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廷宏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和閱讀能力,還需要能夠通過學習語文知識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實現(xiàn)全身心健康發(fā)展。但是目前初中語文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能夠及時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研究作出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方式 學習方式
雖然我國已經(jīng)在推行素質(zhì)教育,但是很多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方式上還存在較強單一性,而學生掌握知識主要借助教師的講解,在長期面對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下學生也會形成固定化的學習方式,對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學習水平都不到有效作用。所以需要教師能夠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情況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兩點問題。①知識點內(nèi)容講解淺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無法幫助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并加以運用,很多教師僅僅只是將課本上所含有的表面知識內(nèi)容進行講解,并沒有對文章中所富含的深層意義和思想情感進行剖析,使得很多學生對知識點領悟不透徹,文章思路掌握不明確,形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狀態(tài)[1]。②忽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受長期固定化的教學模式影響,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極易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沒有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進行教學,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上都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提高教學水平及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1.深入分析教學素材,合理設計教學內(nèi)容
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對語文教學素材進行深入分析,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識水平來考慮,對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分配,全面考慮到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確保所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能夠適應于班級每一位學生[2]。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和規(guī)范自身,為學生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把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去進行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相互探討交流,從而提高學生與課堂的參與度,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比如在講解《最后一課》文章前,教師先提出問題“這篇文章講述的大致內(nèi)容是什么?”將問題拋出后自然就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就會進行閱讀、思考從而得出答案。只有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才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為進一步體會文章中表達的深刻意義提供有利條件。若教師在正式講解前就先讓文章大致內(nèi)容告知學生,對學生而言就不會產(chǎn)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入探索的欲望。
3.鼓勵與支持學生,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鼓勵和支持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3]。比如在教學《次北固山下》一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相互交流和討論,大致了解詩的意思,然后選取一名學生先以自己的理解方向?qū)υ娋溥M行翻譯,不論學生講解是否有誤,教師都應帶動全班給這名學生鼓掌,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種激勵性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先對知識點進行自我想象和自我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對學習方法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
4.引入活動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方法中可以有效引入活動環(huán)節(jié),以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文時,教師可選取幾名學生分別擔任文章中的不同角色,然后模仿文章中人物的說話語氣和行為動作,這種活動教學的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想要完整演完整篇文章,不僅需要對自身的角色設定進行深入分析,還需要配合其他角色,與其他角色的溝通方式[4]。在無形之中就將學生引入文章之中,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情感把握能力。
結(jié)語
綜上所述,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二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合理的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需要能夠意識到二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引入活動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勵性教學方法等,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語文,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李彩萍.初中語文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研究[J].學周刊,2018(13):28-29.
[2]王立群.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構建中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51):194-195.
[3]蔣正洪.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素質(zhì)——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初探[J].零陵學院學報,2004(08):178.
[4]尹曉軍.語文綜合性學習:變革教師的教學方式[J].中國教育學刊,2003(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