人毅然放棄美國的優(yōu)厚待遇,集體回到祖國,成為中科院“哈佛八劍客”,全國“海歸潮”正式出現(xiàn)……
2017年,我國留學人員回國人數(shù)達48.09萬人,其中獲得碩博研究生學歷者及博士后出站人員22.74萬人……
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稱:“20年前回國,是中國需要留學生;20年后回國,是因為留學生需要祖國?!?/p>
面對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是一道宏大主題的作文題,寫作的關鍵是要挖掘“海歸潮”的背景和原因,明確題目的寫作要求,發(fā)表對“海歸潮”的感悟和思考。具體寫作時,考生可以選取一個點進行切入,然后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我們可以選擇的角度有:
一、愛國、奉獻。偉大的事業(yè)源于偉大的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的歸國科學家、21世紀之后的海歸人才,他們的奉獻精神、愛國情懷是祖國前進的不竭動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保障。學生如能結(jié)合當下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談愛國,得分應酌情增加。
二、強大祖國助力實現(xiàn)人生價值。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當下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臺的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時期更有條件、更有優(yōu)勢吸引全球人才,特別是吸引海外留學人才歸國,創(chuàng)造并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雙贏。國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祖國。國家吸引人才,不能只依靠中華民族的血液、根植于人民心中的民族精神,還要通過優(yōu)厚的條件、社會的尊重、經(jīng)濟的繁榮來實現(xiàn);人才回到祖國,不能只是因為回國好賺錢、國外不好待,而應該“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以建設者的身份歸來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浪潮中,實現(xiàn)國家與個人的雙贏。
四、中國與世界的接軌。留學是為了學習國外先進知識、技術,歸來是為了建設中國,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強大。從改革開放之初的鼓勵留學,到如今的海歸潮,中國逐漸實現(xiàn)了與世界的全面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