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
兒時總是很喜歡去媽媽的辦公室,因為翻檢她的抽屜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沒用過幾次的三色圓珠筆,同事送她的旅游紀念鑰匙扣,一個和小學生作業(yè)簿氣質(zhì)完全不同的牛皮紙筆記本,上面還寫著“工作手冊”……最不濟,也至少能找到幾顆快融化的大白兔糖。最幸運的一次,是找到一支英雄牌鋼筆,還是最新款。
從抽屜中繳獲這些讓人興奮、似乎帶著媽媽熟悉氣息的戰(zhàn)利品,是童年時最愉快的經(jīng)歷之一。長大后,媽媽才告訴我,其中有些本來就是打算給我的禮物,怕直接給我不以為意,便故意藏在抽屜里,待我自己去發(fā)現(xiàn),會更雀躍,到手也會更加珍惜。
她實在是兒童心理學的高手。
從小到大,每次家長會,基本都是媽媽去,而無論成績好壞,回家都鮮受懲罰。甚至成績不太好的學期也是如此。實在忍不住問她老師有沒有告狀,媽媽總說:“沒有——啊,某老師好像還夸你聰明。”我無功受祿,簡直不能置信,說這科明明考得不好啊!媽媽若無其事道:“人家老師當然分得出誰是真聰明,只是不用功。”慚愧而備受鼓舞——其實只是虛榮——的我下學期分外用功,該科成績也就真的上去了。也是成年之后好久的某天,我才突然福至心靈:初中那個化學老師是不是從來就沒夸過我?媽媽笑:你猜。
然而最好的母女情也必然在時光流逝中經(jīng)受考驗。到了大學之后我和她的分歧日漸增多,記得大二有次和她在電話里大吵,掛斷后異常難過,立刻坐下寫了一封道歉信,并在沒來得及反悔前一鼓作氣寄了出去。等放假回到深圳,無意間拉開她梳妝臺的抽屜,突然看到那信封,頓時如遭雷擊滿面通紅,飛快地合上了抽屜。
今年回去過年,竟又在自己房間的抽屜里看到了它。這次我終于有了打開的勇氣,開頭就是:我預感自己可能永遠都不好意思再看這封信。媽媽你不要笑我。但我實在是很愛你,才會和你如此較真兒……
我的頑童爸爸同樣也有關(guān)于抽屜的故事。有一次學校要求每個人做一個手工模型,并參加全校比賽。本人動手能力極差,只得向老爸求助。
我明明告訴他隨便做個什么只要能交差就行的。第二天早上,他給我變出了一個奇跡:49個火柴盒粘在一起做成的抽屜柜!整體刷上了漂亮的紅橡木色,每個火柴匣上都還貼了一個金色香煙紙箔做成的拉手!它就那樣端正堂皇地立在桌子上,完全就像真正的抽屜柜,或者一個夢境?,F(xiàn)在想來,大概最像的,還是一個迷你中藥柜——這大概就是我一直迷戀藥柜的起因。我至今仍然不知,爸爸如何在一夜之間,找到了49個空火柴盒和紅橡木色的木器漆。
童年最大的遺憾之一,大概就是把那火柴盒做成的柜子聽話地交給了學校。
(王傳生摘自《三四越界》中信出版社)
【素材運用】母親洞悉“我”孩童的心思,在辦公室抽屜里偷放“我”想要的東西,開家長會后撒謊說老師夸“我”聰明,母愛如流水浸滿“我”的成長空間;父親深夜制造奇跡——49個火柴盒粘在一起做成的抽屜柜,讓“我”深深認識到父愛的深刻與厚實。不一樣的方式,相同的付出,都是深深的愛?。?/p>
【適用話題】親情;童真;奉獻;愛的方式
(特約教師 丁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