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平
摘 要:社會發(fā)展離不開專業(yè)院校培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離不開社會企業(yè)的大力支持。本調查報告旨在通過了解學生對現(xiàn)有教學方式的評價及要求建議,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供理論依據和研究數(shù)據,從而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課教學改革方案。
關鍵詞: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改革;人才培養(yǎng)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與水平,筆者針對天津市高職院校大一年級學生進行了《新時代大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思政課》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65份,有效率達到96.5%,保證了數(shù)據的有效性和說服力。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形成調查報告如下:
一、對于現(xiàn)階段思政課教師授課方式滿意程度調查
在調查中,對現(xiàn)階段思政課教師授課方式滿意程度為93.47%,不滿意為6.53%。高校思政課是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既是塑造當代青年學生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身心意行全面發(fā)展的主要陣地。因此要求授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例如在課堂互動的有效性、課堂效果的實效性、課后交流的時效性等方面多進行研究探討,通過在授課過程中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把握,結合實際,綜合運用案例教學法、互動參與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專題式教學法、激勵教學法、分層次因材施教法及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切實有效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才能實現(xiàn)高校思政教師授課方式的不斷革新,更好的提高學生滿意率,愿意并喜愛思政課。
二、學生對于現(xiàn)階段思政課教學內容評價
在對于現(xiàn)階段思政課教學內容的評價中,有79.48%覺得內容豐富,8.39%的選擇缺乏吸引力,太過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的占比7.36%,覺得內容陳舊,年輕人難有共鳴的占比4.77%。
以何種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入腦入心一直是制約思政課教學效果的關鍵點。我們應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注入式教學方法,實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的互動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現(xiàn)代大學生喜歡參與性,實用性強的教育方式,我們要優(yōu)化教學內容,對于理論知識進行形象化記憶,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一些熱點、焦點或難點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和辯論,教師適時點撥啟發(fā),讓學生在辯論中解決問題,釋放自我,認識自我,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增強思政課信服力及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學生們喜愛的授課方式
在喜歡的授課方式中,80%選擇了多媒體視頻案例輔助教學,其次是小組討論,只有4.77%選擇了傳統(tǒng)板書授課。思政課通常是被認為比較枯燥、缺乏生動和激情的課程,因此,利用多媒體視頻將文字、音效、圖象、視頻等進行有機的組合,使教學由平面走向立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抽象為具體,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教學方法呆板、教學手段落后的情況,從而切實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
四、思政課組織模擬法庭實踐活動是否愿意積極參與
在關于思政課組織模擬法庭實踐活動是否愿意積極參與調查中,有54.72%的學生選擇愿意,將近37%的學生選擇非常愿意,只有8.39%選擇不愿意。模擬法庭教學是一種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實踐教學法,它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解決法律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組織協(xié)調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模擬法庭教學包括庭前準備、庭審過程、庭后總結等階段,教師的指導和點評是有效開展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保障。
五、什么樣的教學案例更能吸引你
在“什么樣的教學案例更能吸引你”的調查中,數(shù)據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與大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典型案例、故事性較強的案例和最新最熱議的時事案例。
案例教學如今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如何,其教學案例的開發(fā)是關鍵。調查結果顯示,與大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典型案例學生們尤為感興趣,因此在案例安排上我們需從此方面入手增加題庫,讓學生愿意參與到對案例的討論分析中來,合理安排案例的結構和次序,分別使用導入案例、理解案例和總結案例來加強思政課堂教學效。
六、當學生覺得教師引用案例陳舊或脫離大學生實際生活時會如何
在“當學生覺得教師引用案例陳舊或脫離大學生實際生活時會如何”的調查中,77.31%的學生會選擇與老師溝通,希望其溝通教學內容,11.4%忍著不說,還有10.26%選擇自學為主,極少數(shù)選擇向校方反映思政課枯燥。早期的思政課案例教學中的確存在選擇案例陳舊、案例教學"一言堂"、案例不夠典型、案例教學喧賓奪主等問題。因此案例教學應該堅持鮮活性、具體性、系統(tǒng)性和契合性等原則,通過調查提示,對于案例的選取我們要注意以下方面:案例的選取要準,即緊扣教材注重其思想政治性;案例要新,要與時俱進,能貼進實際、貼進生活、貼進學生;案例要精當,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能說明問題和富有感染力;同時案例也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適合討論和辯論。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教育教學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大學生頭腦的目標。
七、學生們希望的思政課教師語言風格
在學生們希望的思政課教師語言風格調查中,將近93%會選擇風趣幽默,4.66%無所謂,2.69%希望嚴肅正統(tǒng)。
怎樣才能講好思政課?這是每個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識和體驗,有的精于內容把握,以學術思維說服學生;有的擅長語言表達,以幽默的風格吸引學生;也有的亦莊亦諧同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語言,發(fā)揮教學語言藝術的價值,思政課同樣也可以講得出神入化,幽默詼諧。
八、學生是否愿意關注或瀏覽思政課網絡平臺
“學生是否愿意關注或瀏覽思政課網絡平臺”的調查結果顯示,84.25%的學生選擇愿意瀏覽思政課網絡平臺,網絡教育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深受高職院校學生喜愛?;诰W絡平臺的技術優(yōu)勢,能夠對思政課教學起很好的輔助作用,有助于實現(xiàn)自主式、協(xié)作式教學,彌補傳統(tǒng)教育模式之不足,增強課程的教學效果,更好的實現(xiàn)案例教學的動態(tài)性。
九、參與思政課案例教學實踐活動給你帶來哪些提高和幫助
“參與思政課案例教學實踐活動給學生帶來哪些提高和幫助”調查結果顯示,參與案例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更好增強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語言表達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案例教學,是指通過一組案例(具體事件)提供高度擬真的情境,讓學生嘗試在分析具體問題中獨立地做出判斷和決策,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改變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把學生從抽象概念引向具體背景,引導學生動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歸納、演繹、推理、總結,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發(fā)展理論的目的。參與思政課案例教學實踐活動解決了學生被動式、外推式學習的弊端,案例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更新,它的實質應該看成是新的、實際的課堂教學改革。涉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師生關系等一系列的變革,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實踐,所追求的是一種新的課堂數(shù)學結構,新的學習方式。其目標是不以終端結果為滿足,而在于使學生學會探索知識形成過程的規(guī)律,并發(fā)現(xiàn)新的生長點,發(fā)展并不斷完善知識體系,真正達到培養(yǎng)能力、提高全面素質的目的,從而使教育質量得到提升。
十、你認為思政課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來進行教學改革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的學生希望:可以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生參與程度;緊扣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和看法,教師最后總結的方式進行教學改革。
學生希望在未來思政課教學授課中,能夠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分析能力,對于社會問題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和看法,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xiàn)網上網下、線上線下師生實時互動?!耙詫W生為中心”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于1958年在哈佛教育學院學術研討會上首次提出的,1998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上正式提出?!耙詫W生為中心”不是指教師與學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而是指教學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評價手段的轉變。教學的目的、任務不在教,而在學?!耙詫W生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實現(xiàn)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即從“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知識”轉變,從“傳授模式”向“學習模式”轉變。更多了解學生的認知成長需求,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來實現(xiàn)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十一、結束語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該以習近平同志在關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講話為精神指導,遵循教育規(guī)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化教學改革機制創(chuàng)新,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陳剛,劉剛,孫淑萍.“大思政”視域下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課程教學,2014.
[2]劉勇.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可行性探究[J].實踐與探索,2013.
[3]錢結海.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幾個著力點[J].高職高專之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