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雅芳
【摘 ?要】目的:本論文主要探討的是在患者入院之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腦外科外傷患者急救中心中的實際應用效果以及反響,就是本論文所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這種目的的具體方法是通過對于2018年6月,截止到2019年6月我院共計收治的患者進行試驗和調查。試驗共計分為兩組,第一組是對照組,第二組是觀察組,兩組共計66例病患,每一個實驗組分別有33病患。結果:觀察組的時間、病情情況、以及住院時間都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成功率相較于對照組成功幾率也更高。結論: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比較明顯,可以極大的減少入院的時間以及患者的并發(fā)癥的幾率,對于患者的治療和術后恢復都有很好的幫助效果,這種方式可以在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急救中廣泛的施行推廣。
【關鍵詞】院前急救護理;重度顱腦外傷;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7-0238-01
就目前的醫(yī)療水平而言,顱腦外傷是屬于比較嚴重的且比較常見的重癥病癥。顱腦外傷的主要特點是突發(fā)性較高、病情兇險、病情發(fā)展迅速等等。這種病情一旦突發(f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極大的威脅,這種并發(fā)癥也會給患者的家庭帶來嚴重影響。由于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的特點,醫(yī)護工作者必須時刻關注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情況,針對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情況的變化做出最有效的救治手段。由此一來才能提高顱腦外傷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顱腦外傷患者的死亡風險。本論文選取了33名顱腦外傷患者對其進行了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急救,并且切實的研究其對顱腦外傷患者的病情陳勝的效果,具體如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本論文的研究資料主要選取了本院在2018年6月,截止到2019年6月12個月之間的收治的路腦外科患者為參考。在此期間,本院共收治了66名顱腦外傷患者,并將這些患者進行隨機分配,形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的患者有33名,觀察組的患者也有33名。對照組和觀察組中分別的名句年齡大致為,18歲到67歲之間。其中男性患者分別是,23例和19例,女性患者大約有13例和13例。在這些患者中,因意外的交通事導致的分別有8例,11例。由于受到打擊而導致的顱腦外傷患者分別有10例,12例。由于從高處墜落的導致顱腦外傷患者分別有9例,5例。其中受到重物擠壓導致的顱腦外傷患者分別有6例,7例。根據(jù)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兩個實驗組中的試驗對象并沒有明顯差異,其產生的結果也具有可比性。
1.2 具體方法
將對照組進行正常的醫(yī)護管理,以及常規(guī)的醫(yī)療干預。也就是說,在患者進入本院接受治療之后,將患者進行緊急救治。救治的內容主要包括,建立靜脈通路、吸氧等各種治療措施。觀察組在患者和進入醫(yī)院之前就開始進行及救治的干預,其中,緊急救治干預的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第一,保持患者的正常呼吸?;颊呤艿街囟蕊B腦外傷的影響時,極有可能產生嘔吐以及排泄分泌物的情況發(fā)生。所以,醫(yī)護者在對患者進行救治之前要先將患者的頭部按照情況進行偏移,使患者吸取氧氣,防止患者出現(xiàn)窒息的情況。并且在其過程中,要清楚患者口腔中的異物,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給患者插氧氣管。第二,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實施監(jiān)控,開放靜脈通路。在患者有需要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輸血,以免導致患者出現(xiàn)休克等不良反應。第三,對于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評估。在進入醫(yī)院治療之前,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初步的準確的評估。評估的方法主要是以觀察為主,觀察患者的身體是否有骨折的情況以及是否有內臟破裂的情況,并將其觀察到的情況向醫(yī)院進行匯報,方便醫(yī)院做好救治準備。如果患者在進入醫(yī)院之前出現(xiàn)了明顯的外商情況,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包扎救治。第四,在患者進入一間進行治療之前,必然會經歷一些挪動的過程,醫(yī)護人員要在搬運患者的身體是格外注意和小心,避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在進入醫(yī)院之前,醫(yī)護人員也要將恨著的情況如實的匯報給醫(yī)院,雙方要進行充分的溝通,促使醫(yī)院更好的為迎接患者做好準備。第五,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安撫,避免患者過度緊張產生很多負面情緒,不利于開展后續(xù)治療。
2 結果
通過試驗,將兩組患者的在時間上、和病情評估時間、以及昏迷的時間進行觀察對比。觀察組的運轉時間是17.26±6.03時,對照組的時間是34.34±6.47時。對于病情的評估時間觀察組為4.16±1.14,對照組的時間是11.43±2.31時。觀察組的昏迷時間是8.43±2.41時,對照組的昏迷時間是12.18±1.36.根據(jù)數(shù)據(jù)可知,無論是患者的轉運時間上,還是病情預估時間以及患者的和昏迷時間上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
將兩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患者救治之后的殘疾率、病逝率和產生的并發(fā)癥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并比較。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的救治成功率為90.90%,對照組的救治成功率為84.84%。觀察組在救治之后患者殘疾的幾率是0.06%,對照組在救治之后患者殘疾的幾率是0.09%。觀察組的病逝率是0%,對照組的病逝率是0.03%。觀察組在進行治療之后產生的并發(fā)癥的幾率為0.03%,對照組在進行治療之后患者產生的并發(fā)癥的幾率還是0.03%。將以上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由此得出結果,觀察組的救治成功幾率,以及在就在進行救治之后患者殘疾的幾率和病逝的幾率、在進行救治之后患者產生的嚴重的并發(fā)癥的幾率都遠遠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重度的顱腦外傷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患者由于外力的作用下在承德劇烈撞擊或者是外界對于患者的暴力導致的一種常見的緊急重癥?;颊咴诨加羞@種病癥時常常會出現(xiàn),嘔吐、頭暈、意識不清、思維混亂等病癥的產生,以及很多臨床反應的發(fā)生。重度顱腦外傷的病情十分緊閉并且根據(jù)病情情況也比較復雜,其病癥的轉變速度較快,突發(fā)性強。由于腦部的神經組織較多,對于不同的腦部受損程度,在重度的顱腦外傷患者在進行醫(yī)治后極有可能出現(xiàn)殘疾或者死亡的情況發(fā)生。這種病癥對于患者來說,極大的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水平質量。在患病的一小時以內是重度顱腦外傷的救治的最佳時間。一旦超過了最佳時間在對患者進行救治,患者就極有可能在途中由于腦部供氧不足導致各種并發(fā)癥甚至休克,嚴重者極有可能在成患者殘疾或者死亡。通過以上實驗表明,患者在進入醫(yī)院進行治療之前,對患者進行緊急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方便醫(yī)院更好的進行救治,有利于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預防殘疾以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產生,降低患者的死亡幾率。
進行院前急救護理是點點醫(yī)院的進行治療時比較常見的,也是新型的救治護理手段之一。這種新型的救治理念,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救治患者,以患者為中心。這種護理模式能更好的提升患者治療的成功幾率,全面提升了醫(yī)院的護理流程,實行了更加科學的護理方式,加大的保障了在對患者進行救治時的風險。因此,本院對患者入院之間的急救護理干預進行試驗,試驗表明施行院前急救護理干預的患者的數(shù)據(jù),明顯優(yōu)于沒有事項院前急救干預的數(shù)據(jù)。由此表明,對患者施行入院前的急救干預可以對患者在之后的治療中起到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在入園之前對患者事項急救護理干預對于患者在之后的治療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且效果比較明顯。有效的急救護理干預可以大大的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以及降低患者在進行救治之后導致的殘疾、并發(fā)癥的風險,降低死亡幾率。施行院前急救護理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種護理方式值得在各個醫(yī)院內推廣施行。
參考文獻
[1]蔡國容. 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河北醫(yī)藥,2015,37(19):3012-3014.
[2]黃建茂,黃惠賓,招卡媚. 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9,26(09):1261-1262.
[3]郭晶瑩. 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7,23(05):50-52.
[4]高潔. 院前急救護理應用于重度顱腦外傷急救護理工作中的價值[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24):159-161.
[5]王海蓉,任青青,何娟. 序貫評估病情應用于顱腦外傷患者院前急救護理的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18,4(2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