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久紅
【摘 要】幼兒的好奇心在自然角中可以被充分挖掘,自然角中的動植物都會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是教師應盡的責任。但若想充分發(fā)揮自然角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研究并提出具體措施來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本文將對好奇心“五部曲”加以闡述,為教師在自然角中提高幼兒好奇心的教學工作出謀劃策。
【關鍵詞】幼兒園;自然角;好奇心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2
引言
好奇心作為人們學習的內在動機,其形成和萌芽的關鍵時期就在幼兒園階段。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幼兒園而都設置了自然角,但大多數(shù)老師并沒有充分發(fā)揮自然角的作用,只是簡單的讓幼兒觀看和玩耍。因此,教師在自然角中并不能及時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對一些想要繼續(xù)探索發(fā)現(xiàn)的幼兒不能及時給予引導和支持。在結合實際情況下,本文將從如何在幼兒園的自然角中及時激發(fā)、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的角度出發(fā),為教師在自然角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提出建議。
一、學會傾聽,發(fā)現(xiàn)幼兒好奇心
教師在幼兒園的自然角活動中,要學會傾聽幼兒的童言童語,不僅是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更應該給予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對話更多的關注。教師在傾聽中不僅要關注幼兒語言的字面意思,更要深度挖掘幼兒的內心世界,尋找幼兒好奇心的來源,這樣才能準確有效的找到幼兒好奇心激發(fā)的共鳴點,為更好的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做好準備工作。
童言童語既包括顯性語言又包括隱性語言。下面我將用幾個例子來解釋顯性語言在自然角中的具體表現(xiàn),例如,1.幼兒在觀察金魚時,自然自語道“金魚為什么不眨眼呢?”;2.幼兒在觀察豆芽生長狀況時與小伙伴說道,“為什么豆芽長得這么快呀?”3.幼兒在給自然角中的小花澆水時與小伙伴討論,“我們要澆多少水才合適呢?”諸如此類的顯性語言是幼兒對自然角中動植物好奇的外在表現(xiàn),此時此刻,教師需要對他們的童言童語給予一定的關注,并探索他們好奇心所產生的原因。比如在案例1中幼兒好奇的是金魚為什么不眨眼,在案例2中幼兒好奇豆芽的生長速度,案例3中幼兒好奇笑話具體該澆多少水。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好奇心產生的原因,才能發(fā)現(xiàn)童言童語的意義所在。除此之外,教師在自然角活動中的適當參與,可以幫助幼兒保持好奇心。
二、適當提問,保持幼兒好奇心
教師在自然角活動中的適當提問具體是指教師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幼兒的興趣和思路對他們進行提問,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起幼兒相互之間的討論。提問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正確答案的得出,而是為了保持幼兒的好奇心。適當?shù)奶釂柨梢源龠M幼兒在自然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能力,拉長幼兒好奇心的維持時間。教師應在活動中不斷的提出問題,一步一步的引導幼兒對問題進行研究探討,讓幼兒在研究中解答自己的好奇,同時提高幼兒對事物探究的興趣。
三、共同合作,發(fā)展幼兒好奇心
(一)教師協(xié)同探究
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合作具體是指教師不僅僅是參與到自然角活動中,還應在活動中適當?shù)亟o予幫助,提供探究事物需要的科學資料等有效的幫助,形成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協(xié)同幫助的合作式探究。幼兒好奇心的保持不僅需要幼兒自身的實踐經(jīng)歷,還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
例如在案例1中,教師可以向幼兒提供視頻資料,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好奇所產生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探索研究。
(二)幼兒集體探究
幼兒在集體協(xié)作探究中通常會提出不同的意見,著為探究活動增添了活力,也會使提出問題的幼兒更具備信心來進行下面的探索。例如在案例3中,教師可以引導其他幼兒參與到這個問題的探討研究中,為提出問題的幼兒出謀劃策。與此同時,教師應發(fā)揮引導作用,給予幼兒適當?shù)慕ㄗh,使幼兒可以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
四、善用鼓勵,支撐幼兒好奇心
對幼兒適當?shù)墓膭钅軌蛟谟變汉闷嫘呐囵B(yǎng)過程中提供動力。這不僅拉長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所堅持的時間,還能促進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的產生和發(fā)展。
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教師應善于選擇鼓勵的時間節(jié)點。在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時、探索活動中遇到挫折時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椭С帧S绕涫怯變涸谟龅酱煺蹠r,幼兒通常會感到沮喪,好奇心也會隨之減少,這時教師需要進行積極正面的鼓勵來加強幼兒的好奇。同時教師所采取的鼓勵方式也應靈活多樣,可以通過肢體語言等方式對幼兒進行鼓勵。
五、建立鏈接,再生幼兒的好奇心
所謂建立鏈接具體是指讓幼兒在自然角探究活動中的收獲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通過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建立鏈接,促進幼兒萌發(fā)出新的好奇心。例如,教師將植物吸水的材料放置到自然角中,引導幼兒用紙巾或報紙等紙類吸水,體驗吸水的現(xiàn)象,引發(fā)幼兒對紙類物品吸水性能的好奇心。教師通過這樣的方法,就可以將幼兒對植物吸水的知識延伸到科學領域,激發(fā)幼兒對科學領域好奇心的產生和發(fā)展。
六、結束語
幼兒的好奇心不是通過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yǎng)發(fā)展的,這需要日積月累的激發(fā)和鼓勵。我們作為新時期的幼教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保持耐心,通過好奇心“五部曲”,對幼兒的好奇心進行積極引導,讓小小的自然角可以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讓好奇心在幼兒的心中生根發(fā)芽,為幼兒以后對知識的探索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葉玉梅.如何在幼兒園自然角中培養(yǎng)幼兒好奇心的探索和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82+150.
[2]翟梅梅.幼兒主動探究行為的問題及教育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3]許瓊華.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幼兒學習品質:優(yōu)勢、問題及對策[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3103:133-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