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國
摘要:輪滑項目本身比較困難、危險,容易摔倒;學習輪滑的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比較薄弱,不敢挑戰(zhàn)輪滑教學與訓練中困難的動作;教師的教學保護、理論講解不到位,或者區(qū)別對待后進生,會導致學生畏懼,或者自尊心受傷;學校缺乏專門的輪滑場地和護具,安全隱患較大,也會導致學生在學習輪滑時產生畏懼和走神等心理障礙。為了解決輪滑訓練中的心理障礙,輪滑體育教師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果敢、耐挫、抗壓、積極樂觀等意志品格;優(yōu)化輪滑的課堂教學,因材施教,鼓勵為主,多多交流,做好保護,因地制宜地教學輪滑,在課前清理小障礙物,為學生申請配齊護具。
關鍵詞:輪滑;訓練;教學;心理障礙
輪滑教學與訓練中往往會發(fā)現,學習輪滑的學生,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心理障礙,主要是畏懼心理。學生們一方面怕摔倒的疼痛和丟臉,另一方面也單純地害怕困難。學生的這些心理障礙,會導致學生們的輪滑動作變形、無法獨立練習輪滑運動,影響輪滑課的教學秩序,降低輪滑課的教學質量。因此,輪滑體育教師要想方設法,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這一障礙。
一、輪滑訓練中的心理障礙的成因
(一)輪滑本身的因素
輪滑項目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與危險性,零基礎的學生在穿上輪滑鞋后,會感覺失去重心、無法移動,還很容易摔倒,或者見證其他同學的摔倒。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失去新鮮感、自信心,而且產生恐懼心理。[1]
(二)學生的身心因素
現在的學生身體素質不太好,所以總會懷疑自身的身體素質無法完成教學中的動作,所以產生畏懼心理,不敢完成動作。比如,“平地花式輪滑單腳S”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單腳著地、向前滑行,這個動作需要一定的腿部力量,所以學生會擔心抬起一只腳導致自己失去平衡,摔倒受傷。而且,學生的心理素質也不太好,沒有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無法承受頻繁的失敗,還會因為在眾人面前摔倒而羞愧難當、自卑、緊張。[2]而學生一旦過度緊張,就會肢體僵硬,更難學會輪滑。
(三)教師教學因素
教師不適當的教學方法,會影響輪滑教學的教學效果。比如,學習跳躍障礙時,應當在學生兩側安排保護人員,如不安排或者位置不正確,學生就容易摔倒,進而畏懼跳躍障礙。[3]而且,體育課的輪滑理論教學過于粗淺,沒有講解動作的原理,比如生理學、生物力學、解剖等學科的原理,導致學生盲目摸索,在練習中產生心理障礙。[4]有的輪滑教師還會因為學生學得慢而不耐煩,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四)學校場地護具因素
很多學校沒有專門的輪滑訓練場地,而是與排球、籃球、田徑等體育場地混合交替使用,這就沒有針對輪滑的保護措施,有許多安全隱患,還導致學生分心。此外,一些學校沒有為輪滑可配置護具,比如頭盔、護膝,所以學生害怕受傷。
二、輪滑訓練中的心理障礙的解決策略
(一)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學習輪滑技術的基礎,因此,每堂輪滑課都要安排熱身運動等身體鍛煉,也可根據學生基礎展開分層鍛煉與教學。熱身運動可以喚醒腿部、腳踝、腳跟、腳尖等容易受傷的部位。學生鍛煉體質時,體育教師要針對性的指出學生的不足,比如不協(xié)調、不柔韌,同時給出解決方法,讓每一名學生的體質都逐漸提高。體育教師還應定期測試學生體質,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樹立信心,在徹底掌握基礎輪滑技能后,勇于學習和挑戰(zhàn)新的輪滑技術。
(二)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格
輪滑技術復雜而繁瑣,難度較大,學習過程中必然經歷很多困難和反復,才能將動作定型。因此,學生需要成為果敢、耐挫、抗壓、積極樂觀的人。為了訓練學生的這些意志品格或者說心理素質,體育教師應啟發(fā)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消除害羞心理;要求學生摔倒后迅速爬起來,繼續(xù)練習輪滑;引導學生自我暗示、鼓勵,增強自信,振奮精神;表揚練習輪滑最勤奮的一些學生,多給害羞的學生一些輪滑機會;讓學生組成小組,互幫互助,反省動作;培養(yǎng)學生班干部,讓班干部幫助、帶動其他同學;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練習時給予困難學生單獨輔導,并且要以身作則,發(fā)揮人格魅力。這樣,學生就會變得敢于拼搏、信念堅定。
(三)優(yōu)化輪滑課堂教學
輪滑運動的難度較大,需要更高水平的教學。體育教師應在輪滑開課前了解每個學生的身體、心理素質,以便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課堂問題不斷調整。教學時用語準確、形象、有趣,多鼓勵多表揚,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的輪滑體育教師,可以減輕學生的緊張、恐懼。學習腳尖、腳跟向前滑行動作,或者學習跳躍障礙時,要在學生兩側設置保護者。學習各個動作之前,都可以增加教師優(yōu)美的示范和理論知識講解,比如停止動作的原理是輪滑鞋前凸起的一小塊橡膠能夠提供摩擦力,這樣就會減少學生的恐慌。輪滑體育教師還應與學生加強交流,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
(四)因地制宜教學輪滑
學校場地的客觀條件一時難以改變,輪滑體育教師就要因地制宜,趨利避害,為各項輪滑訓練尋找最合適的場地,降低動作難度。例如,粗糙的地面會影響剎車動作,容易導致學生摔倒,所以要到光滑的地面上練習剎車;人流集中的地方容易撞人,所以不能速滑,要練習原地動作;直行路段不便練習轉彎、前后壓步,所以要找個彎道多的地方。不過,場地上的小石頭還是可以改變的,可以在課前清理掉;頭盔、護膝等護具也比較容易采購。
三、結語
輪滑運動難度大、危險多,因此教學難度也比較大,還要幫助學生做好身體、心理的準備,以免學生受傷。這樣才能提高輪滑訓練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鐸.芻議高校輪滑選修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形成原因及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 (10):119+111.
[2]李立超.探討高校輪滑教學中學生畏懼心理的產生及消除途徑[J].科技資訊,2018,16 (14):174-175.
[3]張美恒.高校輪滑教學中學生畏懼心理的產生及消除[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 (12):63+58.
[4]馮超.對高校輪滑教學中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7 (1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