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育添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提出,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也逐漸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一線初中語文教師也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嘗試改善語文課程的教學結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知識的探索中,自主完成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合作學習活動就在此時進入語文課堂中,成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有效方式。在當前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采用合作活動,應當注重分組模式,教師定位,以及評價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得合作活動盡情彰顯其價值。
關鍵詞:合作;初中語文;分組
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使用合作活動,能夠打破原有課堂中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中的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依靠自身與同伴的合作,逐步完成對語文知識的探索。但是,在實際應用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制約合作活動有效開展的不利因素,如組員之間的分配不均、教師角色定位不明確等問題,因此,為了讓合作學習活動真正地彰顯其價值,教師應當根據(jù)語文學科中存在的問題,對合作學習活動進行優(yōu)化,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效果。
一、合理分組
對學生進行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但是,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都是按照學生的座位遠近,對學生進行分組,以至于同一小組當中的學生不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不同小組之間的水平也不均衡。所以,為了改善這一問題,真正地提升合作學習活動的應用效果,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安排,保持同一小組當中學生之間的互異性,從而提升合作活動的應用實效。
例如,在《敬業(yè)與樂業(yè)》中應用合作活動,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組員結構的合理安排,以便實現(xiàn)合作活動的應用價值。首先,教師先對班級中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進行分析,指出不同學生所具有的不同文本解讀素養(yǎng)。其次,教師以互補性的原則為標準,對學生進行組員結構的安排,保持每個小組當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得同一小組當中既有文本解讀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有文本解讀能力一般和較弱的學生。隨后,教師讓學生在分好的小組當中展開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相互輔助中逐步提升認知的效果。
由此可見,在開展語文學科的教育工作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組員結構的合理安排,能夠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合作素養(yǎng),讓學生在差異化水平的小組成員中進行相互幫助,逐步完成對語文知識的有效認知。
二、明確定位
在現(xiàn)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指出,學生基于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對新認知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從而逐步完成對語文知識的建構,指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不再具有存在的價值,相反,這代表著教師應當更好地明確自身的位置,輔助學生完成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合作活動,教師就可以找準自身的位置,通過合作任務的設定,以及合作學習中問題的解決,有效地參與合作學習活動。
例如,在《敬業(yè)與樂業(yè)》中,教師先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指出讓學生認同“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等內(nèi)容,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結合上述內(nèi)容,教師向?qū)W生設定“通過文章的論述,闡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的合作學習任務,指出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向。之后,在學生進行自由交流時,教師也應當時時關注學生的交流活動,當學生的交流遇到問題時,教師應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進合作活動的順利開展。
不難看出,教師以恰當?shù)姆绞絽⑴c到學生的合作活動中,能夠有效地促進合作活動的開展,提升教育實效。
三、優(yōu)化評價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采用評價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以便在逐步改進中,更好地參與到之后的學習活動中。而在語文課堂中應用合作活動后,教師也應當結合合作活動的優(yōu)勢,創(chuàng)建多元參與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在獲得多方位、綜合性的評價語言中,提升學習的質(zhì)量。
例如,在《故鄉(xiāng)》一課的學習中開展合作活動后,教師先結合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學生與他人交談的效果,學生認知本節(jié)課知識的效果等元素,進行評價標準的制定。之后,教師讓學生按照之前的小組結構以評價標準為導向,展開互評的工作,使得學生獲得來自同伴的直觀性點評。隨后,教師再從自身的專業(yè)性視角出發(fā),對學生進行點評,讓學生得到來自教師的專業(yè)評價,以便結合教師的意見進行改進,為之后參與語文課堂的合作活動奠基。最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自省,使得學生加深對自己的認知,促進自身認識的改進。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對分組模式進行優(yōu)化,對自身的定位進行明確,對評價環(huán)節(jié)進行完善等,都能夠促進合作活動的展開彰顯其價值,但是,教師也應當認識到,真正地實現(xiàn)高品質(zhì)語文課堂的建構,展現(xiàn)合作活動的應用價值,不是單純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落實的。所以,在之后的語文課堂中,教師應當繼續(xù)分析合作活動的應用方式,并創(chuàng)建出完整的應用合作活動的體系,逐步提升合作活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旭燈.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77.
[2]楊婧.開展合作教學 ?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3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