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華英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042-02
心衰是常見的冠心病并發(fā)癥,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均發(fā)生功能障礙,通常情況下由左心衰開始。心衰按照發(fā)病的急緩程度,又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心衰患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面色蒼白等,是多種病因所致的心臟疾病終末狀態(tài),一般均有代償性機制發(fā)生,臨床多采用強心劑、利尿劑進行治療。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因此對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僅通過治療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必須加強家庭護理[1]。下面一起探討心衰患者如何進行家庭護理。
1 體重監(jiān)測
教育心衰患者每天早晨起床,在相同時間,穿相同的衣服,用相同的體重秤,做到空腹、排空大小便,然后稱體重,如果連續(xù)三天體重超過2Kg,或者一周體重超過2.5Kg,就要及時就醫(yī),早期干預,避免或者延緩病情進一步惡化。
2 做好容量管理
要求心衰患者在每日監(jiān)測體重的情況下,嚴格控制液體入出量,入量:一般成人每日入量控制在1500-2000ml,體重>85Kg的,每日入量35ml/Kg體重,體重<85Kg的,每日入量30ml/Kg體重,所有入量包括飲食、水果、飲水、輸液等全部要計算入量。出量:包括小便、各種引流液、皮膚、呼吸道、大便含水量等,都不能忽略,嚴格做好登記,和入量保持平衡,如果發(fā)現(xiàn)入出量相差較大,應及時就醫(yī)。
3 有氧運動
每天的最佳運動時間為下午5:00-7:00間,其他適當?shù)目臻e時間也可以運動,每天總運動時間80min左右,運動后30min內(nèi)不可進餐。每天任選1種有氧運動方式,例如在每餐餐后休息半小時后散步約30分鐘至1小時,步數(shù)不要低于6000步。平時可以選擇騎車、散步等運動。避免局部運動量過大。運動時及運動后注意保暖。運動中如果感到不適要立刻休息,并且必要時就醫(yī)[2]。女性經(jīng)期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夏季及時處理汗液,冬季注意保暖,運動后及時處理個人衛(wèi)生,可以適當進行慢走、瑜伽等運動量小的運動。
4 呼吸運動訓練
患者可采取腹式呼吸方法,采取的體位為平臥位或半臥位,患者將雙手放在上腹部,盡可能用鼻子吸氣,吸氣程度達到最大時腹肌明顯松弛,患者的腹部有了顯著凸起表現(xiàn),雙手能感覺到腹部向上抬起的變化。呼氣訓練時需要經(jīng)口盡可能地呼出更多的氣體,此時腹肌明顯松弛,膈肌明顯上抬,肺部的氣體全部排出體外,雙手能夠感覺到腹部又陷入下降。除此之外,還可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能夠增加微弱的呼吸阻力,指導患者將嘴唇形成口哨樣,然后用嘴呼氣,同時要將腹部收縮[3],這種呼吸方式能夠緩解氣道塌陷的問題。另外,還可指導患者采用呼吸訓練器。讓患者將訓練器的口含嘴用嘴巴包裹嚴實,通過鼻子最大程度的呼出氣體,隨后憋氣三秒,然后再通過嘴巴最大程度吸氣。
5 保持良好的睡眠
心衰患者通常睡眠質(zhì)量較差,一般患者的睡眠較淺,一些患者存在失眠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作息,對身體免疫力有負面影響,所以,要做好患者的睡眠護理。入睡時保持病房內(nèi)環(huán)境安靜,關閉房間內(nèi)的燈光,家人可以為患者準備眼罩、耳塞。一般可以留出適當?shù)臅r間供患者午休,但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否則會影響夜間的睡眠時間。
6 改善飲食結構
患者要合理分配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確保機體滿足對蛋白質(zhì)以及脂肪、營養(yǎng)元素的需求,同時要降低脂肪含量,做到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盡量少吃,平時多吃水果和蔬菜。
7 保持良好的心情
心理狀態(tài)會影響疾病的康復,所以對于心衰患者而言如何正確面對疾病非常重要,要正確認識疾病和死亡?;颊呒胰丝梢葬槍颊叩男睦韯?chuàng)傷原因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幫助,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患病原因。患者家人要和患者加強溝通,注意傾聽他們自己的傾訴,發(fā)泄內(nèi)心積壓的情緒,要對患者經(jīng)歷的創(chuàng)傷和挫折進行針對性的開導,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患者由于過分擔心病情,內(nèi)心產(chǎn)生了緊張和恐懼焦慮的心理,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出現(xiàn)了焦躁不安的表現(xiàn),患者家人要了解患者的內(nèi)心變化,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擔憂,并且和患者輕松交談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
8 心肺康復
心力衰竭是因為心臟心肌功能障礙導致肺部淤血癥狀,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它不是獨立的病癥,是心臟病的一個發(fā)展階段。心衰患者病情嚴重,病死率很高,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脈搏細速,面色蒼白等。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家庭護理的關鍵是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護理干預中最為重要的是進行心臟康復運動,是指以運動康復學以及運動生理學為基礎的,具有鮮明目的性和針對性的,以改善患者的生化生理指標和心理指標為特征的運動治療方案。心臟康復運動包括主觀積極運動以及被動運動,我們通常將心臟康復運動歸納為物理療法,治療疾病的意義在于能夠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身體的能量代謝和新陳代謝,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從而改善神經(jīng)和肌肉的功能,提高機體的肌力和耐力,改善心肺功能,糾正機體功能障礙。此外,心臟康復運動通過有氧運動和呼吸訓練能夠調(diào)節(jié)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4],提高心肌有氧代謝能力,降低血管阻力、逆轉(zhuǎn)左心室肥厚,提高心功能。除此之外,心衰患者還要注重睡眠、飲食、心理護理,全面提高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美玲,許秋嫦.慢性心力衰竭后心律失常護理中心臟康復運動的應用體會[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07(9):150-150.
[2]??? 劉永芬.心臟康復運動在慢性心力衰竭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0(11):235-236.
[3]??? 巴寧.心臟康復運動在慢性心力衰竭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04(25):256-257.
[4]??? 吳艷玲.心臟康復運動在慢性心力衰竭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01(7):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