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至六歲的幼兒正處于身體發(fā)展的黃金期,在這個階段開展相應的體育活動,可以強健他們的體魄、鍛煉他們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此時,教師就需要圍繞幼兒的興趣來組織開展體育游戲。筆者在本文當中創(chuàng)新提出了三個學前教育體育教學游戲化的策略,建議以游戲活動促進幼兒體力發(fā)展、根據(jù)幼兒興趣設計體育游戲、選擇能夠引發(fā)幼兒興趣的材料。
【關鍵詞】游戲;幼兒;學前教育;體育;興趣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1
一般來說,我們所指的學前教育是以三至六歲的學齡前兒童為對象,以專業(yè)的教育手法,以更加適合自己階段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教育原則,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而這些活動大多需要融入更多的動手動腦的機會,其中對于幼兒來說,最容易被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就是游戲活動教學法。
一、游戲活動促進幼兒體力發(fā)展
現(xiàn)階段,我們強調幼兒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希望幼兒能夠獲得一定常識及綜合能力提升的要求以外,還希望幼兒可以強健自身的體魄,獲得良好的身體素質。而這些如果依靠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法師很難達到的,還必須要通過游戲活動來實現(xiàn)對幼兒身體素質的鍛煉,對于三至六歲的幼兒來說,他們正處于身體發(fā)展的黃金階段,無論是身高還是肢體發(fā)育,在這個階段都需要教師予以注意,并且舉辦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使得幼兒的身體能夠得到發(fā)展。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筆者建議幼兒園老師可以多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類的游戲,也可以綜合利用民間游戲——例如捉迷藏、老鷹抓小雞、丟手絹等等,這種能夠讓幼兒在跑跳追逐中獲得身體素質發(fā)展的機會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教師也需要意識到的是,這種課外活動游戲活動最需要保障的是幼兒的安全性,需要首先保證環(huán)境的安全性,其次需要保障材料的安全性,而教師也需要在游戲環(huán)節(jié)當中充當引導者和看護者的重要角色,避免出現(xiàn)應互相推搡而導致受傷的情況。總的來說,通過游戲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體力,鍛煉他們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也可以鍛煉他們的身體??梢猿浞值膶崿F(xiàn)幼兒在體力方面的發(fā)展。
二、根據(jù)幼兒興趣設計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多為活動較大的游戲,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跑、跳,變化各種動作,非常符合幼兒活動好動的性格,從調查結果看,中大班幼兒偏愛有規(guī)則的體育游戲,如老鷹捉小雞、木頭人、貼膏藥、捉迷藏、切西瓜、石頭剪刀布等。體育游戲是幼兒自我認識、探索、體驗和認識外部環(huán)境的重要方式,游戲過程中獲得的經(jīng)驗,有助于提升幼兒認識、情感、動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教師可以多為幼兒安排一些體育游戲,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
除此之外,在體育游戲的設計過程當中,教師也不能夠僅僅以興趣作為唯一的出發(fā)點,而是需要加入一些運動元素。另外,體育本身作為一種競技類的運動,其規(guī)則意識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實際的走訪調查當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幼兒雖然對體育游戲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非常愿意參與其中,但是他們卻十分的輸不起。換句話說,一旦他們在游戲當中失敗了,就會通過耍賴、哭鬧等方式去拒絕接受相應的懲罰。這是錯誤的,也是不符合體育運動精神的。教師需要在設計體育游戲和開展體育游戲之前,首先對幼兒們進行游戲規(guī)則的講解,告訴他們本次游戲具體的獎懲規(guī)則。在開展游戲之前,幼兒們就需要和老師達成一個協(xié)議,那就是無論輸贏都需要遵循游戲的規(guī)則,不然的話以后,游戲就沒有辦法順利地開展了。通過這種方式,盡可能的保障幼兒們都在腦海中樹立起規(guī)則意識,這也是我們開展體育游戲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
三、選擇能夠引發(fā)幼兒興趣的材料
實際上,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所開設的各種體育課程都需要圍繞幼兒的興趣來開展,需要盡可能地鼓勵幼兒沉浸到體育活動當中。只有在充分的體驗過程當中,幼兒才能夠與周邊的朋友和伙伴們發(fā)生關系,鍛煉他們的交往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使得他們在體育運動當中逐漸的強健自己的體魄。而這一切都需要以材料的選擇為起點,這是因為好的材料可以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反之會使得幼兒對于體育運動喪失熱情。在選擇材料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遵循幼兒為本的原則。需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愛好,同時也需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最好可以選擇一些半成品類的材料,使得幼兒能夠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當中對這個材料進行完善。當然,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圍繞幼兒的興趣來選擇相應的材料,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在體育活動當中提供各種各樣的材料,讓幼兒自愿地對其進行選擇。
舉例來說,當我們在進行大班體育活動的時候,就一項關于穿越障礙物的主題教育內容,幼兒可以將自己所喜愛的玩具和材料作為障礙物,將這些紙箱通過手工加工的方式做成一個個隧道或一個個障礙物。在穿越這些障礙物的過程當中,教師也不需要嚴格的要求,幼兒必須要以什么樣的姿勢去穿越,而是需要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能力高低來選擇障礙物的大小和運動的姿勢等等一些身體協(xié)調能力比較強的幼兒,可以通過單腳跳的方式穿越一些大型的障礙物,但是對于一些肢體發(fā)展不那么成熟的幼兒來說,則可以通過雙腳跑跳的方式穿過一些小型的障礙物。整個過程以游戲為主,在快樂的氛圍當中鍛煉幼兒的體力以及肢體協(xié)調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需要保證幼兒在運動過程當中所在場地的安全性,避免出現(xiàn)一些尖銳物體。地面的標識需要十分的清晰,需要選擇寬廣空曠的區(qū)域作為運動的場所,避免幼兒出現(xiàn)磕碰問題。
四、結束語
采取游戲活動教學法可以使得幼兒的體育活動參與感被大大提升,學習體育知識、鍛煉自身體力。時至今日,我們更加強調素質教育,強調教育機制改革在學前教育階段的作用發(fā)揮,這就意味著不僅僅需要去強調科學化知識的學習,更需要發(fā)揮體育教育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體育教師,更需要以幼兒的真實發(fā)展為目標,以游戲活動為媒介,積極地開展各種各樣的幼兒教育活動,從而真正的促進幼兒各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為幼兒構建一個更加美好快樂的童年時光。
參考文獻
[1]楊雙鳳.以興趣為導向探析幼兒園體育教學游戲化[J/OL].學周刊,2019(20):182-183[2019-07-04].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69.
[2]陳秀梅.適時介入適當指導:談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時機及策略[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3,(4)
[3]楊微(1981-6-29)女,漢族,江蘇泰州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