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
說起“超級英雄”,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超人”“神奇女俠”“蝙蝠俠”“雷神”這些形象。他們擁有天選之子、神之子等身份,拯救眾生于水火。而與這些傳統(tǒng)意義上的英雄相比,出現(xiàn)在《雷霆沙贊!》中的英雄“沙贊”有那么點兒特別,給小影迷呈現(xiàn)了一種或許最為符合現(xiàn)實的英雄蛻變過程,那就是“成長”。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個名叫比利的14歲男孩,他與母親失散,被一對夫婦收養(yǎng),并有了幾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某一天,他遇到巫師,被贈予了六種超能力,只要大聲喊出“沙贊”這個詞,就能變身為擁有無上智慧、力量的成年超級英雄沙贊。
變身為沙贊,獲得能力。
雖然獲得了超能力,但一開始比利的反應卻絕不像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變身之初,他用超能力給路人的手機充電,還拍攝關于超能力的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成為“網(wǎng)紅”。
看到這里,大家或許會覺得,比利的行為不太“英雄”,不過這也是其“真實”所在。相信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很難坦然接受擁有超能力的事實,并承擔起拯救世界的責任。大多數(shù)人或許都會像他一樣,第一反應是搞點小聰明或出點名。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忘記初心。幸運的是,在影片的最后,比利和兄弟姐妹們團結在一起,打敗了反派大魔王。
擁有了超能力,可以立刻獲得成年人健壯的身體,但比利內(nèi)心仍是14歲的孩子,特別是受到網(wǎng)友追捧后,更是虛榮心暴漲。而因為這種虛榮心,他的玩鬧差點釀成大禍:在廣場表演雜耍時,他無意間導致公交車從橋上墜落。
比利變身超級英雄,內(nèi)心卻還是個孩子,急于與朋友分享。
這個舉動成為一個里程碑事件,無論是對于影片情節(jié)的發(fā)展,還是比利個人的成長都至關重要。一開始,看著搖搖欲墜的公交車,他的反應是“逃避”。好在最后一刻,他挺身而出救出乘客,并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從這一刻起,他終于意識到擁有超能力不僅僅是好玩,還應該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從比利后面一系列行動來看,他也在不斷思考和學習如何承擔責任,并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與此對比,作為反派的希瓦納,盡管年近半百,心理年齡卻永遠停留在青少年時期,在不被別人認可的負面情緒中難以自拔,人格愈發(fā)扭曲。從這個角度看,除去影片主旨的正邪對決,比利與希瓦納的對比也似乎提醒各位觀眾:你需要不斷成長,才能成為自己理想的樣子。那么,問小影迷一句:影片中超級英雄沙贊展現(xiàn)出的品質(zhì)——樂觀、善良、勇敢、無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你理想的樣子嗎?
沙贊與大反派對峙
影片最后,作為反派力量來源的“七宗罪”全部被釋放出來,只憑比利一個人分身乏術。千鈞一發(fā)之際,比利和領養(yǎng)家庭的幾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一起做出決定:共同召喚沙贊。得動兄弟姐妹幫助的比利,最后戰(zhàn)勝了敵人。
如果說《雷霆沙贊!》故事的明線是英雄自我成長,那么還有一條暗線講述比利對領養(yǎng)家庭、兄弟姐妹等人從拒絕到接納的心理變化過程。而這個結尾,可以說是對電影暗線的一個完美交代。
即便是超級英雄,也同樣需要來自周圍人的強有力的助攻。其中看似搞笑的片段,也有笑后的感想——
“請大聲喊出我的名字!”
“比利!”
比利,而不是沙贊,雖然你此刻是超級英雄,但你永遠都是那個我們所愛的比利。
變身沙贊的比利與兄弟姐妹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