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軍 李智召 陳婭莉
摘 要:思政教育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不僅要為學生講解相應的理論知識,還要定期組織有效的思政教育務實活動,以此方式,有效促進務實主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廣泛滲透,提高學生對務實主義的全面掌握。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和多樣化的知識,以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為目標,積極體現思政教育中的務實主義思想。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務實思想價值觀;滲透
前言
網絡技術為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模式,隨著現代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高校越來越重視務實主義在思政教育中的滲透。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指導學生,廣泛開展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在此基礎上,師生對務實主義的認知度提升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高校務實主義實踐活動的有效進行[1]。積極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做人做事的引導,深入貫徹思政教育,通過將思政教育與務實主義相結合,更好的增強高職院校師生的務實主義思想。
1.高校開展思政務實教育的重要意義
思政教育對高職學生來說很有必要性,比如通過思政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思想素質,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在學習思政知識的環(huán)節(jié),學生了解到務實主義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先做人,再做事,課堂上認真學習思政學科知識,以此增強個人對務實主義的認識和掌握,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服務社會是一項歷史使命[2]。設立思政教育課程,有針對性地展開高職思政教育務實活動,以此方式,促進高職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推動課程改革的穩(wěn)步進行,同時也為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等提供了有利條件。社會發(fā)展不僅需要技能型人才,還要求這些人員具有基本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勤勞、務實、好學,便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
2.思政教育務實思想價值觀培養(yǎng)中存在的不足
未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務實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要以學生需求為主,根據對學生學習需求的了解,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政教育務實引導活動[3]。然而從當前情況看來,我國某些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務實的環(huán)節(jié),未及時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缺乏對學生心理活動、綜合素質、專業(yè)技能、未來規(guī)劃等內容的分析,沒有及時考慮到思政教育務實對學生今后發(fā)展的影響。同時部分學生參與務實活動的積極性不夠,這樣一來,思政教育的效果并不明顯。
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直接影響教育效果,對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來說,教師的能力對學生接受思政知識的主動性有一定關系,現階段在思政教育中,某教師未及時運用專業(yè)知識指導學生,學生遇到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4]。在課堂上的思政教育中,教師也沒有及時給學生提供專業(yè)化指導,未帶領學生一起探討思政教育與務實主義培養(yǎng)之間的關系,由此一來,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知不夠全面,也制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缺乏師生互動:師生合作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教師工作不夠認同,還意識不到務實主義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滲透的必要性。教學內容中沒有體現師生合作方面的,教師過程,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不利于師生間和諧。
3.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培養(yǎng)務實思想價值觀的方法
3.1加快課程改革
利用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穩(wěn)步推進思政課程改革,保持思政教育內容的多樣化和創(chuàng)新性,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適量的社會調查任務,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務實精神為主,根據學科內容對社會熱點進行有效調查[5]。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要考慮學生的需求,注重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加強對務實主義內容的滲透,通過將務實主義精神培養(yǎng)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更好的增強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3.2注重素質訓練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教師及時創(chuàng)設思政教育情境,注重對學生學習感受的分析,比如思政教育環(huán)節(jié),及時引入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以增強學生的務實主義精神為教學目標,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引導,更好的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6]。認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思政知識探索中,這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引導學生主動獨立思考,同時參與到小組探討中,課堂上采取學生個人學習+小組互動的形式,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務實的思想價值觀念,在素質拓展訓練中,學生的思想意識得到提升,并在教師引導下,提升了獨立意識和務實精神。以拓展訓練的形式展開思政教育,拓展思政教育的教學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為優(yōu)良、和諧的思政知識學習平臺,在這個平臺內,學生可自行進行思政知識學習,同時還可與其他學生進行網上互動,便于提升學生參與探討的主動性[7]。
3.3教育方法改進
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不斷普及,讓高校意識到,思政教育中滲透互聯網技術的必要性,并且思政課教師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更好的提升思政教育效率。課堂上,教師運用網絡系統(tǒng)更新思政教學內容,根據教材內容,實時調整思政教育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務實思想為主要任務,適時引入教學課件,摒棄傳統(tǒng)的思政指導模式,注重對現代技術運用優(yōu)勢的發(fā)揮,這種教學方式更為靈活、豐富性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加強校內網站建設,廣泛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政教育,加強網絡信息篩選和整理,利用計算機強大的信息采集及整合功能,將思政課堂知識延伸至課外,針對社會上危害到學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利用多媒體形式將其圖片和視頻播放出來[8]。多媒體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務實思想價值觀,教師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思政內容,學會利用網絡途徑搜集有關務實主義教育的內容,幫助學生及時將不利于個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剔除掉,便于將健康、積極向上的內容引入到思政課堂教學中,避免學生接觸到不良的網絡信息,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實時溝通,融洽了師生關系,更重要的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靈活性和實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高職教育為研究主題,首先分析思政務實教育的重要意義,然后分析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務實引導環(huán)節(jié)存在的不足,以此為基礎,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加快課程改革,創(chuàng)設思政教育情境,深化課程教學引導,以拓展訓練形式展開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運用網絡系統(tǒng)更新思政教學內容,重視網絡信息篩選,及時剔除不良信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目的,并通過改進教學方式,快速提升高職學生的務實思想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馬靜. 高職思政教育的現狀剖析與對策研究[J]. 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5(3):25-26.
[2]蔣濤, 楊強, 王鳳.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思政教育求真務實之風[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5(3):35-36.
[3]楊榮. 高職學校思政教育對于學生職業(yè)技能和素質的培養(yǎng)[J]. 中國培訓, 2016(18):228-228.
[4]董永哲. 論如何做一名合格又優(yōu)秀的升格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6(9):21-21.
[5]胡菁菁. 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5):48-50.
[6]徐丹華, 王璨璨. 增強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方法[J]. 知識經濟, 2017(13):121-122.
[7]張密丹. 論工匠精神培養(yǎng)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 現代職業(yè)教育, 2016(28):144-145.
[8]劉小英. 新媒體背景下高職思政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創(chuàng)新[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5(9):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