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這些年來,在手術之前應用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這種方法是預防切口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雖然,抗生素應用的廣泛,但是也隨即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在手術中一旦預防性抗生素的應用出現(xiàn)問題,則會大大增加手術感染的可能性。本文就對預防性抗生素在手術室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個簡單地介紹,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善建議。
1 預防性抗生素在手術室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1 抗生素種類繁多,計量不一
現(xiàn)在市場上充斥著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抗生素。在實際工作中,手術室護士大多數(shù)情況下僅僅是只交接一支或者幾支供手術病人使用的抗生素。在這個過程中,護士不能將抗生素的使用說明書帶到手術室內,如果護士對抗生素的種類分辨不清,就不能充分的了解對不良反應的處理措施、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甚至是藥物性能的使用不合理。這就給手術帶來了潛在的危險。
1.2 給藥的時機把握不準確,隨意性很大
在手術開始之前的半小時到1個小時的時候開始給病人用預防性抗生素。但是實際上,工作中電子醫(yī)囑下達的不及時,或是交接過程發(fā)生失誤,這就造成這臺手術準備的時間都緊張,為了避免和麻醉用藥沖突延遲給藥,這就會給手術感染增加危險因素。
1.3 在輸入抗生素的過程中有過敏反應的發(fā)生
每個病人的過敏原都不相同,有些病人對這些抗生素會產生過敏反應。所以在正常使用時就要進行過敏反應測試。如果出現(xiàn)過敏反應就要及時的進行更換,或是用抗過敏藥物緩解癥狀。
1.4 抗生素使用時機不能有效把控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規(guī)定: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超過所用藥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過1500ml時,術中應追加一次抗菌藥物。手術時間超過3個小時之后,抗生素的濃度不夠,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對手術時間估計不足、手術風險意識不強,未準備額外劑量的抗生素,這就會導致血清中的藥物濃度不夠,那樣的話就達不到了預防性用藥的目的。這樣的預防性抗生素使用基本上算是宣告失敗了。
2 優(yōu)化預防性抗生素在手術室應用的對策
2.1 加強藥理知識的學習
平時收集各種各樣的抗生素的使用說明書,放在各個手術室里,讓手術室里的護士準確地了解藥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應等。這樣一來呢,醫(yī)生護士對這個預防性抗生素的了解更充分,在實際操作上就能得心應手,更好地配合手術,降低手術后感染地危險。
2.2 加強對術前抗生素應用的重視
在手術前半小時或全麻誘導以及硬膜外麻醉注入首次計量后輸入抗生素,就可以達到手術期間抗生素應用的同時也不影響麻醉。對于這個問題上,醫(yī)生要有應有的重視,控制給藥時間,保證不影響手術麻醉。
2.3 抗生素需單獨使用
在輸注抗生素的時候,醫(yī)生不能把輸液體作為麻醉給藥的途徑。必要時也可以建立第二條靜脈通路。
2.4 加強用藥的監(jiān)護
抗生素不同于其他的藥物,在使用期間要密切觀察病人有沒有過敏反應。對那些發(fā)生過敏反應的病人要特別注意。如果在用藥期間發(fā)現(xiàn)有病人皮膚發(fā)紅或者是有蕁麻疹等情況發(fā)生要及時地通知到醫(yī)生,及時使用抗過敏藥物或停止用藥,查明原因。
2.5 加強與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生的溝通
手術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合,信息溝通就顯得額外重要了。不僅僅在手術進行過程中有效的溝通是必要的,手術前的準備也是極為重要的。在預防抗生素使用前,及時溝通,保證預防工作銜接沒有縫隙,減少手術開始之前預防抗生素給藥過程受阻。充分估計手術持續(xù)時間,在手術開始之前,提前準備第二劑或第三劑抗生素。手術過程中沒有使用的話在手術結束后帶回病房??傊褪窃谑中g開始之間做好萬全的準備,盡量保證預防抗生素的使用。
3 總結:
手術不同于其他工作,要保證病人手術切口部分不能感染。利用好預防抗生素的使用,一方面能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現(xiàn)手術后傷口感染的情況發(fā)生,另一方面減少了不必要的醫(yī)療支出,減少患者醫(yī)療費用。所以在進行這項工作中,要盡量避免預防抗生素接種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