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君
社會發(fā)展形式的轉變帶動了英語教育的發(fā)展,隨著我國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加快,社會對高素質英語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高校作為給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亟須教師提高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視程度,以期使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能夠充分滿足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目前高校英語教學中仍存在教學過于學術化的問題,即教師只注重英語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應用能力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以至于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無法得到全面發(fā)展。鑒于此,高校英語教師應將英語文化合理融入到日常授課中,以促使學生整體文化素養(yǎng)與跨文化交際能力步入良性循環(huán)的發(fā)展狀態(tài)。
1 結合基礎知識導入英語文化,促進學生認知英語文化
縱觀教學實踐,目前不少高校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過于傾向語言形式和知識難點教學的問題,忽略了對學生應用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以至于他們在思維受到限制的情況下難以對教材中以西方社會為背景的課文形成深刻理解,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針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舍棄傳統(tǒng)單一的智力教育,轉變?yōu)橐蕴岣邔W生英語文化認知的教學形式來促使他們學習更多課外知識,從而使之在拓展視野、豐富知識面的同時將英語知識結構理解透徹,以此來達到提高教學實用價值的目的。
如:在學習“Lifelong Education”這個詞時,教師可為學生科普英美國家教育機制的特色,像是美國比較注重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他們以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著稱的教育模式有助于讓每個人發(fā)展自己的才能,這與美國尊重個人價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開拓競爭與講求理性與實用的文化特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美國學校的輔助教學活動多種多樣,各種特色俱樂部的開展情況也十分火熱。如此一來,學生便會對以美國學校為背景的英語文章形成更完整、更真切的認知,在寫作時也可將這些科普知識帶入其中,使寫出的文章更具現(xiàn)實價值。可見在基礎知識中導入英語文化,切實能促進學生知識層面與學習深度的共同提升。
2 結合聽說教學導入英語文化,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高校英語教育旨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并重點培養(yǎng)聽說技能,以期使他們能在聽說能力與書面表達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礎上逐漸具備優(yōu)秀的實際就業(yè)能力。由于高校學生長期處在漢語環(huán)境中,他們的英語聽說方式常常過于書面化與學術化,缺乏一定的語境感和靈活度,致使其跨文化交際能力難以達到預期的標準。為了緩解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在聽說教學中融入相關英語文化,讓學生在文化的輔助下認識到英語表達的特色和技巧,以此來幫助他們逐漸克服英語表達的恐懼心理。
從英語表達形式上來看,英語分為英式發(fā)音和美式發(fā)音兩種,這兩種發(fā)音的不同便是源于英美文化的差異,英國文化的特質為“紳士文化”,他們一直以來都傾向于懷舊與保守的貴族精神,與人相處時十分謙遜有禮,因此英式發(fā)音也如他們的貴族精神一樣字正腔圓,古典優(yōu)雅,而美式發(fā)音則與他們快節(jié)奏的生活相契合,美國人習慣連讀和省略,相較前者更突出大眾化與自由化。此外,教師還可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普及一些帶有文化元素的口語句式,如“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譯為“入鄉(xiāng)隨俗”,這便是因為公元43年羅馬人的征服使羅馬文化逐漸滲入不列顛,使他們的語言習慣也隨之改變。
3 結合第二課堂導入英語文化,豐富學生英語文化素養(yǎng)
高校教育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與平臺,這種教育模式下的英語課時較少,教師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基礎知識、實用技能以及相關文化等知識進行全面教學,這也是當前高校學生英語文化素養(yǎng)普遍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這便需要教師尋找合適的契機展開英語文化教學,以期使學生能得到學術知識與文化底蘊的綜合提升。高校豐富的第二課堂給發(fā)展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供了更多契機,教師可開展以文化教育為主題的英語第二課堂,讓學生在提升英語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逐漸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與跨文化交際意識。
首先,教師可開展網(wǎng)絡輔助型活動,如欣賞英美影視作品,這種電影欣賞課能夠在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的基礎上促使他們逐漸掌握英語語感,不僅有利于其了解英美國家的社會背景,還能讓他們感受到影片所反映的特定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對于豐富學生見聞、增強語言語感切實起到促進作用。其次,教師還可開展語言能力展示型活動,如舉辦英語辯論賽,讓學生以英國議會機制進行辯論,指定一個與英語文化相關的主題讓他們進行資料搜集與分析探討,如此既可提升其語言表達水平,又能使之體會英國議會制政策的實施流程,切實有利于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利用第二課堂驗收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可充分避免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焦躁的情緒,并在寓教于樂中為他們營造出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總而言之,高校英語教育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教學,而是轉變?yōu)橐源龠M學生人文素養(yǎng)與文化底蘊共同發(fā)展的素質教育,以此來促使他們能夠放寬視野去追求更高階的精神需求。由此出發(fā),高校英語教師可結合基礎知識、聽說教學與第二課堂來導入英語文化,讓學生在文化的引導下對所學英語語言形成更完整的認知,并以此為基礎促進他們英語應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從而真正實現(xiàn)提升高校英語教學價值的目標。
(作者單位: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