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飛
摘要:文章首先對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的必要性進行簡要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城市綜合管廊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展望。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促進綜合管廊在城市中的推廣應用有所幫助。
關鍵詞: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發(fā)展
綜合管廊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它的建設與發(fā)展對于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綜合管廊位于城市的地下,它將各種管線集于一體,如電力線纜、通訊線路、燃氣管道、市政給排水以及熱力管線等等,綜合管廊實質上是一個修建在地下空間中的隧道,集約化是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其中設有檢修口以及監(jiān)控系統(tǒng)。借此,本文就城市綜合管廊建設與發(fā)展趨勢進行淺談。
一、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的必要性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tǒng)的工作,通過多各大城市的綜合管廊建設情況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它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能夠使道路反復施工的問題得到解決
在城市道路工程項目建設中,常規(guī)的流程是先對道路的主體進行施工,然后再施工相關的管道。在后期對管道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已經修建好的道路進行圍擋,這樣一來勢必會對交通的正常通行造成影響。同時,在部分道路比較完善的老城區(qū)中,管道的規(guī)劃要明顯滯后于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后期建設的管道工程,需要全部埋設在車行道下,由此會導致道路交通中斷。此外,在對車行道下已經建成投用的管道進行維修時,需要破除道路,從而會造成交通中斷。對于車流量較為密集的城市,占道施工會給人們的正常出行帶來影響。而通過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可以使道路反復施工的問題得以解決,減少了各種不必要的麻煩。
(二)可使管線敷設不規(guī)范的問題得到解決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制約了我國工程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早期,工程技術水平十分有限,相關文件資料不齊全,規(guī)劃欠缺科學性及合理性,致使地下管線的敷設存在不規(guī)范的情況,部分管線在施工的過程中,因技術與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并未嚴格依據編制好的計劃進行施工作業(yè),同時,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造成了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的現(xiàn)象,增大了后期的施工和維護難度,由于相關資料不全,使得管線施工階段,對已經修建好的管道造成損壞,同時,還給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通過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能夠使管線敷設不規(guī)范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能緩解地下空間緊張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在大力發(fā)展工業(yè)的過程中,經濟水平獲得大幅度提升,工程技術也隨之得到快速發(fā)展,由此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軌道交通的發(fā)展,以及各種新型管線的大量敷設,如中水、直接飲用水管線等等,使地下空間變得嚴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城市的發(fā)展。而通過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可以使各類管線集中敷設,由此一來,能夠使地下空間緊張的問題得到有效環(huán)節(jié),有助于促進城市的持續(xù)發(fā)展。
二、城市綜合管廊的發(fā)展趨勢
由上文分析可知,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能有效避免道路重復開挖的情況發(fā)生,確保了路面結構的完整,使道路的使用壽命大幅度延長,同時綜合管廊的建設,使地下空間得到有效利用,各種管線可集中統(tǒng)一管理,不但美化了城市環(huán)境,而且還使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鑒于城市綜合管廊的諸多優(yōu)點,應當對其進行大力發(fā)展,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城市的綜合管廊將會朝著如下趨勢發(fā)展:
(一)拼裝標準化
從國際綜合管廊的發(fā)展趨勢上看,預制拼裝技術是主流發(fā)展方向,由此能夠使綜合管廊的建設施工成本顯著降低,工程整體質量則會隨之大幅度提升,工程進度也會相應縮短。在對綜合管廊預制拼裝技術進行推廣應用的過程中,標準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采用預制拼裝技術對綜合管廊進行施工時,工程造價主要與管廊的建設規(guī)模有關,如長度、直徑等等。標準化能夠使預制拼裝模板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拓寬,由此可達到攤銷成本的目的,對于此項技術在綜合管廊施工中的推廣應用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在綜合管廊施工前,通過標準化通用圖的編制,能使設計單位的工作量有所降低,設計周期也會隨之縮短,圖紙的整體設計質量則會大幅度提升。
(二)與地下空間相結合
城市綜合管廊需要依托地下空間進行建設,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空間結構,不僅如此,通過對大量綜合管廊工程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在施工階段,常常會與規(guī)劃的地下空間以及軌道交通建設發(fā)生矛盾沖突,化解這一矛盾的成本較高,困難較大,并且還存在一定的風險。鑒于此,在發(fā)展城市綜合管廊的過程中,應當將之與地下空間的建設相結合,從前期規(guī)劃入手,進行統(tǒng)籌考慮,避免矛盾的產生,降低綜合管廊的建設成本。例如,綜合管廊與地下空間的重合段,可利用夾層或是結構局部共板等。
(三)與海綿城市相結合
海綿城市是國家最近幾年里提出,其能夠有效城市的內澇問題。從現(xiàn)階段國家的政策導向來看,可將具備條件的排水管道納入綜合管廊當中,現(xiàn)行的GB50838規(guī)范中,增加了排水管道入廊的規(guī)定。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設計與海綿城市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不但可以是綜合管廊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而且還可以使排水防澇標準獲得顯著提升,有助于城市抗洪防澇能力的增強。同時,還可將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與雨水調蓄進行結合,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淤積問題得到解決。
(四)應用先進的技術
在綜合管廊的建設過程中,可對當前先進的工程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如BIM技術、GIS技術等等。其中BIM技術具體是指建筑信息模型,該技術的基礎是三維數字技術,通過它能夠對工程項目的相關信息進行模型化處理,并且能夠提供可視化的工程方法,將該技術應用于相關工程的建設當中,可使項目從方案制定到設計施工直至投入運營和拆除的全壽命周期,為參與工程的各方提供服務。GIS是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縮寫,它是特定的空間信息系統(tǒng),通過計算機硬件以及軟件程序的支持,可對地球表層空間中與地理分布有關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和分析處理。城市綜合管廊歸屬于市政工程的范疇,為準確把握此類工程中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的所有信息,可對BIM與GIS兩項技術進行聯(lián)合運用。對現(xiàn)有的地下管線、建筑物以及周邊環(huán)境等進行三維數字化建模,然后將綜合管廊、管線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信息全部輸入到模型當中,借此來對綜合管廊的設計施工和后期運營進行指導,由此可使綜合管廊工程的建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將BIM與GIS技術進行結合應用,能夠使綜合管廊的后期管理實現(xiàn)智能化,借助運營管理智能化監(jiān)控平臺,能夠使埋下在地下空間當中的綜合管廊的安全性、可靠性獲得進一步提高,從而使管廊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管廊以其自身所具備的諸多特點及功能作用,在城市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推動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與發(fā)展,相關部門應當充分認識到綜合管廊建設的必要性,并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促進綜合管廊的持續(xù)發(fā)展,這對于推動城市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未來一段時期應當加大與綜合管廊有關方面的研究力度,為其順利建設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白海龍. 城市綜合管廊發(fā)展趨勢研究[J]. 中國市政工程 , 2015 (6) :78-81
[2] 李明照 , 唐夢聰. 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發(fā)展趨勢分析研究[J]. 四川水泥 , 2018 (4)
[3] 趙璟. 淺談城市綜合管廊在市政工程中的設計應用[J]. 低碳世界 , 2017 (9) :126-127
[4] 王貝貝 , 戴素娟. 淺談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必要性以及發(fā)展前景[J].安徽建筑 , 2015 , 22 (6) :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