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遵義雜志社全媒體記者 李佳旭 實習記者 王晨迎 圖|郭明財
這張圖片是由桐梓縣堯龍山鎮(zhèn)宣傳干部郭明財于2018年所攝,攝影地點是位于堯龍山鎮(zhèn)堯龍山村楊柳灣組的生態(tài)移民安置點二期工程,圖片里左邊喜笑顏開的兩位是該鎮(zhèn)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廖運倫和陳鳳連,在喜結連理的同時喬遷新居,而右邊的那位年輕人就是撮合他們的駐村第一書記何永強。
在堯龍山鎮(zhèn),有一位“愛管閑事”的人,他就是鳳凰村的村支書——何永強。在他的牽線下,村里兩位年過半百的貧困戶成了一對夫妻,讓他們重新?lián)碛辛藴嘏募摇?/p>
2017年5月,桐梓縣衛(wèi)計局干部何永強到鳳凰村擔任第一書記,任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各家各戶進行摸底調查,特別是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更是重點關注。在走訪中他發(fā)現該村的五保戶廖運倫已經65歲了卻一直沒有結婚,在閑暇時還經常幫助鄰居陳鳳連做農活。了解下來何永強得知,55歲的陳鳳連因丈夫癌癥去世后,兒子又長期在外務工,只留下她獨自一人在家生活,忙里忙外操持家庭很辛苦,廖運倫便想著盡力多幫幫忙。
一來二往,兩人漸生好感,但礙于世俗的眼光,他們將彼此的心思藏在了心里,何永強從中看出了“苗頭”,在了解兩人的心意之后,他悄悄當起了“紅娘”??墒强此齐p方有意的一段感情,真正撮合起來卻并不簡單。
領證結婚?兩位老人彼此都有顧慮。由于廖運倫是五保戶,享有五保金政策,考慮到結婚戶口合成一戶之后,他就有了妻子和兒子,便不再享有五保戶政策,為此一直遲疑著要不要領證。而陳鳳連的顧慮則來源于她的姐妹和兒子,特別是兒子強烈反對她再婚,覺得母親找老伴,外人會說閑話。因為這些原因,一段大好姻緣眼看就要被擱淺。
當事人打了退堂鼓,可何永強不忍看著他們因為外界的原因斷了彼此的緣分,為此一次又一次登門作工作。經過十幾次的耐心勸導,兩位老人逐漸放下了“擔憂”。廖運倫也堅定了維護這段感情的決心,覺得只要自己能跟陳鳳連幸福地生活,再大的顧慮也要克服。為了這段婚姻能夠得到兒女的祝福,何永強又經多次耐心地勸說,打通了陳鳳連兒子穆能均的心結。自此,這段“夕陽戀”有了一個完美的開始。
之后,何永強又帶著兩位老人來到鎮(zhèn)上,拍了結婚照,辦理了結婚登記,兩人的戶口也合為一家。婚后,廖運倫一家三口搬進了堯龍山鎮(zhèn)生態(tài)移民安置點里80多平方米的新房。
“你挑水來我澆園,你織布來我耕田”是廖運倫夫婦的愿望,在何永強的耐心撮合下,他們的愿望成真了?,F在,廖運倫夫婦還時?;氐进P凰村老家養(yǎng)養(yǎng)蜂、種種菜,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2018年,桐梓縣成功摘除貧困縣帽子,移民搬遷工作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解決好從“搬得出”向“穩(wěn)得住”、“能致富”轉變,堯龍山鎮(zhèn)緊緊圍繞搬遷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構建“五個體系”,全面提升了搬遷群眾歸屬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郭明財向記者介紹:當時聽說了廖運倫和陳鳳連的故事后十分感動,他們的幸福生活也是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過程中一個溫情的掠影,平時我就習慣用圖片的方式來反映農村脫貧的真實成效,這樣的微笑是老百姓從內心深處發(fā)出的真情實感,也讓我們基層干部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