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會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與訪問以及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方法對高職院校中體育健身進行調查研究,高職院校學生中大部分對體育健身的重視程度與認可度比較高,但是由于種種的原因受限,參與體育健身運動的大學生相對較少,并且運動的質量與水平較低。大學生作為青年的主力軍,對于體育健身的熱情應該是相對較高的,本文通過調查分析研究,意在促進大學生體育健身的熱情真正讓全民健身能夠為廣大學生以及學校教育所服務。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地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逐步提高,然而學生的體質卻在逐漸下滑,這與全民健身的觀念不相符。早在新中國建立之始,黨和國家以及政府就非常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同時也十分關心青少年的身體健康。1990年3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頒布了《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從而使我國學校體育工作開始真正進入法制化軌道。2002年,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lián)合頒布《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始在舉措的實行,對推動我國學校體育工作開展具有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會上,李克強總理所做的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改善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今年大規(guī)模擴招100萬人。擴大招生范圍,同時也就意味著需要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投入更多,同時李克強總理也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也是對全國人民目前的健身現(xiàn)狀重視。本篇文章通過對于高職院校體育健身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大學生體育健身意識,也為更好的能夠為擴招后高職院校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采用調查法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匯總,以廣州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從學校的五個專業(yè)中分別抽取80名同學作為樣本 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一共發(fā)放400份,收回400份,其中有效問卷385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96.25%。運用Excel等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與匯總。
2 結果分析
2.1 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健身的喜歡程度調查分析
從調查情況看,多數(shù)學生表示對體育運動比較喜歡,認為體育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綜合素質、減輕壓力,但是由于沒有系統(tǒng)的健身方法以及對相關健身了解甚少,所以實踐類偏低。個別專業(yè)由于要求身體素質高,并且未來就業(yè)方向對身體這一塊有要求,所以會有針對性的去鍛煉,因此這一部分人群對體育運動的喜歡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2.2 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課以及課外活動的開展情況
課外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體育課或者體能課的延伸,同時也是學校學生鍛煉身體,實現(xiàn)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徑。通過調查得知,目前各個專業(yè)課外活動開展的不是特別理想,期中多數(shù)人是以球類為為主要運動,其次就是喜歡跑步,這部分人占到被調查人數(shù)的59.4%,學生部分也有不參加體育運動的這部分人可能的因素為“對體育健身不感興趣”、“感覺體育健身運動太累”、“消耗在計劃外的時間過多”、“完全沒有必要”等。
2.3 高職院校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情況調查分析
教師在課外活動指導也是主要影響高職院校學生課外體育健身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通過調查可知高職院校目前體育課老師以及體能課老師有限,除了平時能夠維系各自學院的課程排課外,基本其他時間都會有自己的安排,除了個別學生參加比賽之類的話,會有安排老師進行指導與訓練,其他的就沒有教師進行課外體育指導,這也是影響高職院校課外活動學生的整體效果。
3 建議
(1)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宣傳力度,并且要讓體育以及課外活動面向所有學生,讓他們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同時應該加強宣傳力度,真正意義上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健身的價值與體育運動的樂趣,同時也讓他們充分的認識到體育健身對人身體的改變以及對全民健身的價值之所在,充分利用學校的社團文化、學生組織、同時專門開設相應的理論課程以及相關講座進行宣傳教育。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真真切切的對所學習的體育課程感興趣,作為教學老師也應該反思上課的理念,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盡管現(xiàn)在的學生對體育健身還是感到很大的興趣,但是自身存在的懶惰以及那種惰性心理的存在,不能夠堅持長期堅持下去。這就需要我們教學或者院系等部門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要多促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自我鍛煉。
(3)教育部門也要加強對高職院校體育健身的資金投入,加強對高職院校的體育健身場地的投入,同時也要讓學校領導層面對此項開展的重視,對于場地建設較好的學校應充分利用好場地優(yōu)勢,對于場地、器材不足的院校應加大投入與管理,同時也要利用周圍的優(yōu)勢所在,以此來激勵學生對體育健身的熱情,讓體育健身深入人心,為更好的落實全面健身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廣州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