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阜新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兒科,遼寧 阜新 123000)
胃炎主要是因為不同因素引發(fā)胃黏膜產生炎癥變化的一種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是病程相對較長且容易反復發(fā)作的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1]。小兒慢性胃炎通常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不合理以及化學性藥物刺激等導致的,以無特異性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年紀較小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更不顯著,通常大部分患兒會產生反復發(fā)作的上腹部或臍周疼痛,一些患兒也會出現(xiàn)進食或餐后腹部疼痛[2]。臨床上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常見的藥物包括克拉霉素以及奧美拉唑等,不同藥物所得的治療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3]。為了探究小兒胃炎采用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胃炎患兒,并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一組予以奧美拉唑治療,另一組予以克拉霉素與奧美拉唑聯(lián)合治療,并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進行總結,報道如下。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胃炎患兒,全部患兒都按照《慢性胃炎》(唐旭東等主編)相關標準確診,均有上腹疼痛、食欲減退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狀表現(xiàn),家長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并將胰腺疾病、膽道蛔蟲癥以及腸蛔蟲病等患兒充分排除。并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4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1例,女性患兒23例,年齡最小1歲,年齡最大7歲,平均年齡(3.14±2.25)歲。觀察組4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0例,女性患兒24例,年齡最小2歲,年齡最大6歲,平均年齡(3.86±2.50)歲。兩組患兒平均年齡等基本資料的對比(P>0.05),組間可以比較。
1.2 方法:全部患兒住院后進行系統(tǒng)的胃部檢查,對患兒的實際病情充分明確。基于此,對照組患兒予以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每天口服0.6~0.8 mg/kg,每天2次。觀察組患兒采用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聯(lián)合治療,奧美拉唑的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克拉霉素緩釋片每天15~20 mg/kg,每天2次。全部患兒都接受4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觀察與統(tǒng)計兩組患兒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便秘以及呃逆等。
1.4 療效判定標準[4]:患兒治療4周后的食欲不正等臨床癥狀徹底消失,經過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炎癥消失表示痊愈;患兒治療4周后食欲不振等臨床癥狀有一定緩解,經過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炎癥慢慢恢復表示好轉;患兒治療4周后食欲不正等臨床癥狀沒有緩解,或者有不斷惡化的情況出現(xiàn)表示無效。
1.5 統(tǒng)計學分析:借助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如治療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痊愈33例,痊愈率75%,好轉9例,好轉率20.45%,總有效率95.45%;對照組患者患兒治療后痊愈21例,痊愈率47.73%,好轉13例,好轉率29.54%,總有效率77.27%;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觀察組小(P<0.05)。
2.2 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見表1。觀察組患兒出現(xiàn)3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便秘、呃逆分別有1例、1例、1例,發(fā)生率6.81%;對照組患兒出現(xiàn)14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便秘、呃逆分別有6例、4例、4例,發(fā)生率31.82%,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觀察組高(P<0.05)。
小兒胃炎根據病程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急性胃炎,另一類慢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發(fā)病較迅速,以上腹疼痛、電解質紊亂以及惡心嘔吐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有炎癥與出血的情況,是一種應激性胃黏膜炎癥,通常繼發(fā)于感染性疾病、呼吸衰竭以及休克等疾病中,患兒食用毒性或變質的食物也會引發(fā)急性胃炎的出現(xiàn)[4]。慢性胃炎的病程通常較長,病情反復發(fā)作,癥狀沒有特異性,一般年紀越小患兒的癥狀越不顯著。年紀較大的患兒通常會產生上腹部疼痛,年紀較小患兒通常是臍周或進食后疼痛。部分患兒會產生便血、噯氣以及反酸等癥狀。慢性胃炎主要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不合理以及家長咀嚼喂食等因素導致的。小兒胃炎可按照病理組織學的變化予以診斷,一般胃炎患兒的胃黏膜會存在炎性細胞浸潤的情況,按照炎癥程度,把慢性胃炎分為輕度、中度以及重度三個方面[5]。輕度即胃黏膜上的炎性細胞浸潤較少,占黏膜淺層的33%左右;中度即胃黏膜上的炎性細胞浸潤至黏膜的66%左右;重度即胃黏膜的上皮細胞已經變性,并且合并壞死的情況,炎性細胞浸潤十分嚴重,大于66%。小兒慢性胃炎的治療原則為根除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黏膜以及抑酸等[6]。
奧美拉唑屬于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能夠對壁細胞分泌胃酸有效抑制,此藥物的作用時間可超過24 h,對不同因素引發(fā)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效果。克拉霉素屬于一種紅霉素衍生物,是半合成的內酯類抗生素,其耐酸性較強,組織滲透性較好。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聯(lián)合應用,可使胃黏膜損害更好的修復,使患兒的病程明顯縮短[7]。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患兒的痊愈率75%、總有效率95.45%,均高于單獨治療組患兒的痊愈率47.73%、77.27%,聯(lián)合治療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81%,低于單獨治療組患兒的31.82%,說明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聯(lián)合治療小兒胃炎的治療效果高于單獨采用奧美拉唑。
總而言之,奧美拉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對小兒胃炎的治療效高于單獨采用奧美拉唑,可提高患兒的治愈率,使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降低,在臨床上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