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飛
在高考試卷中,選擇題屬于客觀試題,也是著重考查學生化學基礎的試題,以簡單題和中等難度試題為主。雖然選擇題看似較為簡單,但是如果學生沒有扎實的基礎和較強的解題技巧,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解答選擇題,這就導致學科總成績不夠理想,最終成績不盡如人意。在近些年的高考中,選擇題著重突出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考查內容具有較強的發(fā)散性,因此,高中化學選擇題要求學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準確地解答試題。
一、深入理解正確概念
化學概念是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第一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瘜W概念的每一個字都是經(jīng)過科學家認真推敲的并具有特定意義,這就保證了概念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但是,化學概念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而命題人恰恰利用這種困難來為他們設置難題,這就形成了化學選擇題的一個“陷阱”。高中化學教師在授課時要為學生講清楚化學概念,引導他們理解化學概念,從而能夠正確理解和應用化學概念。
例1:以下是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其中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 ?)。
A. 苛性鈉 ? B. 次氯酸 ? C. 甲烷 ? D. 氯化鋁
解析:本道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化學概念的正確理解。其中,苛性鈉就是氫氧化鈉,屬于離子化合物。次氯酸、甲烷、氯化鋁都是共價化合物。在解答試題過程中,學生要對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概念有個正確理解,在此基礎上解答化學選擇題。
例2: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有著燦爛的科技發(fā)展史,下列發(fā)明中未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
A. 用膽礬煉銅 B. 用鐵礦石煉鐵
C. 燒結粘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針
解析:這道化學試題雖然看似較為簡單,卻涉及到到日常生活知識,也要對化學反應這一概念有正確的認識。其中,膽礬煉銅、鐵礦石煉鐵能夠明顯知道有新物質生產(chǎn),屬于化學反應。燒結粘土是發(fā)生化學反應來生成硅酸鹽產(chǎn)品,也是一種化學反應。四氧化三鐵俗名稱為磁鐵,打磨磁石只是改變物質的外形,沒有生產(chǎn)新的物質,因此,選D項。這道試題要求高中生具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并能正確理清化學概念。
二、抓住題干特定條件
在高中化學選擇題中,命題人會在題干中給出一些特定條件,這些條件能夠引導學生快速找到解題的方向,進而正確解答化學試題。此外,在選擇題中,命題人也會給出一些數(shù)據(jù),這部分數(shù)據(j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有的數(shù)據(jù)偏多,誘導學生以為數(shù)據(jù)都有用;有的數(shù)據(jù)偏少,需要學生再從中尋找其他條件,甚至沒有任何數(shù)據(jù)需要學生另外尋找解題方向。但是,不管題干條件如何變化,學生都要緊扣題干信息,找到解答的關鍵條件。
例3:由硫化亞鐵(FeS)和溴化亞鐵(FeBr2)組成的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46.2%,則溴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解析:我們仔細分析這道試題,發(fā)現(xiàn)解題時如果單純依靠題干給出的數(shù)據(jù)信息很難解答數(shù)學問題。學生要找到題干信息給出化學式內的一些主要特征,根據(jù)混合物中的公式及相應的比例關系,快速找到解答此類化學式計算題的方法,順利拿到本題的分數(shù)。
三、巧用技巧快速解答
一般而言,化學選擇題的解題技巧較強,學生要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選擇題來解答試題。但是,不管教師講授哪種解題方法,學生都要深入理解,化學選擇題的解法也不單單只有一種。在實際教學中,化學選擇題有直接法、排除法、特例法、守恒法等多種方式供學生選擇,也從側面加大了他們的學習負擔。但是,一旦熟練掌握化學選擇題的解題技巧,學生就能快速、準確地解答化學試題,順利地拿到該拿的化學試題分數(shù)。
例4:下列敘述正確的為( ?)。
A. 24g鎂與27g鋁中,含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
B. 同等質量的氧氣和臭氧中,電子數(shù)相同
C. 1mol重水與1mol水中,中子數(shù)比為2:1
D. 1mol乙烷與1mol乙烯中,化學鍵數(shù)相同
解析:本題著重考查物質結構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因此,學生要先分析物質中微觀粒子的組成情況,再結合題目進行計算。一般而言,在本題解答過程中,學生計算出物質中所含基本微粒的個數(shù),根據(jù)結構來乘以物質的量,即可得到相應的計算結果。本題的正確選項為B項。在做題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排除法,先計算計算量較小的A、C、D項,通過一一排除來找到問題答案,否則直接計算B項難度較大。
總之,高中化學選擇題的教學看似簡單卻并不簡單,化學教師要注重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引導他們找到題干給出的特定條件,教會其運用特定技巧來解答化學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解答化學題的速度,使他們能夠又快又好地解答問題,在考試中不丟選擇題分數(shù),為得到理綜高分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