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旭娥 馮艷娥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英語課正式走進了小學高年級的課堂之中,這能夠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小學生升入初中前,對基本的英語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進入中學后,英語學習既是初中英語的起點,也是小學英語的終點。當中學英語教師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如果不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勢必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中學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念,使英語教學自然銜接,另一方面要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在英語銜接過程里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銜接問題對策
目前,越來越多的小學開始開設英語課,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問題以及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中學英語教學是在小學教學基礎上的繼續(xù)和提高。統(tǒng)計表明,我國現有近千萬兒童在小學學習英語,而小學和中學的銜接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題。因此,了解小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和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對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問題及對策作初步探討。
一、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常見的幾種銜接問題
(一)教學內容的銜接問題
小學英語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人教PEP版教材中,小學教材內容是以童謠和動畫故事為主,整套教材在編寫上較為形象生動,完全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但到了初中階段,人教版英語教學內容編寫開始有了較大的轉變,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加入詞匯量、語法、語音等其他英語教學內容。在初中英語教材中,詞匯量占總教材的55%,語法占37.5%,語音和其他部綜合占總教材的22.25%,而且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對詞匯量的掌握以及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的考察與應用,這種教材內容上的轉變,使得一些學生很難適應這種高強度的教學任務,導致很多學生學習出現較大銜接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自身的銜接問題
想要做好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師不僅要熟悉小學教學大綱,還要了解和掌握初中教學大綱,只有熟悉這兩者教師才能更好的進行英語教學。但根據筆者對天臺縣某中學走訪發(fā)現,該中學的英語教師中熟悉掌握這兩者的基本沒有,這就導致英語銜接上存在較大問題。小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大多數學生性格仍比較活潑好動,他們習慣了原有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一旦突然轉變教學模式他們一時將很難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上要注意自身教學方式,要根據教學內容循序漸進。
(三)教學方法上的銜接問題
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天賦,這個時候教師往往比較注重對孩子語感的培養(yǎng),在人教版教材中穿插著很多形象生動的語言活動,比如:以及等,這些教學內容中常常會涉及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可以積極調動小學生的學習和閱讀熱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語言天賦。如果教師一上課就開始注重語法和詞匯講解,那將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在教學上教師要先根據學生的興趣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課程設置,并適當的給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語境,讓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進行交流和學習,并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詞匯和語法上,這樣學生才可以將之前教師所教學的語法融會貫通,教師也可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卻常常忽略學生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一味的死記硬背只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根本不能做到教學方法上的有效銜接。
(四)教學時間上存在的銜接問題
小學階段,學生課程主要以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課程為主,因此,學生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時間較多。但到了初中,學生的主修課程增多,需要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學習英語的時間。英語講究連貫性,如果學生想要取得較好的成績每天就必須投入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去練習,在初中這種課程壓力下,學生很難保證連續(xù)練習,因此常常出現內容銜接不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的掌握。
二、解決銜接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要有效的解決前述問題,就要在分析問題產生原因進行認真的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解決銜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的改變
中小學教師需改變“各自為戰(zhàn)”的思想,從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考慮,需要中小學教師打破壁壘,小、初英語教學實行一盤棋考慮,了解各自的教學特點和差異,尋求解決的方式與方法,定時走進各自的課堂和學校在上課和聽課的基礎上對畢業(yè)后進入初中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上的困難和成因,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同時對于現在在小學學習的學生進行新的教學計劃,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們幫助,幫助他們奠定良好的英語基礎,為今后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針對教材方面的銜接的問題,所采取的對策和方法
教材雖然各不相同,但必然有其內在共通之處。我校在扎實開展低外教學的基礎上,組織組內教師研究初中教材,了解初中學生的學習內容,避免各自為陣的現象發(fā)生。適當講解語法時態(tài),教師中、高年級段在教學中有意識對學生逐步提高要求。
(三)針對教學方法方面的銜接的問題所采取的對策和方法
首先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課前預習就是尋疑。每課書學習之前,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作業(yè)。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借助于生詞表,初步了解對話或課文意思。記錄預習中疑惑,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的欲望。學生這種求知欲望,在學習中就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求知。
其次加強聽課方法的指導。
英語課上教師應使學生充分調動一切感官,養(yǎng)成眼、耳、口、手、腦并用的聽課習慣,充分理解并熟練運用所學到的英語語言材料,高效掌握每節(jié)課上所學內容。如:在Presentation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眼觀教師手勢,耳聽教師表達,腦子理解、記憶教師所表達的內容;在Practice過程中,要求學生張口讀、腦子記、手寫重難點單詞、短語;在Consolidation這一環(huán)節(jié),對于層次較好的學生可以訓練達到課堂上可以熟讀、背誦所學內容的能力。當然,這樣的背誦不是死記硬背,在背誦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以與對話相關聯(lián)的提問作為引導、提示,從而降低背誦的難度。在教學中發(fā)現,對于中、高年級學生,通過與對話相關內容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對話內容,并逐步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解題能力。進入初中,學生不再對完成閱讀回答問題這樣的題型“談虎色變”,達到心理和能力上的順利銜接。
(四)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為了更好的避免銜接問題的誕生,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加強與小學英語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比如:各大學校定期召開全體教師教研活動,組織各年級各不同階段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不斷進行集體備課,讓教師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教學經驗,在交流中減少教學銜接上的諸多問題。
三、結束語
英語教學的銜接,是當今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完善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一方面,應該加強中小學教研活動、了解教育現狀,弄清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這樣,才能發(fā)現大家在各個階段中所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索出,解決英語教學銜接的辦法。只要我們的教師穩(wěn)扎穩(wěn)打,積極地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肯定能迎來英語教學的全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印春琦.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探討.小學教學研究,2016,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