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由于智能手持設備的進步推廣和應用,大學生在獲取相應學習內容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持設備隨時隨地獲取教育資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關系更加平等。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jīng)驗,分析了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然后論述了相應的教育創(chuàng)新策略,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 大學生思想政治 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近年來,以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成熟的推廣應用,我們逐步步入到信息時代和自媒體時代。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不但是信息技術領域的深刻改革,同時也引領了社會的進步。和傳統(tǒng)傳播方式相比,自媒體擁有更強大的輿論號召能力和信息傳播能力,其不但含有的信息資源量大,且使用方便、獲取方便,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自媒體時代,任何一個人都可利用自己的微博、微信、QQ等交互軟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態(tài)度,獲取想要的知識信息。但作為全民思想?yún)R集的平臺,在新媒體中不單傳遞著很多正確,促人奮發(fā)向上的信息,也包含著很多錯誤價值觀念,如果不能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的識別和剔除,會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產(chǎn)生深刻影響。
一、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1.海量信息資源挑戰(zhàn)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權威性
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下,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領導者,教育者以其豐富的思想政治知識,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內容,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權威和中心。教師通過課堂內外的多種活動,將正確的思想政治知識和意識傳遞給大學生。而在自媒體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他們在課堂上完成相應知識學習的同時,還可利用自媒體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逐步對教師的教學權威性提出了挑戰(zh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要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再過分依賴于教師,傳統(tǒng)課堂固有的空間被廣闊的教育資源需求打破。
2.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學生思想認知,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該門課程的教育效果直接和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密不可分。部分大學將教學工作重點放在專業(yè)課和文化課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整個教育工作隊伍極不穩(wěn)定,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專業(yè)素質較差,知識更新速度較慢,甚至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教師缺乏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也不愿利用網(wǎng)絡技術,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守舊思想根深蒂固。在自媒體時代,因各種交互軟件大學生創(chuàng)造了平等溝通交流的平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愿意接受思政教師的課堂灌輸,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能進一步提高思想認知,充分分析自媒體時代,當代大學生的認知特征,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加快專業(yè)知識更新?lián)Q代,以適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3.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政教育一般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整個教學節(jié)奏掌握在教師的手中,學生被動的在課堂上聽講。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可確保信息傳播的針對性,保障整體的教學目標能達到要求,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學習興趣。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不再受到控制,教師和學校不再是思想政治知識的唯一傳播主體,學生也可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學生要求在課堂上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態(tài)度,開展自主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難以實現(xiàn)上述要求,為此就需要及時革新教學模式,應用全新的教學方法。
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自媒體時代,當代大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課堂上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態(tài)度。在這種情況下,思政教師不可壓制大學生的思想表達,要充分尊重個體的性格和想法,在課堂上營造一個公平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構建全新的師生關系。作為思政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師生思想,虛心接受自媒體時代所帶來的變化,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能力,深入大學生群體當中,認真聽取大學生對思政教學的意見和態(tài)度。還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構建思政網(wǎng)絡平臺,利用該平臺和學生進行深刻的交流,一對一的溝通,從正面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2.提高思政教師專業(yè)素質
要想提高某些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一方面要統(tǒng)一認知,讓廣大思政教師能充分認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另外還要強化對思政教師的專業(yè)培訓,重點加強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職業(yè)修養(yǎng)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思想水平,認知水平,為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一個方面就是注重對整個教師隊伍的革新,加大中青年教師的選拔力度。通過制定合理的聘用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營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技術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能對海量網(wǎng)絡信息作出正確判別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
3.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
為了切實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就需要對傳統(tǒng)思政教育模式作出改革。教師可利用自媒體的特點,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利用網(wǎng)絡資源開展個性化教學和針對性教學。在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是獨立的,有著自己獨到的思想認知和見解,不可能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思想。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的多元化特征選取典型案例,將理論和實際有效結合,確保教學的多樣化針對性。另外教師還應深入學生群體,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教師通過應用學生常用的交互軟件,與學生進行平等的課下交流,真正深入學生群體,做學生的朋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茂燦,賀琳彥.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7(10).
[2]王金麗.自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基于馬斯洛需求理論層次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
[3]葉煥勤.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8).
作者簡介:寧越(1983.9—)男,本科學歷,研究生學位,研究方向:高?;鶎狱h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