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張在屋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yè)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嚴重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了有效修復生態(tài)系統(tǒng),必須注重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此次研究主要是探究地下水修復技術的方法,應用二維模擬槽,以曝氣前后水位變化情況,對地下水初始水位、初始流速以及曝氣量對循環(huán)井運行影響進行分析,并且通過運行參數(shù)模擬地下水修復效果,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地下水;修復技術;發(fā)展趨勢
當前,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多數(shù)學者都注重研發(fā)地下水污染修復技術和場地修復的研究。地下水循環(huán)境技術是一種原位修復技術,由于其具備的雙井屏結構比較特殊,可以確保循環(huán)井周圍形成地下水三維循環(huán),明顯提升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加快降解原位好氧生物。通過近年來關于地下水修復技術的研究與分析報道,有效促進了循環(huán)井場地應用的發(fā)展。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此次實驗需要應用0.5mm粒徑中砂,孔隙度為36%,有機物含量為0.35%,酸堿值為7,滲透系數(shù)為每秒0.3mm,分析純?yōu)橄趸剑?5攝氏度條件下,水溶解度為1797ml/L,亨利系數(shù)為30.7Pa/m3,蒸氣壓為31.55Pa。
1.2方法
實驗裝置:此次試驗需要尺寸為(60×30×130)cm的二維有機模擬槽,模擬槽正面分布取樣口共計60個,位置零點為槽左側布水板,循環(huán)井采用濾布進行保管,接觸槽底部,于槽中心位置進行垂直安裝,裝設中砂分層并進行夯實處理,填裝高度為50cm,取樣口中埋設玻璃管,對取樣點水位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在槽左側布水區(qū)域內采用泵進水方式,待至地下水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之后,停止進水并且靜置。
優(yōu)化循環(huán)井運行參數(shù):對地下水初始水位、水流速和曝氣量影響情況進行分析。當?shù)叵滤跏妓辉?0cm、45cm、50cm時,曝氣量為每小時0.7m3時,會對循環(huán)井運行效果造成影響;當曝氣量分別為每小時0.6 m3和0.5 m3時,地下水初始水位在45cm時,會對循環(huán)井運行效果造成影響;當?shù)叵滤魉僭?m、0.8m和0.4m、地下水初始水位在45cm時、曝氣量為每小時0.7m3時,會對循環(huán)井運行效果造成影響。從上述影響因素分析能夠看出,在對曝氣前后測壓管水位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分析,有助于了解影響循環(huán)井運行的因素。
硝基苯修復試驗:當?shù)叵滤跏剂魉僭诿刻?0cm時,且位于模擬槽第一列和第二列中間時,在地下水水位2m位置設置污染物泄露槽,使用濾紙襯墊在底部,采用固定流速緩慢泄露硝基苯飽和溶液,且于不同時間點進行取樣,對硝基苯遷移規(guī)律進行分析。待至硝基苯污染整個模擬槽之后,將污染源切斷,開啟地下水循環(huán)井進行修復。在各曝氣時間下,選取水樣對硝基苯濃度進行檢測,檢測室內溫度在25攝氏度,以三氯甲烷萃取水樣,并且使用氣相色譜儀進行分析。色譜條件如下:色譜柱(30×25×0.25)mm,使用火焰離子化檢測儀,進樣量控制為2μL,分流比控制為1:5,于40攝氏度條件下維持20min,以2攝氏度條件下升溫至80攝氏度,維持0.5h。
2 結果與分析
2.1分析影響循環(huán)井運行的因素
在地下水初始水位不同情況下,待至循環(huán)井運行穩(wěn)定后,對測壓管內水位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當?shù)叵滤跏妓辉?0時,循環(huán)井內部水位上升速度比較快速,會從尾氣口溢出水。當?shù)叵滤跏妓辉?0cm、45cm時,曝氣處理后,第一排、第二排和第三排測壓管內水壓明顯升高,在第四排、第五排和第六排內,水壓出現(xiàn)明顯下降情況,且不斷逼近循環(huán)井。在模擬槽上部,地下水會流出循環(huán)井;在模擬槽下部,地下水會向循環(huán)井流去;通過不間斷曝氣處理,能夠在循環(huán)井周邊形成三維循環(huán)。
第二,曝氣量影響分析:當曝氣量處于每小時0.5m3至0.8 m3時,對測壓管內水位變化情況進行記錄。依照上述曝氣量條件,水位變化超過40cm,表示低下水循環(huán)強度比較大。所以,當?shù)叵滤跏妓粸?5cm時,不斷增加曝氣量,會影響加大測壓管內水位變化情況,持續(xù)加強地下水循環(huán)強度。當曝氣量為每小時0.7m3時,測壓管內水位變化比較小。所以將最佳曝氣量設置為每小時0.7m3。
第三,地下水初始流速影響:當污染場地不同時,地下水流速也會出現(xiàn)明顯差異。
2.2分析循環(huán)井修復效果
第一,硝基苯遷移規(guī)律分析:當?shù)叵滤艿接袡C污染物污染影響之后,會形成基于污染物的水初始流速,且不同測壓管內水位高度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測壓管水位變化不明顯,但是在靜水條件下出現(xiàn)輕微升高趨勢。所以,當?shù)叵滤跏剂魉傩∮?m/d時,不會影響循環(huán)井運行情況。當?shù)叵滤w移不斷擴大時,硝基苯橫向遷移距離明顯不足縱向。當?shù)叵滤廴?0d時,硝基苯縱向遷移距離達到最大值70cm,且橫向遷移最大距離在20cm,表明縱向遷移距離與橫向遷移最大距離存在明顯差異。地下水內侵入有機污染物后,對流彌散作用會影響遷移距離。待至污染時間達到50d時,有機物污染整個模擬槽。此時去除模擬槽中硝基苯時,需要歷經(jīng)以下步驟:第一,在曝氣3h時間段內,會降低硝基苯平均濃度和最高濃度,平均去除速率為0.88mg/min。主要是因為曝氣開始時間段內,地下水硝基苯濃度比較高,會受到氣水兩相影響。其次,當?shù)叵滤趸綕舛葹橐谎趸紩r,隨著曝氣時間的不斷增加,會導致硝基苯濃度下降為碳離子,當曝氣時間大于9h時,硝基苯去除率比較低,且在應用地下水循環(huán)井技術,修復硝基苯物質時,首先應當明確有機物去除所需時間,防止造成能源過度消耗問題。
3、結論
當?shù)叵滤跏妓辉?0cm時,循環(huán)井內部水位上升速度比較快速,會從尾氣口溢出水。在模擬槽上部,地下水會流出循環(huán)井;在模擬槽下部,地下水會向循環(huán)井流去;通過不間斷曝氣處理,能夠在循環(huán)井周邊形成三維循環(huán)。當?shù)叵滤跏妓粸?5cm時,不斷增加曝氣量,會影響加大測壓管內水位變化情況,持續(xù)加強地下水循環(huán)強度。當污染場地不同時,地下水流速也會出現(xiàn)明顯差異。此次研究應用地下水循環(huán)井技術進行處理,地下水污染物當中的硝基苯濃度還是高于污水排放標準限值,提示循環(huán)井技術能夠將高濃度硝基苯降低至低濃度水平。然而為了將硝基苯氯苯污染物濃度降低至人體健康值,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聯(lián)合其他修復技術共同修復。
參考文獻:
[1]殷俊.異位抽出-處理技術在地下水砷污染場地的修復應用[J].上海建設科技,2019,25(03):86-89.
[2]王加華.原位土壤地下水電動-微生物協(xié)同修復技術及其應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9,37(04):8-12.
[3]楊樂巍,張曉斌,李書鵬,等.土壤及地下水原位注入-高壓旋噴注射修復技術工程應用案例分析[J].環(huán)境工程,2018,36(12):48-53+118.
[4]郭江波,張永波,常麗芳.焦化廠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征及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煤炭技術,2018,37(09):230-232.
[5]楊麗紅. 地下水模擬技術在污染修復方案比選中的應用研究[A].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