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淑華
摘 要:閱讀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帶有強烈的個性特征。沒有個性的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只是一種“死讀書“。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體驗審美樂趣。
關鍵詞:閱讀教學;個性閱讀;閱讀氛圍
閱讀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它帶有強烈的個性特征。沒有個性的閱讀,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只是一種“死讀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體驗審美樂趣。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深感閱讀教學之弊,也常常為之困惑、苦惱,為此進行不懈的探索,尋求閱讀教學的新境界。在筆者近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感觸頗多,下面筆者談談幾點淺見: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閱讀的動力
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應精心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或轉換文本形式,或實現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快、自由的課堂氛圍中開展閱讀學習,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激發(fā)興趣
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在教學《臺灣蝴蝶甲天下》一課時,筆者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種各樣蝴蝶飛舞的動畫圖片,在導入新課時,筆者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蝴蝶朋友,然后,出示蝴蝶飛舞的圖片,把它們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頓時被激起。在學習課文內容時,讓學生感受“200多萬只蝴蝶成群結隊在樹木花叢間、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猶如片片彩霞在空中飄動。游人來到這里,仿佛進入了神秘的仙境,頓時感到目不暇接,心曠神怡”的境界時,筆者又采用了播放錄像的情景教學,學生很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感,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閱讀氛圍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弊寣W生在沒有任何“學習目標”負擔的情況下去暢飲語文美酒,醉在其中,樂在其中。
閱讀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去實現教學目標?新的課堂教學觀認為,教師不要在一開始就“示標”,因為教學一開始就“示標”,會在一定程度上“框定”學生閱讀的思維視野,不利于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樣來說,閱讀文本要學到或者學會哪些東西,學生是“醉”著的,因而他們各個維度的思維都是積極開放的。然而不“示標”,也決不是說課堂教學就“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的目標意識必須是明確的。
(三)創(chuàng)設開放情境
閱讀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口頭讀的活動,而是來自心靈的活動。為此,我們根據閱讀文本內容的不同,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如,在閱讀何其芳的《秋天》一詩時,我們采用了讓學生根據詩的意境繪出一幅自己想像的圖,結果,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勾勒出了自己意念中的圖畫,有的學生表現了農家的豐收,有的學生表現了霜晨的凄冷,少女的思念……使其身臨其境,迫不及待地想表達,其個性感受在不自然狀態(tài)下迸發(fā)出來,且?guī)е鎸崱е晕?、帶著個性。
二、營造寬松的氛圍,個性在閱讀中飛揚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言論自由氛圍,讓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教師和學生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開討論,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個性在閱讀中充分飛揚。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反應。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三、學生的自主性是個性化閱讀的保證
(一)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給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學生自主取舍學習對象,教師在教同一篇課文時,可以給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權利,在新課改后的課堂上,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課堂用語:“選擇你喜歡的自然段來讀一讀?!边@就是體現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閱讀興趣的不同,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在個性化閱讀中講求興趣。正確運用興趣規(guī)律,能促使學生不斷增長求知欲望,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自我體驗閱讀的快樂,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從而形成獨到的見解,發(fā)展閱讀個性,提高閱讀水平。
(二)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學生因各人的知識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表現為不同的個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用自己認為最佳的方法進行學習,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是邊想邊讀,可以是邊表演邊讀,可以集體讀,個人讀,也可以是批注閱讀。學生通過有感而發(fā),有疑而注,有得而寫,滿足個體學習的需要,促進個性品質的發(fā)展,當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閱讀時,他們會學得主動、自覺、輕松、愉快,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無奈。
總之,閱讀是一扇窗,透過它就能看見整個世界;閱讀是一盞燈,點亮它就能照亮心靈。只要感悟到閱讀是心靈的體驗,那么閱讀教學就會開辟出新天地,在語文教學這片神奇的園地中也會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