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龍華
【摘 ?要】目的:分析對慢性胃炎患者在阿莫西林治療的同時加用替硝唑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計50例,隨機分為采用阿莫西林治療對照組25例與加用替硝唑治療實驗組25例,對比療效。結果: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包括口干1例,發(fā)生率為4%(1/25),對照組不良反應包括頭暈1例,口干1例,惡心1例,發(fā)生率為12%(3/25),P<0.05。實驗組復發(fā)率為4%(1/25),明顯低于對照組8%(2/25),P<0.05。結論:對慢性胃炎患者在阿莫西林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替硝唑聯合治療效果理想,且用藥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阿莫西林;替硝唑;慢性胃炎;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7-0160-01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一般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或二者兼有。臨床非常多見,慢性胃炎檢出率占內鏡檢查的3/4以上。慢性胃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多由于胃粘膜萎縮而引發(fā),可急性發(fā)作,對患者日常生活存在嚴重的影響,在未得到及時干預的情況下,可進展成為胃潰瘍或穿孔,存在誘發(fā)胃出血的幾率,也可進展為萎縮性胃炎,存在癌變的風險,為此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本病臨床治療可采用的方案較多,但普遍為對癥用藥,僅起緩解作用,復發(fā)率較高,臨床仍然缺乏統一的治療方案[1]。為探究治療慢性胃炎有效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單采用阿莫西林治療與聯合使用替硝唑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聯合用藥效果更為理想,故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計50例,隨機分為采用阿莫西林治療對照組25例與加用替硝唑治療實驗組25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25~77歲,均數(42.3±5.4)歲,病程1~20年,均數(7.2±2.1)年,實驗組中男12例,女13例,年齡27~76歲,均數(42.1±6.1)歲,病程1~20年,均數(7.2±2.1)年,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患者均經臨床檢驗確診為慢性胃炎,年齡18~75歲,典型癥狀包括腹痛、腹脹、惡心等,排除特殊生理時期、阿莫西林與替硝唑禁忌癥等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單采用阿莫西林(海南三葉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91,按C16H19N3O5S計算 0.25g)進行治療,給藥方式為口服,每次劑量控制為0.5g,每日3次。實驗組則采用阿莫西林與替硝唑(海南三葉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156,0.25g)聯合用藥方案,阿莫西林用法用量通對照組,替硝唑為口服,劑量控制為0.5g,每次2次。兩組患者均用藥1月后對比臨床療效。
1.3觀察指標
對比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臨床療效中,胃鏡檢查發(fā)現充血、水腫完全消失,腹痛、腹脹、惡心等典型癥狀顯著改善,判定為顯效,胃鏡檢查發(fā)現充血、水腫改善,臨床典型癥狀緩解判定為有效,未見顯著改善判定為無效[2]。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口干、惡心、頭暈等。復發(fā)率通過隨訪半年確定。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在Excel預處理的基礎上,采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處理分析,設定為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P<0.05。
2.2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
實驗組不良反應包括口干1例,發(fā)生率為4%(1/25),對照組不良反應包括頭暈1例,口干1例,惡心1例,發(fā)生率為12%(3/25),P<0.05。實驗組復發(fā)率為4%(1/25),明顯低于對照組8%(2/25),P<0.05。
3?討論
大多數病人常無癥狀,或有上腹隱痛、餐后飽脹,噯氣、食欲減退、反酸、惡心、嘔吐等,伴出血者可有黑糞,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體檢可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貧血貌。慢性胃炎誘發(fā)因素較多,臨床典型癥狀包括腹痛、腹脹、噯氣、腹部灼熱感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存在嚴重的不良影響。隨著當前國內居民飲食習慣以及作息習慣的改變,慢性胃炎的發(fā)生率持續(xù)上升,并呈現為逐年上升趨勢,臨床多采用對癥治療方案[3]。雖然用藥治療本病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常伴隨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用藥依從度的提升,為此在臨床治療上應該在保障療效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從慢性胃炎的誘發(fā)因素來看,生活習慣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均為主要原因,故可從抑菌與改善生活習慣兩方面入手。阿莫西林屬于臨床常用的廣譜抗生素,其可和細菌胞內轉肽酶的有效結合,抑制胞壁的形成,抑菌效果較為理想,且口服之后能夠較快的作用于人體,可為胃腸所吸收,但在單一用藥的情況下,療效并不理想,受細胞壁干擾,阿莫西林的抑制作用將顯著降低。替硝唑屬于硝基咪唑抗生素,其在作用于人體后可有效清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可較好的降低單胺類氧化酶的活性,且能夠降低由于阿莫西林所導致的不良反應,耐受性較為理想,故可采用聯合用藥方案,提高臨床療效[4]。但需要注意的時,考慮本病與患者的生活習慣也存在一定的聯系,故在臨床用藥的同時,應該做好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重點做好飲食指導,叮囑其戒煙戒酒,維持飲食清淡,規(guī)律作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與臨床用藥發(fā)揮出相輔相成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采用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合用藥方案后,其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代表該方案療效理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則代表該方案安全可靠,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復發(fā)率。綜上所述,對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與替硝唑方案進行治療效果理想,用藥安全可靠,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石文良, SHIWenliang. 阿莫西林與替硝唑聯合治療急性腸胃炎的療效研究[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6(21):65-66.
[2]周陸兵. 替硝唑聯合阿莫西林治療急性腸胃炎的臨床效果[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5, 10(S2):118-119.
[3]俞富香. 替硝唑與阿莫西林結合治療急性腸胃炎的臨床效果研究[J]. 心理醫(yī)生, 2016, 22(22):41-42.
[4]尤科. 替硝唑與阿莫西林結合治療急性腸胃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