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波
挪威很多人家都是山上有木屋、海里有船,我對此并沒什么妒忌。我以前羨慕走遍全球的人,寧愿把錢花在機票和車票上,直到我見識君納·嘉福斯這種人。
我見到嘉福斯時,他是挪威電視臺移動電視部門的總經(jīng)理。這個金發(fā)小子有種孤絕的姿態(tài)。挪威滿是一米九的男人和一米八的女人,身高一米七出頭的嘉福斯必須隨身攜帶30厘米氣場才夠吧。
移動電視的事在2013年畫上了句號,嘉福斯的傳奇才剛開始。他立志成為最年輕的游遍全球19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他是怎么玩的呢?2012年,他和一個英國同伴一道,在一天內(nèi)走遍五大洲,完成從伊斯坦布爾、摩洛哥、巴黎到北美的圣多米尼加、南美的委內(nèi)瑞拉的行程。瘋狂趕飛機,進關、出關,聽起來就是跑男一名。共用了28個小時,因為時差,在護照上顯示的五個戳還在同一天。
2014年,他和兩個朋友一起,一天打卡20個國家和地區(qū)。0∶04,從希臘出發(fā),0∶41,到馬其頓;3∶08,到科索沃;坐飛機,5∶38到塞爾維亞;開車,6∶45到克羅地亞,7∶30到波黑,9∶24到斯洛文尼亞,9∶59到奧地利,12∶10到匈牙利,12∶22到斯洛伐克,12∶57到捷克;坐飛機,16∶12到德國;開車,16∶58到荷蘭,17∶30到比利時,18∶46到盧森堡,18∶58到法國,21∶36到瑞士,23∶37到列支敦士登……他們?nèi)齻€帶著尿袋,省下上廁所的時間。
嘉福斯并不滿足,今年,他又創(chuàng)造了一項新紀錄:世界上最年輕的兩次游遍全球的人。挪威人最愛旅行,他們渴望遠方。只要你說起即將去某個遙遠的地方,都會激起身邊人倒吸一口涼氣,然后“啊”地吐出,表示欽羨。千百年前,他們搭起輕便的木船,拉起帆,就敢出海做洲際航行。
1867年易卜生發(fā)表歌劇《培爾·金特》,塑造了一個自大、利益驅(qū)動、目標狹窄、永不饜足的挪威人形象。培爾·金特以挪威山妖為精神導師,座右銘是“對自己誠實,讓世界見鬼去吧”。他到美洲販過奴,到中國倒賣過古董,在加州淘過金,和妖王之女度過良宵,可到最后還是不知道自己是誰。易卜生真?zhèn)ゴ螅淖髌啡缫幻胬夏хR,影影綽綽顯現(xiàn)一代又一代的靈魂,讓人懷疑那住滿老魂靈的鏡中世界是真實永恒的,我們這個世界才是虛像。
我是去了離奧斯陸125公里的耶特瓦勒國家公園之后有這些感想的。我叫它“外鯨魚島”,一來Hval在挪威語里指鯨魚,二來這個以小島為主的國家公園特別像散落在挪威、瑞典之間海域的一群石頭鯨魚。挪威一共有47個國家公園,它是第一個海洋公園。當然,沒有水族館也沒有海豚表演,只有無盡的海面,散落的小島,以及連接小島的公路或渡輪。岸邊大片平滑如橢圓球的羊背石,是最好的野餐和太陽浴場所,還可以看著石頭上的擦痕推測百萬年甚至億年前冰川活動的方向。這一帶是北歐最早人類活動點,再往南一點,有一個突出的岬角叫維克,這里的居民就得名維京人。一些部落把控了向西的水域,航向北海、北大西洋,成為日后的挪威人;一些部落向東擴展,航向波羅的海,就是日后的瑞典人;一些部落向南,進入歐洲大陸,就是日后的丹麥人。
這個小鎮(zhèn)的碼頭上停泊著游艇,游艇的各種線插到浮橋上的充電樁充電,看來都是清潔能源船只。船主們把小馬扎搬到浮橋上,坐下來喝咖啡聊天。我們在浮橋上走著,被一艘艘游艇內(nèi)的生活瞬間幸福到了:這一艘,小狗趴在船尾的毯子上曬太陽;下一艘,小孩在后甲板上邊吃飯邊翻書;那艘MARDE VIGO,女郎坐在船頂喝白葡萄酒。畢竟,富豪如范蠡、講究如倪云林、灑脫如蘇東坡,畢生的追求也就是一葉小舟,江海寄余生。如果所謂余生都由這些黃金片段構(gòu)成,還有什么理由不渴望一條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