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勛林 張姝
摘 要 文章對初中物理生活化進行了教學研究,力圖把初中物理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在生活中享受物理知識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8-0084-01
物理是一門在生活中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根據物理新課標的要求,初中的物理教學要生活化,這是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和必然趨勢。
一、導入在初中物理的運用
在物理課上,科學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能夠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導入是引起學生興趣的關鍵,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新知識的導入不太讓學生感興趣,只是按照課文內容進行簡單的導入,這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下是不適應的。物理課在初中階段是能夠喚醒學生對自然知識產生興趣的科目,合理運用導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生活中選取有效的資源,再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設,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生活化的創(chuàng)設,提高初中物理課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識進行合理的導入。
二、有效地進行物理教學與生活的結合
初中物理教學中,要多進行物理知識與生活內容的結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中,老師過于注重學生課本知識的掌握,注重考試的考點,不注重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初中物理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利用好生活知識,可以將初中物理講解得生動有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現(xiàn)象可以總結出物理知識,這就是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的體現(xiàn)。我們在講解光學這一課時,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很多例子,我們在生活中處處都能看到影子,關于影子的例子,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光是按照直線傳播的這一原理。光在傳播過程中要是被不透明的物體遮擋,就會在物體后面留下影子,進而擴大問題的聯(lián)想,月亮的盈虧就是地球遮擋下的影子,老師也可以用一個凸透鏡在黑板上形成圖像給學生講解凸透鏡的成像原理。還可以講解我國古代科學家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孔成像原理的,這些生活中的小知識都會增加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也會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這就是新課標要求的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三、以生活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設計生活化的實驗活動
在初中物理實驗課上要聯(lián)系實際,物理實驗課也要生活化。物理實驗課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最好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要使物理實驗課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老師要做到學生的實驗課與生活現(xiàn)象緊密結合,以生活中的現(xiàn)象為合理的導引,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讓物理實驗課回歸自然,讓學生在生活中多動腦筋、多思考問題、多聯(lián)系所學的物理知識,把實驗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也是新課標的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的要求。老師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物理、喜歡動手、勤于思考的能力。在初中物理課的實驗課中,老師要以生活為基礎,創(chuàng)設多種有趣的實驗,引導學生對物理實驗產生深厚的興趣。
四、設置生活化物理探究問題,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初中物理實驗課要以實際應用為主,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理解物理學習中的理論和概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勤于動手、勤于動腦、勤于思考,這樣,學生學得快,記得牢,能夠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課的教學效果,在物理課堂上,老師要設計一些與生活中相關聯(lián)的物理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順著老師的導引進入物理知識的海洋。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要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章節(jié)時要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跑一百米的運動員要穿帶有鐵釘?shù)倪\動鞋?不穿帶有鐵釘?shù)倪\動鞋會怎么樣?在設計問題時也可以問汽車的問題。冬天路面打滑時,為什么行車要慢?為什么在濕滑的路面時,汽車會加裝防滑帶?這些都是與生活有關的問題,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學生會比脫離生活的問題更感興趣,更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主動尋找答案的愿望。
五、綜合各種措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初中物理教學時間安排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整體情況就是課時安排得比較少,而教學的內容比較多。要求物理老師要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創(chuàng)設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老師與學生可以相互配合,由老師安排時間進行課前預習,學生上課前對所學的內容有所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節(jié)約上課時的寶貴時間,老師與學生采取良好的配合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與學生的配合,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小組式的配合,資源共享,老師還要對學生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物理的方法。
總之,教學回歸生活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實施是現(xiàn)代教學背景下教學模式發(fā)展的必然方向。教學僅僅依賴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只有運用生活化課堂教學,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將課堂教學拓展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有效地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生活體驗,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