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普及,課堂教學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趣味盎然起來。在教導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致力于為學生營造活躍愉快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奇心強、模仿力強,而教師恰好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將之與英語課程有效結(jié)合在一起,從多個角度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小學趣味性英語課堂構(gòu)建中的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探究,以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1 多媒體輔助教學
現(xiàn)代社會信息科技發(fā)展迅速,將先進的信息技術(shù)用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而且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的發(fā)展。所以,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了多媒體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更加靈活和豐富,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的教學時,因為這節(jié)課中涉及到了很多年前的中國,那時候的中國和現(xiàn)在的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對于生活在新時代的小學生來說,僅憑教師的語言描述,很難讓學生想象到很多年前的中國是什么樣的。所以,我提前搜集了一些圖片和紀錄片片段,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給學生看。學生對圖片和視頻中展示的內(nèi)容感到很新奇,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借此,我向?qū)W生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 many years ago? Talk about your feelings based on what you see.”我用中文重復了問題,讓學生用英文來回答,學生的感想有很多,回答問題非常積極,如:“The house is small.”“ There's only black and white on TV.”“ Traffic is very backward.”等等。聽了學生的感想我引導他們加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很好,所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很顯著的提高教學效率。
2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引人入勝,將學生帶入到教師設定的情境中,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基礎上進行英語教學,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和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堂體驗。
例如:在進行《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的教學時,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What did she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yesterday?”并能用“He/She had…”來回答。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美食評論會的情境,即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上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對飲食習慣以及一些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進行談論。飲食習慣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美食又是學生很喜歡的,所以,這個情境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并且,在學生談論過程中,我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情況,在學生遇到不知道如何表達的單詞時,我會及時提供幫助,或者提議學生用身體語言或者用其他詞語來進行間接表達,等談論結(jié)束之后再進行統(tǒng)一學習。這樣一來,在情境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快速提升。
3 開展趣味活動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最普遍的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若教師只進行單純的知識教學,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所以,教師可以順勢而為,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趣味性的課堂活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進行《I went there last year.》的教學時,我知道學生都喜歡旅行,而且也會拍很多照片,所以,在這節(jié)課開始之前我就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將自己旅行中拍的照片挑選幾張帶到課堂中來和同學一起分享。學生很樂于分享自己的照片,所以在這節(jié)課一開始就有了極大的熱情。我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我們要舉辦一場照片分享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你們可以盡情地向同學展示和介紹自己的照片,要求是盡量全程都用英文來交流。學生很期待這場活動,在活動開始前我先引導學生對活動中要用到的一般過去時“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et there?”進行了復習,并教學了north、south、west、east等描述地理位置的方位詞。學生對接下來的活動很期待,所以學習得格外認真。這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很好,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完成了學習目標。所以在課程內(nèi)容合適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多多開展趣味性課堂活動。
4 英語文化拓展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種語言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特色,要想學好一門語言,了解其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深挖其文化背景,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如此一來,中西文化差異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也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進行《Sam ate four hamburgers.》的教學時,這節(jié)課中會涉及到西方的飲食和中式飲食,這是飲食文化的不同。所以,在基礎知識的教學完成后,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很多中西食品的圖片,并按照飲食習慣,分為早餐、午餐和晚餐進行了展示,并在食物旁邊做了中英文標注。并且,對一些特色食物和節(jié)日食物進行了重點介紹,如:對于中國來說,中秋節(jié)(Mid-Autumn Festival)吃月餅(Moon Cake),象征著闔家團圓;而同樣西方也有一個合家歡聚的節(jié)日——感恩節(jié)(Thanksgiving),在這個節(jié)日常吃的食物是火雞(turkey)等等。通過中西飲食文化的對比,學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地域?qū)︼嬍车挠绊憽T谶@樣的文化拓展中,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了,這對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大有幫助。
5 師生互換角色
師生互換角色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而教師來聽講。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可以充分體驗的當教師的感覺,在之后的學習中也會更理解教師,有助于拉近師生關(guān)系。而且,學生要扮演好教師這個角色,就需要對課程內(nèi)容進行深入探究學習,有利于加速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并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一舉多得。
例如:在進行《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的教學時,因為在前一課時的《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中已經(jīng)系統(tǒng)的引導學生學習了時間的表示方法,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讓學生來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講課。這個想法我提前和學生討論過,很多學生都表示想試試。我讓學生提前做好教學設計,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來問我。最后的課堂教學由兩到三個學生共同完成,并且從參加了教學設計的學生中隨機抽取。學生準備得很認真,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看出學生都有些緊張,但是還是努力將準備好的內(nèi)容講完了,還與學生進行了互動。由此可見,在這種形式的英語學習中,學生獲得的不僅是英語知識,還有認真嚴謹和勇敢突破自己的精神。
總而言之,時代發(fā)展到今天,英語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小學階段又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運用多種符合課程特點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吸引力,而且還能極大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進行英語學習,這對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福建省石獅市靈秀鎮(zhèn)古洋小學)