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恒
摘 要:數學在小學教學內容中占有重要地位,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也是全體教師的重要課題。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方法和手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教育教學者也對此進行了研究。有鑒于此,本文也從“利用信息基礎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信息技術和數學作業(yè)相結合”“加強對于教學的評價和追蹤”幾方面具體展開,以期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更好地結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情境;作業(yè)
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在短時間內集中起來,讓學生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保持一定的積極狀態(tài),從而自覺并主動地加入數學學習活動中。在此,本文從以下三方面論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有許多抽象的理論內容,這些知識都是不好講解的。而小學正是數學的啟蒙時期,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必要適當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數學知識。而得益于信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已走進大部分的小學課堂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因此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來制作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更直接地感悟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把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內容融入其中,增強教學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中的“認識時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時間的存在,如咖啡館里創(chuàng)意性的鐘表設計,計程車上的時間打表,以及各個體育比賽中的時間計時等等,如此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視覺情境,使學生加深對于時間的認識,了解生活中處處都有時間的運用。又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不同圖形呈現(xiàn)出來,如電視的方形、房子的體型、空間上的樹木栽種等等,同時以動態(tài)視頻的形式展示圖形的運動,可以讓學生觀察圖形的平移、旋轉等運動,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官,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相關知識,降低了理解難度。而且這也有利于學生空間幾何觀念的有效建立。
二、信息技術和數學作業(yè)相結合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會布置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練習。因此教師的工作量也會增加。此外,試題風格單一,無法調動學生完成的興趣。而如今信息技術的整合徹底改變了教師設計和布置數學作業(yè)的傳統(tǒng)形式。教師可以在互聯(lián)網上收集各種類型的數學問題的練習,搜索更詳細的學習材料,這可以擴大數學練習的多樣性,激發(fā)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部分學生在二年級中的“圖形的運動”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方法掌握不是很好,于是課后教師向他們推送了關于這節(jié)課的微課,讓他們利用課后來進行二度學習,掌握“圖形運動的規(guī)律,初步建立起一定的圖形概念。在學生完成之后,家長用視頻記錄下學生對這一內容的理解,通過微信或者QQ發(fā)送給教師,教師通過語音給予學習上的指導。又如,在數學作業(yè)方面推出“答案掃碼”這一形式。即針對每日作業(yè)中有一定難度的習題提供兩個不同顏色的二維碼,其中掃綠色的二維碼后可得到結果性的練習答案,方便學生有一個參考線索,也方便家長檢查與核對;而掃描藍色的二維碼后看到的是過程性的習題分析過程,有助于學生一步步地分析。這樣,不同學生可以相應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幫助,提高作業(yè)質量。
三、加強對于教學的評價和追蹤
在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人們有了一個更加方便快捷的聊天和交流平臺。面對數學教師,一些學生心理緊張,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和不便。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和學生建立線上的交流模式,不用面對面地給予學生評價,可以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合理的評估,找出不足之處。同時教師可以通過這些交流信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跟蹤他們的學習狀況,從而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例如,教師在評價方式中,可以面向家長群體,在上文論述的作業(yè)方面推出“點評式”評價活動。即根據學生每天作業(yè)完成的情況,針對錯誤率比較高的題目,錯誤類型比較集中的題目,理解上有誤差的題目和需要家長重點關注的題目等,進行評價反饋,并且和家長溝通一些作業(yè)的輔導、講解的方法,便于有需要的家長能夠按照這些方法及時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微信等線上交流工具和學生交流,做好跟蹤記錄,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了解,然后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總而言之,信息社會的到來意味著我們應該把數學教學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密切地結合起來,更好地輔助數學課堂教學。當然,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信息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代替數學教學本身。教師要適時適量地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數學教學,如此才能體現(xiàn)其優(yōu)越性。
參考文獻:
[1]郭德魁.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72-173.
[2]莊自如.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J].名師在線,2019,17(3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